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风儿吹过心灵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学校里最基本的科目应该是人学。置身于教育就是要感到人的灵魂有一缕甜美的香味,就是要打磨光明澄净的人性之根,就是要抒发天性之善的吁求,就是要拓辟心灵天国的幽径……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让我们的教育唤醒人的内心对生命的情感,对生命的责任,对教育终极价值的确认,真正做到使人的生命丰盈而灿烂,拙真而尊严。
  【关键词】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185-02
  Let the Wind Blow Through the Heart
  ——Chinese Teaching and Life Awakening
  (Teacher Training School,Hanjiang District,Putian City,China)ZHENG Jinping
  【Abstract】Han Yu’s"Master Said"said:"Teacher,so preaching,teaching,and puzzle solving."So the most basic subject in the school should be human studies.To be in education is to feel that the human soul has a sweet scent,to polish the roots of clear human nature,to express the appeal of natural goodness,is to Expanding thepath of the soul heaven...How to permeate life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let our education awaken people’s inner emotions to life,responsibility to life,and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ultimate value of education,and truly make people’s lives abundance and brilliant,honest and dignified.
  【Keywords】Know life;Cherish life;Transcend life
  一、語文教学与生命觉醒的关系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培养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为小学生拥有幸福和美好的人生奠基。语文教学应当与生命教育有效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实现语文教学的“生命化”。
  二、语文教学如何唤醒生命
  (一)语文教学通过丰富感情唤醒生命
  就每个具体的人而言,其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不但是短暂的,而且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不但每一个生命所铸造的个性是绝对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绝对不能替代的……每一个人的生命由此而显出其神圣和伟大。正是无数充满个性的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富有生机而且色彩斑斓。如果我们的学生能认识到这点,能热爱生命,何至于出现报纸上报道的自杀事件。在《走月亮》一文中,文中所用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展现着作者与妈妈走月亮的愉悦之情还有作者与妈妈之间深厚的情感。教学时,可以以“与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与妈妈散步的感受如何?”作课前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画面能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与妈妈之间的情感,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珍贵,让情感在阅读中升华,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和品味文中所表达的含义。
  (二)语文教学通过激活思维(智慧)唤醒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大对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力度,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思维之光闪耀语文课堂。孩子的世界有时是成人难以理解的,在世俗中浸染的成人用浑浊的目光是无法透视孩子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的,太过现实、实用的成人标准在孩子的生活中可能是不合时宜的。
  记得上次去听课,课间,教师问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我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教师不客气地说,花开的声音,花开有声音吗?全班齐刷刷地回答没有。教师说开花怎么有声音呢?面对这样的童真稚语,我们的内心怎能不欣欣来润泽呢?可儿童这独特的思维经常被强行修剪、灵性被窒息与禁锢。再看一个例子,我姐一个孙子,今年读三年级,有天发来一篇有关春天的文章让我帮忙看,他里面写的大意是春天很潮湿,放学回家楼梯都出汗了,走的时候很滑。回到家里,满屋子都不停地流汗,妹妹一不小心就滑了一跤,自己走在上面也像在滑冰,奶奶叫他要穿拖鞋,但他不时就忘了,一不小心就人面朝天,又把衣服弄脏了,免不了一顿竹笋炒肉。晚上睡觉还时不时地有蚊子来嗡嗡叫,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又被教师批评,而且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他经常得感冒,一感冒就吃药,有的药很苦,吃不下。奶奶就威胁他不吃饭就去打针,真是不喜欢春天。看到这篇作文,我对他说,宝宝你太厉害了,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会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不知他交上去后,他的教师是否让他重写了,因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赞美春天的和风细雨、花红柳绿。
  还有一次,那天我回娘家,几个小朋友都跑过来叫郑老师,我就顺势给他们辅导写春天的文章,学生兴致勃勃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印象中春天的花红柳绿。突然王宇轩小朋友说:“郑老师我想唱歌。”我一看,他把手举得高高的,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大家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他,顿时热闹起来。有的说:“好啊!”有的说:“唱什么唱,现在可不是音乐课。”我问:“你要唱什么歌?”“我要唱《春天在哪里》。”这小子联想还挺丰富的,我怎么没想到这一首歌呢,我心中不由暗暗叫好,说“:哦,好吧,大家鼓掌欢迎!”小朋友张开嘴,果真唱了起来:“……嘀哩嘀哩嘀哩哩,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全班学生也不由得边拍打着节拍边唱了起来。接下来的教学气氛可想而知,师生都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到色彩明丽的春景。尤其到了最后,学生思维一经激发,大家才思泉涌,不仅引用了歌曲,还引用了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在课堂中说说、笑笑、唱唱的写作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自然的魅力。还有我们在指导细节描写时,可以这样引导: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细节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去“寻找生活镜头”,观察人物、花鸟虫鱼、风雷雨电、建筑环境等,写下自己的观察日记,生成写作训练点。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表达,用手中的笔描绘了生活中一个个有生命的镜头:有的描写了课间同学们活动的身影,充满了童趣;有的描写了父母在家中忙碌的画面,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有的描写了植物的生长,探寻大自然的奥秘……
  (三)语文教学通过价值引导唤醒生命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碰上困难和挫折,然而面对困难和挫折,学生应怎么办呢?这是生命教育需要教给学生的。也就是新教育提倡的:“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全部过程的这样一个概念。”如教学苏东坡《饮湖上初情后雨》可以向学生介绍苏东坡,他身为一代文豪,一生仕途坎坷,但他一生创作最鼎盛时期就是被流放的那段时间,他的名篇大多出自那期间,他把人生中的不幸都化成了最美的句子。离去成诗,归来是词。我们说阅读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阅读的结果,而是经历一次阅读的过程。如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时,通过课外故事的引入,在两则故事结果的悬殊对比中,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鲁滨逊在孤岛上活了下来?”这个问题问域宽,答距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在掌握了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了如何直面困难,克服困难。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我们要有灵心慧眼,在阅读教学与唤醒生命间找到平衡点,于细微处听惊雷,于寻常处见奇崛。愿每个人的课堂都能从绿柳才黄半未匀的初春,走向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
  参考文献:
  [1]林高明.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李芳)
其他文献
【摘 要】爱国主义的情怀,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文人的血脉里。史书万卷,字里行间可见“家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理想是他们忠诚执着、勇于担当、积极有为的内动力。虽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人生的难题、挫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古代诗人;家国情怀;坚守  思念故土,思念亲人,他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让更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到综合素质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可以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和一所学校。  对于学生来说,建立个人成长记录,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尊重,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强认识自我、教育自我,主动发展、规划人生的意识,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发现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关注全程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如何将四维目标整合成为一个核心目标,根据核心目标提出中心问题,并且所有的活动环节都以解决这个中心问题为主线,呈现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有效科学课堂,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亟待解决的焦点与难点问题。  【关键词】科学素养;核心目标;教学设计;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
【摘 要】随着课程的改革,学校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行为,自主性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发展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中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悦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87-02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the
“角”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的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是概念的起始课,如何将“文本化”的数学角,通过教师的研读与转换,演绎为儿童所悦纳的“童本”数学角,是低年段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目标,在“角的认识”这样的“开篇之课”上做了新的尝试与实践:以“儿童经验”为线,研读“文本数学概念”;以“儿童”为本,合理确定课时教学的知识点、技能点与体会点,使概念学习“童”在“学”中央;以“操
【摘 要】数学课堂相较于其他课堂来说较为晦涩难懂,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利用说理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追本溯源,使学生全方面地掌握课堂知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说理课堂;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要】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以“植树问题”这一经典案例的教学为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模型,让学生充分经历与感受建模的过程,并引导他们将所建模型最终运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植树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143-02  Mathematical modeling:let lear
学校教育离不开人性的教育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善慧教育,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学校通过建构特色的学校文化,打造慧美教师,培养善慧少年,有善心的人,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件事,让自己成为踏实、快乐、幸福的人。智慧的人在学习工作中有思路方法,善于处理难题、解决问题。  我校是近百年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基础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段塘学校全体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形成了“以善立人、以慧育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际上蕴含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提高素养,提升心灵境界的要求。名著作为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其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关键词】多方整合;溯本求“原”;原著探索;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
【摘 要】兴趣是学生对知识保持探究动力的重要促进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究趣味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在趣味学习中发挥创造性,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在他们的高效学习中有效推进,彰显数学学科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