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007ji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语文作为中职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语文知识水平、审美情操的重要工具,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力量。阅读既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锻炼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内容,在中职语文整体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方法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阅读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一方面,阅读就像是在做思维体操,其本质是获取知识,但获取知识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情感表达、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学生要想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要想实现真正的阅读,就需要具有理解、想象、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系列思维活动,而经过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对于中职生来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经验,在中职阶段,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好阅读、更好学习、更好成长的关键,因此,需要对此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概括来讲,现阶段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不强;中职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比较滞后;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单调;阅读教学过程缺乏激励机制;师生关系不够融洽;阅读的局限性比较大,阅读的宽度和广度不够;中职生对阅读存在观念偏差,阅读过程中存在抵触心理;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师教学缺乏热情;学生没有阅读方法,阅读效果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亟待缓解或解决。
  二、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阅读有正确的认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继续探究的欲望,才有了学习的动力,也才有可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说,在实践教学中,为了有效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努力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对阅读有正确的认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以此为出发点来有意识地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通过故事、情境、问题、音乐、视频、表演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开一个好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给学生营造和谐、快乐的阅读氛围,让有效的阅读氛围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笔者在教《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内容时,一上课,就给学生播放了林黛玉进贾府的電视剧片段,并让学生看了不同的几个版本,之后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版本的林黛玉进贾府片段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进行任务设计,你会怎么指导演员?”电视片段的播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置又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此时,学生开始自主阅读课文内容,想从中找出答案,论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自信心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过程,所以,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能够精通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写读、序例读、选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是题目的需要快速选择一种或多种阅读方法来展开阅读活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才能越来越轻松地阅读,收获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能力,阅读的自信心才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传递这些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使用,更深入地掌握这些阅读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生成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
  例如,笔者在教学《师说》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泛读,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对文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之后,带领学生跳读,分别从每个段落中找到段落的中心句,以对每一段文章的内容都有所了解;之后,和学生一起精读,翻译每一句话的意思,明确每一句话的修辞,最后掌握了每一句话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进行写读,边读边写,以为学生更好地记忆和背诵这篇文章奠定基础。
  3.给学生更多自主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知识内化的过程,基于阅读的这一特点,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给学生更多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自己则扮演督促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来鼓励、引导学生,给学生指明方向。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阅读,并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阅读效果。这不仅有利于中职生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业和成长都是大有帮助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雷雨》这一内容时,就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小组自己搜集视频、文字等材料来进行小组表演,在课堂上以竞赛的形式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课堂,为学生营造了欢乐的阅读氛围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小组表演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把握,从而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4.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诞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譬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故事导入法等,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这些都是传统时代不可想象的,所以,作为新时代的中职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方法的精髓和内涵,掌握不同方法的优劣势,并能够根据教材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阅读体裁学习起来的差异性,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多样化,给学生多重的语文阅读体验,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例如,笔者在实际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主题阅读,让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大量阅读或是体裁一致的文章,或者主题一致的文章,或者是写作方式一致的文章,并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拓展和学习,自主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的内容,并将自己觉得好的内容摘抄到积累本上,这样的阅读方式,在短时间内很好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让学生对某一主题的阅读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总的来说,在当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努力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和阅读主动性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师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去是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增加学生阅读的信心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善于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能够尽自己所能研究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中职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其他文献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门课程包括的内容以下几个部分: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机械制造的设计方法等.这些内容都是一
作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英语口语是当今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英语基础教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中等职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扭转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指出“目前要特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与结直肠癌(CRC)病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CRC患者330例,检测术前血浆Fg和D-D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
如果把窦性心律失常计算在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100%,也就是说心律失常人皆有之,只是发生的年龄、时间、种类、持续时间、伴发症状的轻重等有所不同而已。  经常有病人问,心律失常算心脏病么?我找医生看了好几回,说每天早搏上万次,但不用吃药,难道我得的是假早搏?真的就不用吃药?心律失常属于心脏病么?  其实,心脏疾病是泛称,包括心脏与血管从结构、功能到电活动异常等一系列疾病。根据先天获得还是后天发生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尿酸(SUA)及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与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892例T2DM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CAD)、脑血管疾病(CVD
长期以来, 临床一直延用软皂液或滑石粉做润滑剂行术区皮肤准备, 仅起到了局部清洁润滑作用, 消毒效果不太理想. 笔者采用碘伏做备皮润滑剂, 并与软皂液进行比较, 效果满意,
目的:探讨mi R-1290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GC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并分析mi R-1290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
一、《电子技能实训》教学面临的现状《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是一门学习各种元器件的性能、各种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的专业基础技能课.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
摘要: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反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指标,与大学生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在明确职业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讨论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举措,通过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和成就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就业市场;大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1
《电子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在掌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与电子产品主要生产工序相关的操作、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以及质量问题分析等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致力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