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法学讨论教学教材建设研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缘法学讨论教学教材建设的现状
   目前,对边缘法学教学教材的研究并不多见。李振宇教授牵头于2004年出版《边缘法学论丛》丛书和《边缘法学探索》专著后,边缘法学的称谓初步定型。 2004年李振宇教授创立的“边缘法学时代”网站开通,2005年10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召开的首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以及2006年创办《边缘法学论坛》以书代刊杂志的发行。如今,边缘法学学科名称已经成为网上查阅法律图书和法学论文的一个类目。之后,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湘潭大学)重点招标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边缘法学丛书的编辑出版。鉴于我国边缘法学教学教材研究仅仅处于初步启动阶段,其教学教材建设也较为薄弱,边缘法学讨论教学教学教材建设也较为薄弱,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关《边缘法学讨论教学系列教程》的编撰,对于其分支学科的讨论教学教材建设,也仅仅见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经济学讨论教学教程》(2006)。
   法社会学属于边缘法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讨论教学教程尚未形成,现有其教学教材和研究专著值得借鉴,如[法]布律尔著《法律社会学》(1987),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1998),李楯编《法律社会学》(1999),陈信勇《法律社会学教程》(2000),李瑜青等著《法律社会学导论》(2004),康乐、简惠美译《韦伯作品集.IX:法律社会学》(2005),胡平仁等著《法律社会学》(2006),李瑜青等著《法律社会学经典论著评述》(2006),李瑜青著《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2007), [德]尤根·埃利希《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2007),马新福《法社会学原理》(1999),饶艾、 张洪涛著《法社会学:社会学视野》(2002),朱景文主编《法社会学》(2005),刘焯《法社会学》(2008),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西方文化与本土资源》(2007 ),[德] 托马斯·莱塞尔《法社会学导论》(2008)。这些教材或论著大多以经验研究为主导,但却并未以经验表达为主导,沿袭着理性建构的传统教材的特点,没有加入讨论教学教材建设的行列,法社会学的讨论教学教材未见呈现,这不能不说是边缘法学教学教材建设的一大缺憾。
   二、 法社会学讨论教学教程的主要内容
   讨论教学教材与单纯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教材有区别,案例教学教材指各类以法院案例为基本教材和课堂讨论对象的教学。案例教学首先以案例为教材;其次以课堂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指以讨论为基本教学方法的教学,讨论的对象包括旨在表述抽象的概念、原理和原则等的理论性资料,也可以包括案例。边缘法学属于教育部规定的我國大学的法律院系所开设的课程中的理论类专业选修课,其教材的建设本身就比较专业必修课而言要单薄,并且没有对其指定教材的硬性要求,其教学环节往往由任课老师自己确定,其主观随意性比较专业必修课而言要大。尤其是对于法社会学这样的边缘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单纯的案例教学无法满足理论教学的特色和需求,采用讨论教学既兼包案例教学特色,有突出理论教学优势,笔者认为只有统一法社会学讨论教学教材,才能解决教学难题。
   法社会学讨论教学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学的基本范畴,法社会学的理论源流,法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工具,以及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我们从以下12个方面进行教材规划设计。
   第一,介绍社会学基本范畴。这是本讨论教学教材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以往教材大多并未专门介绍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导致法社会学缺少原汁原味的社会学分析,本教材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勾勒出社会学的基本范畴,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以俄罗斯为例展开讨论;社会角色和社会人格——以青少年犯罪为例展开讨论;社会制度和社会控制——以乡约为例展开讨论;社会系统和社会分工——以转型中国法治为讨论重点。
   第二,法社会学的理论源流。从法社会学与其他边缘学科的关系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包括:法人类学与法社会学的关系——以民间法为视角展开讨论;法文化学与法社会学的关系——以美国法律文化为视角展开讨论;法心理学与法社会学的关系——对犯罪人格和心理的讨论;法伦理学与法社会学的关系——对法律儒家化的讨论;法经济学与法社会学的关系——对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的讨论;法统计学与法社会学的关系——对法学研究中统计数据的规范化问题讨论。
   第三,法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法益——对法益能否成为法社会学基本范畴的讨论;法律角色——对法官角色定位的讨论;法律功能——莫顿法律功能划分的意义讨论;法律运行——关于法律专门化和法律大众化的争议。
   第四,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法社会学与法律社会学的差异;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做到实证研究。
   第五,立法的社会学分析。多元立法价值目标的归结——以犯罪低龄化后的刑罚起刑点的争端为对象;多元立法社会效果的认定——《物权法》中的所有制保护的争端;不宜立法的领域——良善的道德愿望不宜立法,以美国禁酒令为例。
   第六,司法的社会学分析。司法的能动性和机械性——关于“司法能动”的讨论;司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关于“蝴蝶效应”的讨论;司法机构的专业化与社会化——关于“送法下乡”的讨论;司法程序价值是司法社会化的必然选择——关于“程序正义”的讨论。
   第七,执法的社会学分析。执法如何实现社会控制的讨论,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与“执法难”的讨论,解读《规制与训诫》中的责任要素;城管执法与裁判执法的比较法社会学分析。
   第八,宪法的社会学分析。司法过程的宪法动态分析;宪法动态规定的社会成因讨论;宪法变迁和“活法”讨论;宪法的功能和解释分析。
   第九,刑法的社会学分析。罪刑法定原则的社会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社会根据;刑罚的社会根据;刑罚的社会功能。
   第十,侵权行为法的社会学分析。行动中的侵权行为法; “抢救危急患者可不经家属签字”的社会学分析。
   第十一,婚姻家庭法的社会学分析。婚姻家庭法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泸州遗赠案的法社会学分析
   第十二,劳动合同法的社会学分析。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对象;倾斜保护或平等保护;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权衡。
   三、边缘法学讨论教学教材的施教方法
   组织讨论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讨论从提问开始,一般地说,讨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方法是相似的。需要学生预习预先设计好的拟讨论的内容,学生由消极的受教者转变为积极地参与者,教师要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预习后掌握讨论内容的程度,防止出现无人应答的冷场的尴尬局面,从而达到教学的供求相适应;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在于,学生理解讨论的主题是必须了解的知识,第二,学生起码应了解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益和时间允许。
   第二,问题的层层递进和相互间的联系,采取“典型范例”进行分析,典型个案是指用真实案例缩写而成的或虚拟的、旨在阐明概念、原理、原则或规则等的具体例证。典型个案中包含一个案例的简要事实,并明示或隐含了该案例的争议,可以包含或不包含审理结果,典型个案一般不包含推理过程,这部分内容可在范例的上下文中进行印证或说明。与案例相比,范例的内容十分简约,通常已压缩到了无法再压缩的程度。将范例与法学理论、法律规则结合,是很好的兼顾“点”与“面”、“特殊”和“一般”的方法,既有助于阐明概念,又能够解释理论和原则的实践意义。
   第三,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解答,是“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奥秘所在,学生在“被迫“回答问题时精力高度集中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教师的任务是及时归纳、评价学生的观点,给予适度的肯定、否定、反问或提出相关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经过不断追问、反诘的逻辑的思辨过程,而不是仅限于马上给出和了解结论。教师过早给出结论的弊端在于,学生会消极被动依赖教师的判断,放弃积极主动的思考,这样不仅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扼杀了学生对教师的判断有不同的意见表达的需求。教学过程中也可能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知识谱系来面对问题的提出,这时教师不得以讲授自己的观点以使学生及时对问题的澄清也是可行的,最终,教师给出结论的必要性,当一个问题的解决构成讨论新问题的前提时,对前一问题的讨论通常要有一个结论,如果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和比较合理的,教师应该给出结论。毕竟教学不是一个笃定不疑的僵化机械环节,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但讨论教学的核心观点是: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第四,讨论教学对教师的挑战。讨论教学的首要条件是编写出高质量的教学用书,教学用书必须能够代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环节,设计合理,布局得当,深入浅出,实用新颖。讨论教学教材以“精选资料汇编”为主,这些精选理论资料旨在直接阐明法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的概括性较强的资料,主要是法学家著述的节选,目的是让学生对特定学科包涵的只是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恰恰是单纯的案例教学内容所难以实现的。其次是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组织教学。防止学生逃避问题,教师应当设计出讨论小组,定期检查讨论小组的动态,将课堂中尚未解决的讨论放到课余时间,由讨论小组长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的课余讨论,形成即便无教师在场,学生更能轻松的讨论,调动学生讨论的主动性。
  
   (作者简介: 许娟,女,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唐诗代表了唐代的文学潮流。说它能“代表”,自然会有一些特征、或者说一些标志,比方說诗人的数量多,诗歌作品多,诗歌风格流派多,内容丰富,诗歌艺术精湛等等。我们先看一首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题日叫《赠萧瑀》。萧瑀,本是南朝梁政权的后裔,曾经在隋朝及唐高祖李渊手下做官。当李世民与几个兄弟争夺政权玄武门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萧瑀坚定地站在了李世
期刊
美学课本翻到“社会美”章节后,李树锋老师突兀让我们欣赏了丁建华朗诵的《致橡树》。——作为以个性尊重和人格平等为前提的一首爱情诗被嫁接在“社会美”的视野中,事实上我并不清楚他的寄予;然而我感谢他,因为在这片刻的静寂与思想里,我无疑明晰了长期以来惶惑的一个终极追问:“何为‘伟大的爱情’”(毋宁说“爱情”在这首诗里也仅仅是一个巨大的象征,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单说这“爱情”)。   首先我们说:爱情,总之不
期刊
摘要: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社会整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高中政治课堂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意象,辞海是这样解释的: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像性表象。文藝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总的来说,意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多用于诗歌创作,但出现在
期刊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而高校党建又和学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支战斗力强的党的队伍,能够积极促进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质量。因此,湖北工业大学化环学院党委、行政一直都把学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以党建来促进学风建设。   一、现状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学风历来在学校各学院中具有有较好的口碑,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如:针对学院
期刊
“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代沟现象,本来十几二十几岁的年龄差才会产生,而现在,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据调查,相差三岁就会有沟,便是所谓的“三岁一代沟”。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由于师生间年龄、角色、立场、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观念上的差异,即为“师生代沟”。师生之间由于存在着这种心理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管理工作中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离异单亲家庭的产生,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离异单亲家庭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和社会适应的问题。因此高校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应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思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加合作班   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
期刊
在当代信息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和对外交流的日益迅猛发展, 国际交往越发频繁, 从事机械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国外同行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不断增加, 这一形势使得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然而, 现阶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开展和改进专业英语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成为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专业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就
期刊
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确立了“真”的审美标准,他认为以美刺为内容的作品因为沾染社会功利气息,寄予明确目的,离自然之旨甚远,与真相悖,故当排除在大家之作之外。本文以《诗经》为例,认为美刺之篇也以情志为基础,是因为自然之眼观物,而产生愤懑、哀怨、欣羡等自然之情,以美刺为代表的文学功用的作品也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不乏大家之作。    关键词:美刺;《诗经》;真   美刺之篇,说的是内容为颂美、讽谏
期刊
校园文化着重体现了高校的校园精神、师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学校的校风。站在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已经超出了地域的限制,其影響力是广泛的、深刻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修养和精神气质等都会产生深刻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可以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  一、聘请校外成功企业者,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