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高手”吴正祥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正祥,男,1921年出生,江苏镇江市人,1926年跟家兄吴正兴学八极门武术,1930年拜八极门五世传人田长泰为师,学八极、二郎、太祖、地躺及八卦刀、梅花对练。1934年随兄到江苏省警察局消防队随警长武当武术大师王永年老师学习形意、八卦、太极拳及内功心法。
  1941年到南京参加汪伪卫士团,在卫士团成立一周年纪念大会上表演了形意八式,得到了武当大师、时任卫士团总教练褚桂亭的赞誉,即将其调入汪精卫侍从室任上尉侍从官。从此拜入褚桂亭老师门下,每天在南京古林寺练拳,除学习空手夺枪外,系统的学习了形意拳,八卦掌及杨式太极拳、太极推手等武当拳械。在此期间,曾以一敌十在新街口击败10个日本士兵,此事轰动整个南京,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
  1952年回镇江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苏南行署民族武术比赛,荣获太极拳第一名、与王永年老师的对练双手带进枪第一名。1992年和1997年两次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199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六段,2000年被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第五届全国健康老人及世界优秀专家人才称号,2001年至2004年先后参加了中国武当拳交流大会、江苏省武术交流比赛、太极拳剑锦标赛、及北京第五届国际武术比赛均荣获金、银、铜大奖。
  曾先后担任江苏省武术协会委员,镇江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镇江市武术馆主教练,镇江市京口区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镇江市润州区武术协会名誉主席,镇江市河滨公园辅导总站站长,镇江市老年体育指导中心站长。
其他文献
意拳成为当今拳学之精典已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然意拳由于深奥精辟,致使许多修习者未入其门,三年甚至十几年都未能登堂入室,诚为可惜。纵观种种弊端,老师就成了关键,有些老师本身只得到意拳的偏节末梢,他教出来的肯定不是意拳的根本,哪怕你练上十年、二十年也是茫然;有的老师故弄玄虚,把意拳搞的神神秘秘,致使许多拳学奇才被埋没,有的人练的大腹便便,行动不便,只好以惯性力去运用,或是练的全身如钢浇铁铸,任人击打无所
期刊
一提起意拳,大家就会不由想起了站桩,意拳由站桩、试力、试声、走步、发力、推手、散手等功法组成,它在健身、技击、寻理趣三个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它没有套路及固定的招式,只讲求随机随势应感而发,这是意拳的一大特点。  意拳以站桩为基础,通过意念诱导,精神假借,在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的训练方法,使我们的精神与肢体高度协调统一,达到“意到、力到、肢体到”的本能反应,也即是训练我们掌握浑圆
期刊
我从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各种不同派别的武术,但习武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缺少了什么,我意识到我学的都只长于拳脚,重在招式。  譬如,拳击注重搏斗技巧并能祖当有效地击倒对手,但都只限于肌肉及四肢的运动形式的外部表现。学习拳击时,我们并没有真正学习如何最理想地运用身体,从而能最大限度地爆发每一拳击出的力量。通常,人年纪越大,越无法持之以恒地练习,因为这一切都只关于体力和招式,也因为肌肉和耐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
期刊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桀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
期刊
意拳集形意、太极、八卦、鹤拳所长,是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思想体系充满了哲学内涵。意拳二十世纪40年代迎来第一个发展高潮,被外界誉为大成拳,大成者是古人专对孔子的赞誉,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后世君主为孔子上尊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可见意拳在中华武学中的地位。芗斋先生不愿领受大成之名,一是谦虚,二是告诫弟子大成难求。姚宗勋先生是意拳的亚圣,对意拳的发扬光大和传承做
期刊
在1981年,姚宗勋先生在与北京市体委体育科研所,合作研究用意拳的养生理念及精神假借意念诱导的原理原则,为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运动员的体能恢复,竞赛中的精神、心理调整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展开了为期近三年的探索与研究。  在与体育科研所合作期间,姚先生借用科研所周边的训练环境,在众多学生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年青有为、有相当技术基础、身体条件优良的学生,组建了一支意在全面培养意拳技术与理论的骨干队伍,这
期刊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西接南京,东邻常州,北与扬州隔江相望。镇江的风景名胜无处不体现着自然与人文、山水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金山之雄,焦山之秀,北固之险,南山之幽”,尤以“江、山、寺、洞、泉、林”景观俱全而著称,形成了优良的风景名胜体系,现有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焦山十六景”,如华严月色、汲江
期刊
张志毅,男,1963年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学学历。自幼随祖父学习武术擒拿术及吐呐功。后学习长拳、绵掌、八极、地趟拳、形意,八卦以及刀、剑、枪、棍、鞭、锏等长、短、软拳械。又学习口式形意拳、杨氏口架太极拳、杨氏太极推手等武当拳械,以及健将太极拳、大梨花枪、太极大杆等少林武当拳械,为提高武术理论技术水平,曾先后向多位老武术家及武术名师学习少林武当拳械,亲聆名家名师的教诲。  1983年开始教学,1
期刊
何鉴臣(1903—1972),江苏省镇江市人,自幼爱好武术,健体强身,拜河北沧州八极门武术名师(原镇江府清兵绿营总教头)田仓泰为师习练八极、太祖、二郎、地趟拳及梅花对练、八卦刀等;尤其擅长六合大枪、梢子棍进枪、枪对枪。当时同堂学艺的有镇江现代武术名师孙广谟、吴正兴、吴正祥、周锦文、蒋正荣。后又随武当武术名家黄柏年的嫡传弟子王永年老师习练形意、八卦、太极等武当内家拳及器械,1958年代表镇江地区参加
期刊
华东武术馆江阴分馆是江阴市武术协会与镇江合作的一个武术基地,成立以来得到了江阴武术界和镇江武术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为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两市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馆长陈剑峰,男,1974年出生,江苏江阴市人,中国武术六段。自幼好武,拜武术名家王振荣为师,勤学苦练,得王师之真传,并得到了师爷周生洪的精心指导。2008年参加第三届CCTV拥抱明天电视艺术人才暨华东武术精英邀清赛荣获传统拳、传统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