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想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师生生命活力而生成的切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生活的完整过程。不管是精心打磨的公开课、比赛课、送教下乡课还是常态课都应该是形成这个完整教学生活的有效串联。艺术教师应从传统的美术教材中跳出,接触身边的乡土教材,关注生活中的艺术。
  [关键词]美术课堂 艺术教师 准确定位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是我们美术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一次次的理想课堂深度研讨会让我们有了为之努力的方向。朱永新教授早就提出了关于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与“三重境界”的思考。实质上,在这个简洁的理想课堂教学框架下我们只要理解到位、全面,理想课堂将是各式各样丰硕的果实。在杨柳老师的课堂,观摩了她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后,我着实体验到杨老师理解下的理想课堂的新教育模式。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品尝到了小学美术理想课堂上累累果实的甜美。在此,聚焦杨老师的课堂,以此为例,阐述我对构建理想课堂的一点理解:
  一、准确定位下的理想课堂
  新教育的理念是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大环境下,理想课堂势必在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延展,为实现师生朝向健康美好的共同发展,过上幸福完整的生活而进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师生生命活力而生成的切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生活的完整过程。作为一线的小学美术教师,日常生成的每一节课堂努力做到不盲目、不作秀。以杨老师的这堂《筝面设计》展示课来说,我们能感受到杨老师为构建理想课堂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室墙壁上错落有致地悬挂了不同形式的南通板鹞风筝、北京风筝、潍坊风筝等作品。例图:
  整个教室就像是一个微型的风筝展览馆,学生走入这样的艺术空间,关注力都集中在各类形式优美的风筝作品上。这些形式各异的风筝,不仅可以服务于美术课堂,也可以服务于整个校园,全校师生都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教室欣赏。学校的艺术资源也会在不断累积中变得丰富。如果每堂美术课都不断地累积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未来的教室就会变成新教育愿景下庞大的艺术资源库。师生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赏“美”意识会悄然发生多元的变化。因此,不管是精心打磨的公开课、比赛课、送教下乡课,还是常态课都应该是形成这个完整教学生活的有效串联。
  二、基本共性下的理想课堂
  1.和谐互动的课堂是理想课堂的共性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通过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来实现认识信息、心理动作、情感态度的交流和沟通。实现课堂理想的互动,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前提。从杨老师的美术课堂上,流露出这样的信息:教师的语言、语速、眼神、肢体动作自然、严谨,传递给学生明确的审美信息。就像孔子说的那样,教师要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杨老师的一句:“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一下激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模式。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揭开最上面一层纸)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揭开最下面一层纸)有一些小朋友准备去放风筝了。(揭开中间一层纸,露出5个风筝骨架)杨老师问:“学生这些风筝漂亮吗?”学生说:“不漂亮。”老师又追问:“为什么?”学生有“观”而发:“只有骨架,没有筝面的风筝当然不美。”此时,课堂临时组成专门针对筝面的设计任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巧妙的分段式展示更是对学生的层层诱导。教师善于用自己的情绪、激发性的语言、画面去感染调动每一位学生,就像朱永新教授提出的课堂的参与度。理想的课堂应该努力追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深度参与。学生参与度越高,参与得越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高。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是美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
  2.充满活力,不断生成的课堂是理想课堂的内驱力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新教育下的理想课堂就需要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谐的氛围,活生生的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能彰显自己生命的活力,在学习过程中跃动思维火花。朱永新教授说过: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如果说知识是已知的、静态的,那么,智慧则是未知的、动态的,教师的责任就是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师生的能力、智慧。就像杨老师对新教育的理解:艺术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五年级的学生认知面较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宽,在认知的过程中初步构建了独特而具个性的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筝面设计》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杨老师注重了教学情境的预设,让学生水到渠成地体验了成功的乐趣。例如:课前播放板鹞风筝的视频,不仅让学生从感官上直接感受到风筝在放飞时稳定的“美”,更有各种哨口发出和谐而有节奏的音调震空齐鸣,课堂中的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的是放飞者在天地之间享受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曼妙奇趣。这种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艺术的板鹞风筝的“美”钻入了学生的眼,植入了学生的心。这种音效、图文、动态结合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有了可感性、愉悦性,一并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引起审美兴趣。导入的出彩很重要,导入的精准更关键。课堂中有个细节,杨老师在给学生看视频前,预先出示了“学习单”,让学生记录关键词,简单的文字记录却使学生快速而精准地点出了板鹞风筝的基本形状、发声原理及图案内容这三个学习研究框架。后面的教学中,师生共同创新,描画筝面色彩,让学生亲自体验了和老师一起作画的快乐,同时也能从老师的一笔一画中学到笔与颜料的默契配合,最后调整画面时,杨老师运用流畅的线条勾勒演示统整筝面,同时讲解中提及了这些点线面的设计是借鉴了艺术家的装饰风格。
  这些教学互动环节是让学生不断进行比对、总结,深挖筝面设计图案的关键点。从课堂的反应来看,学生们乐意接受,从而产生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等积极的情绪反应。同时学生的个性思维就会充分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生成理想的课堂。
  3.务实高效的课堂是理想课堂的根本
  理想课堂在讲究活力、生成的同时,怎样落实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思想、活动经验,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诱发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实现高效?记得朱永新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认真关注窗外的世界。杨老师的课堂从传统的美术教材中跳出来,接触身边的乡土教材,关注生活中的艺术。整堂课不管是视频的介入、情境的创设、分步的推进、大胆的创作、多元的评价,每个环节都呈现了大量的风筝实物、风筝图片,和学生一起分享家乡的艺术,让身边的艺术焕发原本的光彩。同时让学生有了对观察风筝图案的色彩美、花纹图案造型美的直观感受,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也为诱导学生热爱家乡民间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课堂的教学效果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彰显,美育的过程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欣赏、体验、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自我美育。
  朱永新教授说过: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相当多的中学生能够把中外名著的书名、作者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作品本身的内容却一无所知!而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但看到了對装饰图案设计的引导与探究,更全面地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教师为主导教学的美育引领。学生由此对家乡的板鹞风筝艺术有了全新而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深刻共鸣,并有继续探寻创新的延伸式学习动力。
  最后延用朱永新教授的话:教师本身就是课程。其实,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只要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的课堂就一定精彩。最好的教育理念不一定是最新的,往往是永恒的。理想课堂在这样的永恒理念的滋养中定会开出幸福之花!回归主题,构建理想课堂终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其他文献
【课前思考】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认识分数(二)”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认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自然地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笔者对比研究多位教师突破本节课难点的方法,他们不谋而合地把例题中的6个桃子盖了起来。把这一盘中的6个桃盖起来以后,“把一盘桃(6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
【摘要】依托“书教三通”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我校引领师生建立多元评价理念,主要从评价内容、评价维度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索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过程即成长过程,以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获得道德成长。  【关键词】书教三通 多元评价 校本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科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在此背景下,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愈来愈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发展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如何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真正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则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 应用能力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尤其
【摘要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从小学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尊重国旗、 心怀祖国的教育。南工大实小以项目统整的方式,多学科融合,让国旗礼仪教育走进儿童心灵,有 目标、有举措、有实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育课程 国旗  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把国旗礼仪 教育作为一年级必修课程。我们以“国旗国旗我爱你” 为主题,统整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各门学科, 融入了思政教育、
一、活动背景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哪儿也去不了,很无奈。在我们无奈的同时,一群群最美逆行者却正在一线战场与病毒做斗争。白衣天使们身上的防护服,便成了医护工作者最常穿的衣服,也是他们在和疫情斗争时的超级“战服”。一件件看似普通的防护服,却有着“超级内涵”。作为一名少先队工作者,抱着对少先队员负责的态度,更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和
一  猪头拜见小耳朵沈金荣后,变成了另一个人。  沈金荣早已习惯猪头叫他小耳朵。这儿的人好给人起绰号,叫起丑名。沈金荣耳朵眼外那块软脆骨旁,长着一个圆溜溜软乎乎的小肉柱,这儿把这种小肉柱叫作小耳朵。沈金荣没法反对,自家身上长着这东西。猪头呢?这儿做牛生意的叫牛头,帮人家办丧事念佛的叫佛头,他做小猪生意,大家就叫他猪头。  猪头走进供销合作社主任沈金荣的办公室时,已经变得不像原来的猪头。沈金荣头一眼
[摘要]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方式,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不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更应侧重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个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数学游戏 目标达成 活动体验 数学思考  熟练掌握1-9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单元的教学目标,也是后续计算教学的基础。不少教师在教学中
【摘要】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对文本进行阅读鉴賞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学习活动显得较为“单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就会大大降低。引导学生从局部切入,对文本展开整体性突破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局部文字挖掘,完成文本感知;局部句子鉴赏,突破文本语言;局部段落剖析,切准文本逻辑;局部结构梳理,深化文本主旨。教师要做好指导点拨工作,让学生
她轮流瞅他们俩,空气在高温下正在膨胀,三个人都透不过气。  如果这是个玩笑该多好啊!  两个男生都没动,严肃得像雕像。一个是大卫像,金发碧眼鼻梁如刀背;另一个是成吉思汗像,团头肉鼻一堆儿圆润。她没笑,甚至触景生情流下一滴泪。她转身涉水向岸边走,潜水度假村看上去如一块雕刻过的玉。  当天下午,瑞典人佩尔松和韩国人金结伴走了。他俩化敌为友,都没来同她说再见。说再见是繁文缛节,谁也不至于蠢到陪一个漂亮女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传统教学思维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存在很多互动,也不能有相对活跃的教学氛围。这样的思维模式阻碍了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是无趣的,教师的知识传输是单向的;教师也认为数学教学就是通过高强度的练习,来让学生学会做题。这样的教学前景,让人担忧。因此,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迫在眉睫。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先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