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尝试与探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数学课堂从只关心数学学科特点到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必然结果. 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与探索
  所谓数学“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环境之中,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创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一、创设故事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把创设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样不仅有利于使学生理解创设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因此,数学故事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史,提高数学素养. 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勾股定理”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很快就知道这个定理了,但是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教师可利用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偶然间发现朋友家的地砖上竟然反映着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对应关系来创设情境,再采用挂图加以引导,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创设趣味情境
  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资源,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这样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时提出问题:继续折叠20次、30次,会有多厚?教师作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折叠20次有34层楼高,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 这一惊人的猜想使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状态.
  可见,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一定的趣味性问题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的应用.
  三、创设悬念情境
  设置悬念,更能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及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 悬念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 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种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种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 ”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 我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 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 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 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验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 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四、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 创设和学生生活情境类似的数学问题,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题,从生活出发,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来获得知识,使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苏果购物中心和百货大楼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苏果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百货大楼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个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
  可见, 这样创设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从而有效地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总之,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设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内容健康有益、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 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活力的. 一方面体现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情绪高昂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习了知识. 在教学中构建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活力;数学课堂;教学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活力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当前教育十
【摘要】在中学阶段,常常会听学生说:学数学有何用?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脱离了现实生活,只是简单地进行加减计算等,让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致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学习数学是不是枯燥无味?学习数学到底有何作用?在这里,我想就数学的教育功能略以小议。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格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展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充满了从愚钝到智慧。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原先权威的地位上退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良师益友. 教师主要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因此,研究引导策略,讲究引导技巧,使数学教学有效高效,这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具有思辨的勇气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鼓励不同意见,提倡发扬教学民主,这种提法很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中,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有时可能是粗糙
【摘要】数学的科学功能与其人文本质是对立统一和相辅相成的,中学数学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性教育.评价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能缺失人文性.本文立足有效教学,从四个维度对中学数学教学人文性的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人文性    通常而言,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较少的投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较大的进步与发展.那么对于中学数学而言,衡量和评价学生进步与发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一新生高等数学挂科的多方面原因,并对这些原因探讨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思想;教师教学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校基金(10xzr010)  一、引 言  作为一名从事高等数学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直接面对大一新生的机会很多,高等数学作为各个学科的一门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就要把它学完,为后续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但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每届学生在第一学年的高等数学
焉耆盆地棉花在不同播期,其棉株的生长与产量差异很大,4月26日播种的棉花较5月6日播种的棉花果枝数增加0.9~1.1台,增幅13.6%~18%,达显著水平,单株载铃增0.6~1.5个,增幅10.0%~26.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皮棉475.2kg/hm^2,差异达显著水平。
【摘要】 数学知识教学的重要形式与载体是问题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开展问题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注重问题教学,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现实任务.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中的问题教学及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 问题教学;课堂实效;学生发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问题教学是数学知识教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数学课上恰当地设疑,“重要的提问”应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 笔者在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上的设疑.  一、设疑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初中数学课的一个根本目的是培养学
【摘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关键词】 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活动;培养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有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