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解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统计活动的几个环节中,数据的分析是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基础之上进行的,是统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平均数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数据之一,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与中位数、众数相结合,通过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体现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因此平均数(尤其是加权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其他文献
过单位圆O外一点P作该圆的两条切线PA、PB,其中A、B为两个切点,则可分别以向量数量积定义、坐标表示、图形的几何特征等不同的方面,作为思维的切入点,求出向量数量积的最小值,并可
一、课改背景下解析几何教学面对的挑战与思考17世纪初,笛卡儿发明了坐标系,建立了解析几何.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将研究对象的几何属性,借助代数方法表示为方程后,就将高度依赖对几何
2009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的解析几何解答题如下.题目:过抛物线y^2=2px(p〉0)的对称轴上一点A(a,0)(a〉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M、N两点,自M、N向直线l:x=-a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1、N1.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一个特例,是函数概念的下位概念,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具有相同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定义方式上又有所不同,应该按照概念的体系将之纳入到原有
在“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第七次课题活动中,两位教师都上了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第一节课,遗憾的是,两位教师都没能完成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