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剩余到耗费 从消费者到公民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在今日香港,饮食似乎是耗费多于需要,例如大部分人往往吃剩许多食物,这或关乎饭菜量或胃口。不过,在婚礼喜宴中被浪费的食物往往更多,而且大都很完整。另外,香港茶餐厅数量之多也是惊人的,这么多人从事饮食业,每天未被消费的食物谅必十分可观。《剩食》作者就在书中说明,堆填区超过三分之一的垃圾本来就是食物,它们因为成为餐厅眼中的“厨余”、“剩食”而被抛弃,结果因腐烂而变成真正的垃圾。
  由于这类题材一直不被注视和讨论,所以《剩食》这本书在香港引起的关注其实是一种可悲的迟钝。文化评论者邓小桦引用社会学家鲍曼《废弃的生命》的观点作讨论此书的论题:“废弃物既神圣又邪恶。”但鲍曼亦引用了玛丽·道格拉斯的说法:“没有生来就是‘废弃物’的东西”,废弃物出现是因为在人的设计中被指定为废弃物,因而被赋予“神秘,令人敬畏、害怕和厌恶的本质”。鲍曼指出现代消费社会对废弃物的迷思,而在现代人消费的背后必然产生另一后果,那就是“耗费”,它就是我们日常消费中的“剩余物”。“耗费”不单意味着生产相对于目的之过剩,更意味着“食物/垃圾”的对立本来就由这类目的来定义,我们可以说:“没有生来的‘剩食’。”
  从“农产品”到“食物”,从“食物”到“剩食”,我们仿佛回顾自身饮食文化所催生的经济生产过程,《剩食》的作者不胜其烦地穿梭于水果摊、超级市场和酒楼、酒店、高级餐厅及茶餐厅等食肆,作出详实可信的整体调查。由于本身的密集人口,香港饮食业自1980年代起一直空前的繁荣;而且每天总有那么多旅客在街道上徘徊或在酒店里吃喝,这小小的城市对食物的需求比哪里都要多,也比哪里都更讲究,所有过期食物都难逃被当作“剩食”来处理的命运。环保署花了很多钱来处理大量的“剩食”,可是很多“剩食”其实是可被用作肥料或成为“食物”的,《剩食》所探索的“食物环保”问题,不单关乎个人的经济问题,也关乎整个社会的经济问题。
  而且这不单是经济或社会层面的问题,更属于公民参与的问题。日本以及韩国、台湾等地区都已习惯了将食物回收,日本在这方面的成绩固不待言,韩国和台湾的环保业和食物回收运动也普及到民间层面,已变成了整个社群的参与了。
  反观香港,虽曾有非政府团体推广环保意识,却怎样也只能成为中产阶级里的风尚,地球之友环保事务经理朱汉强就告诉《剩食》的作者:自1970年代开始,香港的环保运动就开始“走样”,变得中产阶级化,结果在普罗大众心目中,环保就是西方的和中产的价值。但如果我们要问为何普罗大众如此抗拒“食物回收”概念,我们更应该问:香港人日常的饮食习惯,究竟怎样承传了传统的“温饱”观念,而这种观念又如何在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被扭曲,排除了“俭食”的美德,只短视地盼望“大鱼大肉”,并害怕处理“厨余”的功夫。香港人处理剩食的方法只求方便,颇令人想起思想家齐泽克在一段短片中讨论垃圾时说的话:人们以为冲厕便可让厌恶之物(他指粪便)从个人世界中消失,但那“嫌恶之物”依然存在,正如我们把“剩食”倒掉,亦不过自私地将它从自己的世界中排出,后果却由整个社会去承担。
  当然我们的大问题往往是由日常生活的点滴凝聚而成的,例如果贩每日扔掉的腐烂水果、茶餐厅给方包切掉的面包皮,或者酒店餐厅客人吃剩的残羮,酒楼厨师砍下的菜头,这些“剩食”本来可以运用自然方法处理。作者提出许多实践经验的例子,从“Bokashi”(食物发酵)到引入蚯蚓等不能否认,香港农业的式微阻碍了食物回收再生的实践,而且政府的鼓励和商界的推行(如嘉道理农场的“厨余”回收计划)一直成效不彰,但透过个人(如家庭主妇)或私人团体(如屋苑)试行。从这些现象,也可见香港人整体的因循守旧,要打破陋习则只能由零星的个人行动开始。
  即使由个人行动开始,作者也提醒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书中的师奶团体就发现身边任何废弃的食物都是“黄金”,如猪鼻、菜头等都可再处理然后卖给养殖场和流浪狗场,这正好是一种珍视身边所有资源的思维。我们也要考虑私人生活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韩国和台湾的民间实践,更反映人们对公共领域的珍视,设法减低私人空间对前者的负面影响,从生产机制中的消费者改变成一个积极行动的公民,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例子。
其他文献
很难想象,一本谈台湾水果与果农故事的书,企划发想者,竟然是一名享誉国际的设计师。  曾获Savignac 法国国际海报沙龙展设计大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的设计师陈俊良,在创作的同时也持续投身设计教育,于大专院校设计相关科系教课。国际赛事征战经验丰富的他,无论是自身作品的发想,抑或对学生的殷殷期待,都是以自身的文化底蕴──东方、汉文字、在地文化——为出发点。他常常鼓励学生离开电脑屏幕,从真
期刊
“一个人”,不谈恋爱、不结婚,已经成为台湾社会最严重的“公共议题”。  两性专家拼命开“药方”,鼓励“一个人”的朋友积极寻找幸福,“一个人”旁边的亲朋好友,也会组成“促婚协进会”,帮忙找对象,安排联谊、相亲。  甚至单身,已经成为一种“公害”,除了已婚和有对象者担心自己的另一半被抢走,连官方都跳出来指责单身不婚者,拉低了生育率(在台湾,94%已婚夫妻至少会生一个孩子,官方认为,低生育率是单身未婚人
期刊
苏州的气候温润,步调舒缓,水道与巷弄纵横交错,教人一来到此便安下心来。城里的平江街区,从宋代便已经存在,以今日留存的巷弄来看,八百年来的格局规划变化并不大,只是范围缩小许多。而就在这仅存的街区里,留下的不只是悠悠时光,亦有不少哲人贤士驻守的痕迹。书痴黄丕烈的百宋一廛、史学家顾颉刚的顾氏花园、清代状元洪钧故居、潘世恩的留余堂、藕园……多少与书相关的文化活动就由这里衍生。最可喜的,除了看看故居旧址,在
期刊
九月底,我很兴奋地告诉友人:“我最近在编新的《福尔摩斯探案》!”  友人一脸茫然地说:“蛤?你说电影喔?那个福尔摩斯好丑好肥耶!新的《福尔摩斯探案》是福尔摩斯自己写的吗?他还活着喔?”  相信只要稍微了解侦探小说的人(更别说福尔摩斯的粉丝),都会觉得友人的问题匪夷所思,简直就像在问:贾伯斯(编注:Steve Jobs,大陆译为“乔布斯”)是不是《苹果日报》的主编?  这让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很多没看
期刊
徐誉庭常说:创作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编剧作为影视创作中最根基的一环,这句话大概道出了这个行业最大的感慨和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无奈和期盼。  去年访问她时谈到剧本出版的可能性,她说:“电视剧本很少被出版。但我觉得还是会有一些读者存在,不管是想学编剧的,本身是学院出身的,还是纯粹想欣赏剧本的。”她想出版自己的剧本,甚至愿意自费出版。(见本刊2010年7月号)在不太具备剧本的阅读传统和出版意愿的
期刊
地沟油、彭宇案等问题频传,一般认为“金钱至上”是道德危机的起因;但事实恰好相反,爱钱仅是结果。  新书《这样work才work!》提到,宾州大学从事暴力研究四十年的詹姆斯·吉利根教授发现,攻击、杀人犯案动机,答案不约而同都说“因为对方不尊重我”。甚至持械抢劫的动机,“想得到尊重”的比例居然比“夺财”还高。“为了尊严、尊重和自尊。为了这些,我谁都可以杀。失去尊严,我就一无所有。”  我们还没杀人,但
期刊
2005年,台湾绘本界的历史被狠狠地改写。当年最红的不是朱德庸也不是幾米,而是80后女孩弯弯。轩然大波的掀起,始于弯弯的第一本绘本《可不可以不要上班》,绘本画风清新,内容充满自嘲精神,又直观反映平凡人的现实心态,深受年轻人及上班族喜爱。这本小小的绘本为当时疲软的书市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首刷12000本一周内售罄,让众多畅销书团队叹为观止,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都看到新的机会,“弯弯风潮”一时兴起。 
期刊
上海文化出版社(下文简称文化社),成立于1955年5月,曾作为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后逐渐发展为独立出版社。文化社始终秉承着巴金老人“把心交给读者”的出版理念,在实用生活和大众文化领域辛勤耕耘着。  王刚,现任文化社社长。在1999年正式进入出版界之前,中文系出身的他办过报纸,在研究所里做过研究。后来,广泛的兴趣又将他的事业引向了出版界。从他的口中,我们得以了解文化社曾经的辉煌、现今的挑战,
期刊
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她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爱琴海等地的先民首先奏响了人类文明的乐章。不同的是,这些地区在一度兴盛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文化中断,文明之光从此衰落沉寂。惟独中华文明数千年来虽经历坎坷,却连绵不绝,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系统、最完整的一脉文化体,为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而在这文化体中独特的美术系列则是最为耀眼的一幕。我们常常感叹
期刊
苏西·罗托洛(1943~2011),美国艺术家。她是鲍勃·迪伦的第一位真爱,迪伦1960年代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发展期间的女友,迪伦众多传世情歌中的女主角,迪伦政治意识的启蒙者和他成为抗议歌手的推动者,间接而深远地影响了迪伦歌词创作的女人。自他们的恋情在1965年彻底结束之后,苏西一直对他们的过去守口如瓶,此间众多的流言和传闻在坊间传递,《放任自流的时光》则做出了回应。  苏西1943年11月出生于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