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在阅读中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请分析“xx”这个词语好在哪里?“xx”词语能不能去掉?其实这些题目就是让我们赏析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那么如何来解答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復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这段话描写了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的神态动作,“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一句中“瞪”好在哪里?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个“瞪”字是在写什么?陆游临终前为什么要“瞪”大眼睛?从这个“瞪”字我们又能看出什么?仔细阅读后很容易就发现,“瞪”是在写陆游临终前努力睁开眼睛的样子,因为陆游念念不忘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多么希望在临终前能看到祖国统一啊,但是他知道这不可能了,所以他“瞪”大眼睛,一个“瞪”字把陆游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解答这样的题目可以分成两步走:
  第一步
  “xx”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指出这个词语在描写什么,写出了什么。)
  第二步
  表现了……(分析这个词语表现了人物或者事物的某种情感、特点、精神。)
  因此这道题目可以这样解答:“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陆游临终前努力睁开眼睛的样子。表现了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块都不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位置上。
  这时,华盛顿已经跑到跟前,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时,你就叫上我!”
  从文中“鼻孔朝天、背绞双手”这两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显然这道题目也是让我们分析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我们仍然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解答,不同的是在第二步“表现了……”中,不仅可以从词语描写的对象本身分析,有时也需要从作者、文章中其他人物的角度分析。例如对这段话中“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体会,我们就需要从华盛顿的角度看,因为文章是以华盛顿的角度来看这个下士的。因此这道题目我们可以这样解答:“鼻孔朝天、背绞双手”这两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这个下士在士兵面前不可一世的神态,表现了华盛顿对这个下士的不满。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中“几乎”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这个题目与上面的类型有所不同,但是仔细阅读后我们发现,这同样也是让我们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怎么解答呢?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30亿人用手机,是吸烟人数的3倍。中国13亿多人口,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7亿,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手机。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字产品,很多人几乎24小时手机不离身。
  “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手机。”这句话中的“至少”能去掉吗?为什么?
其他文献
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合唱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而现如
新世纪的物理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重视介绍激发物理兴趣的若干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在中考的指挥棒下,物理学科相对分值不够多,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物理是小学科的认识,因此,教师要改变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重视优化物理教学过程,运用多种物理教学策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  初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运用一些教学措施
所谓表扬,说白了就是把优点公开化。表扬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促进受表扬者继续努力,同时也对其他人有激励作用。表扬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对孩子,成人的表扬对
为贯彻新版GB1 90 0 1 -2 0 0 0和GJB90 0 1A -2 0 0 1标准 ,确保质量体系换版认证工作一次通过 ,院成立了由院长李立坤为主任委员的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委员会 ,质保部负责具体此项工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对于中学历史学科,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是当前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而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不断地探究和学习,更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有效地学习。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新课改下打造高效的中学历史课堂。  【关键词】变化 兴趣 中学 历史课堂  中学历史作为基础学科,历来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被认为是所谓的“副科”,只要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正因为历
新华网报道,BBC文化的新专栏中,赫齐巴·安德森指出不仅仅是心理自助类读物可以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小说同样对我们有治愈效果。去年,《应用社会心理学》(Applied Social Psych
欧姆于1826年做的实验,确定了电阻、电压及电流的关系,此即欧姆定律:I=U/R。其中U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R代表被量度部分的电阻,单位为欧姆。  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可见,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同时也跟导体的温度有关。可是,有的同学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常由其公式I=U/R的变形式R=U/I而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
随着全球国际化和交流网络化的大时代趋势的发展,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主体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教育大国,我国小学生必须能够灵活掌
众所周知,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类型。每种教育类型都有自己的任务。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在于培养和造就孩子生存生活、做事做人的本领,让他们成为身心健
气泡的破裂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平淡无奇的事件,然而,气泡破裂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精美而复杂的物理学过程。  气泡不是简简单单地就化为乌有了,一个大气泡会消散于一串小气泡中。这一发现可称得上是“爆破”科学领域所取得的一个进步。  · 灵感来自偶然 ·  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系的毕业生詹姆斯·伯德及其同事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这一普遍规律。他们说,洗碗池中的泡沫和海洋中的泡沫破裂的方式其实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