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2年出现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仍然是目前唯一的治愈方法.疾病复发是移植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因此,预防性治疗和对微小残留病灶或嵌合体的监测可以发现早期复发.现报告1例MDS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2年出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allo-HSCT后出现AML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报告一个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CSA)家系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CSA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血血常规及铁代谢相关指标;应用基因组-DNAPCR技术扩增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6-氨基v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第1-11号外显子,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外显子突变状态,采用T载体连接测序鉴定其突变类型。结果先证者血常规检查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84g/L、
期刊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出血性疾病[1].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吞噬破坏被认为是主要发病机制[2].Fc受体(FcR)在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其中FcγRⅢA编码基因的多态性导致FcγRⅢA出现功能的差异.研究表明,FcγRⅢA多态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3].我们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法对成人ITP
期刊
恶性淋巴瘤种类繁多,异质性强,分类标准也由既往的工作分类、Real分类逐渐演变为基于临床、细胞起源、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特征的WHO分类.按肿瘤的临床特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可初步分为惰性淋巴瘤(iNHL)、侵袭性淋巴瘤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三大类.其中iNHL疾病进展缓慢,临床症状较少,外周血和骨髓常受累,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为Ⅲ/Ⅳ期;常规化疗或放疗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容易复发,进展后治
期刊
摘 要:以全日制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机械动力学”的实验教学为例,开展了线上“软件仿真实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将学生学习压力降至较低或中等唤起水平为原则,设计了实验教学内容;以“腾讯会议”为直播教学平台,设计了由教学准备、线上翻转课堂、课后工作三部分构成的教学模式;采用单一整体评估法就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该教学模式能大大缩短
目的 探讨单体核型(MK)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新诊断的45例MK+患者的临床、染色体核型及预后特征.结果 237例新诊断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AML患者中有45例(19.0%)为MK,其中男28例(62.2%),女17例(37.8%),中位年龄58(18~91)岁.MK+患者最常出现的染色单体为-5(31.1%)和-7(17
目的 比较伊马替尼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2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伊马替尼组)和141例接受allo-HSCT(allo-HSCT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慢性期、进展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结果 伊马替尼组慢性期CML患者(278例)的EFS率、OS率、预期5年EF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溶血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37例初诊老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5例患者应用泼尼松1 mg· kg-1·d-1,4周后评估疗效.对12例因合并各种疾病不能使用泼尼松治疗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每次100mg,每周1次,连用4次后评估疗效.结果 25例泼尼松治疗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5例,完全缓解率20.0%,有效
摘 要:针对政府碳减排目标下企业产量与减排决策问题,通过古诺竞争博弈模型,研究排放费用对市场结构、产量和排放水平的影响。从市场复杂性演化的内生视角出发,分析了市场竞争波动的内在机制。在边际利润调整的假设下,分析了排放费用对双寡头和自然垄断市场的稳定性及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边际排放费用随着排放水平增加而增加时,双寡头垄断是稳定的;当边际排放费用随着排放水平增加而下降时,双寡头市场结构是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