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美术学科具有趣味性强、娱乐性强的特点,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科之一。教师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激发兴趣、注重观察等手段,让小学生的美术思维得以开拓,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014
  
  引言
  美术学科具有突出的抽象化的特点,具备良好的创造力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因此,也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提高对于美术教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对于一样东西没有足够深的学习兴趣,就很难一直坚持下去一直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學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于新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喜欢上对于新生事物的探索,所以,如何去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二、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扮演好美的发现者与探究者的角色。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着手,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课堂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纸片插接”这部分内容时,课前,要广泛搜集资料,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小卡片。在课堂上教学时,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拼接。学生在拼接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最终完成了一副完整的拼接作品。等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自己拼接的不太好的作品。以此,与学生的作品形成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很多学生是本着一种“超越教师”的目标在进行自主创作。学生在这种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美术学习的快乐,而且在教师的引领下,也会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由于小学生独特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参加实践性的小活动都比较有兴趣。因此,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主动去回答问题,当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不能轻易放弃,学会举一反三,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问题,以前的教学方式老师只提供一种思维,学生很难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在创新思维的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我们每一节课不能只为了赶进度,而是要以孩子的学习能力为重,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鼓励学生用新生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凡是遇到难题多思考,这样学生会一步步的拜托习惯性思维,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越来越快
  四、注重观察,锻炼美术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锻炼小学生意识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教师要加强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视,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小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为小学生创设观察情境、提供观察平台,来锻炼小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眼睛看来了解观察对象的形态、外貌、颜色等,形成自己的认知,丰富自身的体验、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瓢虫图片,让小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了解瓢虫的外形、颜色、样貌等等。首先,教师引导小学生看一看,了解不同瓢虫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教师鼓励小学生说一说,在美术创作时,可以用什么颜色使瓢虫更加美丽?最后,教师鼓励小学生有意识的尝试自己画出一个圆形,或者用瓶盖画出圆形的小瓢虫,再对它的脊背进行颜色填充,画出五颜六色的瓢虫。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使用一些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颜色各异的瓢虫,比如:有的小学生用半个橙子皮制作出了一个瓢虫,有的小学生用彩纸制作出瓢虫。教师利用这种引导式观察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发散思维,锻炼创新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拥有更多种解决办法,在以后面对难题的时候,也能够不慌张,拜托习惯性思维,而这就是我们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的目的,做更好的自己,做对社会更有用的人,去发现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周建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45.
  [2]刘英.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途径[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06-207.
  [3]杨福.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6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育微课是对体育课程中的某项技术动作进行的视频讲解,是对常规课程的深化。小学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微课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手段,制作成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体育运动技能,从而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进一步提升了小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期刊
摘要:历史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不息息相关,因此,学生难以有效发掘出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不能够以主动性的态度学习这门学科,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应对这种现象,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以此展开教学,使得学生更为主动性地学习历史知识。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激发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期刊
摘要: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也会给学生带来各种心理压力,因此,在教學中结合教材,提高心理素质、抓住时机,进行性心理教育,开展科普活动,增强自信心,引导兴趣、提高情绪水平,利用教学优势,培养和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科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我们的每个学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来说难度增加了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非常明显的吃力,而且随着各科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效率有所降低,教师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化学成绩得以提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下功夫,因为课堂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其实也就间接了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效率;
期刊
摘要:儿童绘本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学形式,也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最佳的课外阅读资源。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材,绘本以精美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组成,被广泛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受到了重视。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广泛,绘本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如何更好的将绘本和低年级教学相结合。下面,本文就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运用绘本的优化方式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的科技产品已经被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质量。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产品,这种电子白板将书写、控制、储存、演示集为一体。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课堂教学當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都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对交互是电子白板的特点以及功能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再探究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期刊
摘要:我国的科学技术随着近些年来经济水平的提升得到了迅猛发展,所以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有着多媒体技术这一优质资源作教学辅助工具为课堂增光添彩,学生的学习态度也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变得十分积极。基于此,身为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悉心研究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之间如何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学生发展化学学科素养,呈现出精彩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而
期刊
摘要:问题导学法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效果较为良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提问的方式开展的,以提问来加强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导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方法较好地将教学重点进行突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并且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升课堂的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让人们愈来愈追求事物的效率,衣、食、住、行皆是如此。基于此,作为一名身处于教育领域中从教的初中历史教师,应拿出研究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态度,不断探究优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学生主观能动地去参与课堂享受获取历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达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历史画面;历史问题;历史话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为了学生能够凭借良好的阅读条件、阅读方法与阅读习惯投入到对语文教学文章的阅读环节之中去,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这一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结合具体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策略的引导与辅助下通过在课堂中开展的阅读实践,在直接体验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