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例析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每册书都入选不同的古诗供学生学习。可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应付的现象。有些只是读读背背而已,有些老师只是简单的讲讲诗意,缺乏对古诗深层次的解读,没有给自己和给学生更多深入研究古诗的机会和时间,造成学生对古诗词的厌倦。不能通过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先这一文化遗产的魅力,是古诗教学的失败。
  一、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从古诗学习之初,就应该教给学生自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解诗题。从读懂题目入手学习古诗。
  知作者。搜集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作诗的背景。
  读诗文。古诗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素材,教给学生古诗朗读的方法。读好诗,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
  解诗意。不懂的词语看注释,查字典。练习用自己的话将古诗的每句诗的意思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开始孩子可能表达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这是他们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没关系,孩子的述说就算是错的也是意义重大,他可以和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记忆,更容易和老师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孩子用这样的方法自学后,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来指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了。
  二、创设情境教学古诗
  因为诗人所写古诗的时代背景离学生太远,这是造成学生读不懂古诗的原因之一。创设情境是学生走近诗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好方法。
  比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老朋友孟浩然要远游去扬州了,此时的李白会对孟浩然说什么?请你填一填:浩然兄,你还记得我们_____________吗?学生展开想象:有的说:“浩然兄,你还记得我们那一次喝醉酒的事情吗?” 有的说:“浩然兄,你还记得我们一起作诗的情景吗?” ……就这样,李白和孟浩然相处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想象,学生的述说就浮现在了学生们的眼前,李白和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就自然扎根在了学生心里。此时再来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诗人那种望着滚滚长江水久久不忍离去的不舍就很好理解了。
  还可以将视频,配乐和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述说四者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情境中去。比如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千古名句。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朋友间的惜别之情,我做了这么几项工作。1.讲解从渭城到阳关有3000多公里,坐马车需要整整半年之久。路途环境恶劣。2.放视频,音乐渲染,让学生感受当时阳关风景:穷荒绝域,到处是荒漠。3.说话训练:元二就要远行,长途跋涉到这及其荒凉之地,作为朋友的王维端起酒杯会这样说:元二呀______________。学生纷纷说起来:“元二呀,路途遥远,你要多保重呀。”“元二呀,天寒地冻,你要多带衣服呀。”“元二呀有什么困难,写信来告知我呀。”“元二呀,你家里的事就交给我了,不要太担心。”……随着学生的诉说,这惜别之情越来越浓烈,我和学生都感动着,真的是仿佛我们自己在送别友人。是老师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孩子的情感,让孩子很容易的入情入境了。
  三、抓住精华,深入问询,体会写法的精妙
  教学古诗中,我们老师的导要导在刀刃上,导在能提高学生鉴赏水平上。就需要教师备课要深入一些,抓住难点,抓住精华,集中突破。
  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新”字就很有味道。以往的教學经验得知学生就把“新”理解为柳叶的颜色新。为什么新?老师要深入问询,联系上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下了雨洗刷的柳叶变新了。再深入询问,为什么下雨前后柳叶颜色反差这么大,可见柳叶原来的颜色不新鲜,为什么?柳叶上有什么——尘土。再问询,怎么有这么多尘土?渭城是个热闹的地方,人来车往,尘土飞扬。这样深入问询才能体会到“新”字用的精妙之处。同样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大漠孤烟直”的“直”,“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等等都要这样反复问询中让学生体会用词的精妙,体会古人的智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要教精华,教难点,提升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如果自己教的孩子到了四五年级还不具备赏析古诗的能力,就是我们平时古诗教学的失败。老师们可以以这个标准来判断和反思自己的古诗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小学(255100)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阶段,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识字教学。夯实识字基础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筑牢识字根基是提高学生写作表达水平的必要前提。为了全面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教师也在挖空心思寻找着各种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目前,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脑的普及运用越来越广泛。现阶段,通过让学生利用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一边打字一边识字的过程习惯性地被称之为电脑识字。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逐渐认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这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  我国汉字字形结构复杂,数量又多,而且不少字,字音相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一方面,学生深入理解词语之后才能够走进文本;另一方面,在对词语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够推进后续的文本解读。那么该如何进行词语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呢?笔者认为,词语具有非常深厚的语境内涵,并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进行学习,而是要立足整体,从整体的多个角度,多样化形式中感悟和体验,从而让学生对词语形成整体的认知和感受,引领学生从词语学习入手,走进文本
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教育,教育没有学习过拼音的小学生,犹如教育牙牙学语的幼儿去学习说话,他们对于拼音的记忆如同一张白纸。因此,为了教授好小学生,在教授小学生的时候必须极其慎重,要使用正确有益的方法,教导他们正确并且正面的知识点,使得他们对知识充满兴趣和好奇,并引导他们,带领他们探索他们所不知的知识世界。  一、拼音游戏化教学可以活跃教学气氛  教育孩子要会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压抑的课堂气氛只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两抢一盗"犯罪率越来越高,从经济学角度,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分析"两抢一盗"犯罪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两抢一盗"犯罪行为的成本大于收益。这一结论可以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才子留下的优秀文化财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文学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古诗词阅读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把握古诗词阅读关键点的能力,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  一、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要想把握诗词的关键点,往往需要对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古诗词
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好动,在经历了课间嬉戏之后他们很难快速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个性化导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快集中精神,进入学习之中。课堂导入具有安定学生学习情绪,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等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授文本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导语,更好地调节课堂气氛。  一、讲故事,融入意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内容丰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
法律语言风格的演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代代相习,逐步形成了法律语言自身的格调。在演变过程中,遣词造句越来越准确、简明、平实,法律语言文本越来越程式化、多样化,法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如果将每学年的一万字分解到每天,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反思成为习作的助手。我想就不难达到“生活处处皆习作”的境界。教学实践表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的反思能力。那么,如何引导高年段的小学生在习作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以期提高习作能力呢?我在如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反思,积累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