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创设适应学生身心的环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为一个高中班主任,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也甚为现在的高中生忧虑,一直在寻求如何改变他们过重心理焦虑的“良药”。
  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往往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家长、老师和学生本人对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单一重复的生活节奏,考试期间的过度紧张,导致他们常出现情绪不稳,易于激动,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健忘等症状,这些均属于过渡焦虑。过渡焦虑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下去会使学生变得冷漠、消沉、退避,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失常。因此,帮助学生走出焦虑的低谷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
  1、 考试压力
  有的家长对其子女进行错误的引导,“农村孩子只剩下考学一条路可走了,跳出农门才
  是惟一的出路,要想有出息,必须靠上好大学”。家长的望子成龙,加之自身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往往是每一拿出试卷,家长期望的目光便浮现在眼前;没等考试,先紧张;考试时不能正常发挥。长此以往,形成条件反射,产生自卑感,丧失信心,学习压力加重,产生焦虑心理。
  2、 心理疾劳
  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感到精力不支,学习效率下降。很多学生在压力之下,死拼、硬
  干,学习上夜以继日,结果出现心理疾劳。
  3、 厌倦心理
  经调查表明:学生对天天重复的学习——吃饭——就寝这老一套的生活方式往往感到
  腻烦;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会产生厌烦感。在厌烦感的主导下,大脑对外界的刺激常处于“休眠”状态,学什么都学不进去,因而更增加了心理焦虑的程度。
  4、 挫折感
  由于对家长的过分依赖,缺乏处理能力,意志薄弱,有些学生经受不了过多的失败。
  当大大小小的失败感聚积起来之后,就会形成自卑感,增加了焦虑的心理。特别是对于那些神经比较脆弱的人来说,即使遭受很轻微的失败,也会在心理上产生较大的挫折感,觉得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逐渐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情绪。
  5、 不成熟性心理的干扰
  高中生正处于性成熟阶段,一些学生一方面渴望与异性交往,另一方面,又羞于与异
  性交往。因此对性问题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超越界限,出现早恋现象。由于学校内外舆论压力,早恋者千方百计隐藏实情;一旦发现,面对老师、家长 和同学的目光,感到无地自容,从而产生焦虑心理。
  针对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采取一定的疏导措施,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焦虑的阴霾,不仅对其高中阶段,以至对学生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不妨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尝试:
  1、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调节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老师的语言应当多一
  些幽默,老师的面孔多些微笑。
  2、 讲究正确的疏导方式
  有的学生平时勤奋、努力,成绩较好,但每一次临近考试的时候,吃不下饭,睡不着
  觉,满脸的憔悴,看见试卷就发昏,答卷时看不清题意,或是写错答案,最后成绩与自己的努力不是成正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实力,增强参加考试的自信心,指导他们进行身心放松训练,稳定考前的情绪,最后使他们每次都以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
  针对精神意志脆弱者施以“强身丸”。现在相当数量的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差,很少经受逆境的考验,耐挫能力脆弱。于是,稍有一点压力,就焦虑不堪,这反映了这些学生自身心理的脆弱性。针对这些情况,应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心理健康的书籍,并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使他们敢于在困难的压力下挺身而出。
  3、 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学生的过分焦虑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
  的调节治疗效果。
  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心。抽一点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和语气跟学生谈谈心,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再给一些点拨,学生的心头的那点儿郁悒往往就化解了。
  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经常过分焦虑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如果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易于焦虑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易于焦虑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要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步入人生灿烂的地带。
  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像爱自己孩子那样去爱学生,以赢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和爱戴。和学生多沟通,及时化解他们心头的焦虑,为使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其他文献
兴趣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下产生的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做一件事,如果感兴趣了,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所以,兴趣是探究知识的一种内驱力,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学习物理是感兴趣的。但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年年龄特征不同,在兴趣的目的性和物量知识各部分内容上的兴趣发展是有差异的。初中学生主要是由于物理本身很有吸引力,从而激发
中国传统道德中一项重要的规范便是诚信,地方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具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履行行政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在行使这些权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诚信至上,以信取
快攻是篮球比赛中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篮球强队普遍重视和运用最多的战术之一。快攻战术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超越对方,争取人数上、位置上的优势,果断而合理的利用快速配合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应该掌握好篮球快攻的意识和基本技术并在比赛中运用好快攻战术,从而为今后的篮球生涯打好基础,因此本文对快攻战术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应用做简
摘 要:农家书屋的建立体现了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强决心。本文结合我县实际就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家书屋;农民  农家书屋工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大政府对新农村文化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学生主体性;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
期刊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而用于学习其它自然科学。那么,如何才能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呢?以下是我这些年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几条培养途径。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1、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