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未来:博物馆收藏的新动向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是留住历史记忆的第一道堤坝。收藏的理念、行为模式,不仅会影响博物馆藏品的性质,也会影响未来人类对历史的认知。 《国际博物馆》第235期(全球中文版2007年第2辑)的主题是“21世纪收藏的风险”,在我看来——至少从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势态观察,其中的文章其实和这个主题的关系是十分隐晦甚至是十分片面的。除了中国部分之外,该期文章分为“收藏的他者性和哲学”和“对‘普遍性’的再思考”两大板块。其中只有第一篇《旧金山、墨西哥与特奥提华坎壁画》(凯瑟琳·贝林)直接叙述了在文化遗产意识觉醒的背景下,旧金山德杨博物馆通过收藏美国富翁瓦格纳捐赠的特奥提华坎壁画而与墨西哥政府及遗产界建立一种友好互动关系所引发的系列反应。第二篇文章《一个喀麦隆村镇的收藏及其背景》(斯蒂文·尼尔森)则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喀麦隆一个名叫丰班的小镇上的两座博物馆——巴蒙皇家博物馆和巴蒙艺术风俗博物馆——及其藏品的来历,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深刻的意义。该期内容除与我们所理解和想象的中国传统博物馆收藏活动有关外,更多的文章其实是关于藏品和博物馆的一些我们目前尚未深思的更深层次的关系问题。
  《工作的场所》(麦克尔·鲍德温,查尔斯·哈里森,梅尔·拉姆斯登)和《准表演实践和晚期现代主义:论当代艺术与博物馆》(马修·杰西·杰克逊)探讨的是当代艺术实践与承纳它们的博物馆之间的纽带关系——如果艺术家将博物馆当作自己的工作场所,或者艺术家的作品要考虑其作为博物馆藏品的可能性,必然会引发艺术与博物馆关系的新模式。更确切地说,无论这藏品是博物馆原本具有的,还是以博物馆的名义——主要是美术馆的名义创造的美术作品,因为它们和博物馆的瓜葛,就必然会具有特殊的文化与象征意义。这其实不仅是博物馆藏品——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作品生产的深层次的意识形态问题——因为有了博物馆这种机构,无论是艺术品本身,还是仅仅是生活甚至是工业产品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具有被博物馆收藏的可能性,它们的生产与流传的过程,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博物馆倾向的变化。就这一期里所讲的个案而言,博物馆不仅是收藏的场所,而且直接就是一些艺术品的生产的场所,是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色彩的艺术产品的生产场所。博物馆的这种重要的话语权力其实是得益于博物馆的历史积累、角色定位所赋予其巨大的文化与历史象征力量。
  对“普遍性”的再思考这个板块主要是探讨博物馆收藏的基础、目标与意义。包括的文章有:《“普遍性”概念引言》(罗兰·雷什特)、《艺术现象学:艺术品的位置与收藏品的空间》(埃里克·马里昂)、《博物馆:一个普遍的设施》(让-路易·德奥特)、《收藏行为的伦理道德:对普适性的质疑》(塞西尔·马尔索)。这里的“普遍性”概念既涉及到私人与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藏品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藏品的单个历史与博物馆的整体历史之间的联系,以及藏品的地方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联系。
  我觉得本期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词汇是“审美政体”。博物馆正是我们时代审美政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博物馆和艺术、艺术品具有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的艺术杰作的最终和最佳的归宿,应该就是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并通过博物馆展览和公众的审美经验联系起来。就艺术的生产来说,本来应该是以艺术家为核心的,但是我们时代的艺术家被和艺术品市场联系起来了,更重要的是与艺术品市场背后的收藏及博物馆理念联系在一起了。博物馆作为一种艺术家的工作场所和展示空间对艺术家的思维、工作方式和艺术风格有巨大的影响。当然,博物馆主观方面的影响对象其实是走进博物馆的审美大众。
  因此,我们不得不质问,博物馆是否可能走得太远了,或者我们的时代是否赋予了博物馆过度的话语特权?(至少就博物馆文化比较发达的西方社会来说,这样的质问完全可以立足)。也许这些艺术作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博物馆买什么对艺术市场的价格应该有很大的影响,或者更进一步说,博物馆的收藏战略对文物观念的塑造具有巨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博物馆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探索,从藏品的角度介入当代艺术品的生产,博物馆就冒了太大的干预当代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危险。
  时代在塑造着博物馆,人们需不需要博物馆,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这些都必然有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但是博物馆自身的运行也在塑造着我们或者一个时代关于藏品、艺术品、艺术乃至人类的记忆与历史的概念。这是一个交错而互动的文化过程,这说明,博物馆正在从更多的角度介入当代人类的生活。
  (原载《中国文物报》2008年5月9日)
其他文献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现拥有各类藏品44万余件(套),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
期刊
最近,某大型古装电视剧正在热播,其服装、道具、台词,也引起了小伙伴们欢乐的讨(tu)论(cao)……  其中有一幕是这样的↓↓霸道皇帝轻蹙眉头,邪魅狂狷地吩咐——  投壶!这是什么活动?接着镜头给出了答案↓↓  感谢@宅宋喵 的精彩截图><  大汉皇帝玩起投壶游戏,帅气动作引发一片欢呼!  但是,图中的这个“壶”,真的是投壶用的吗……当粉丝们沉浸在偶像的颜值中时,有一群小伙伴卻被这“壶”所深深吸引
期刊
历史学家兼艺术批评家阿德里亚诺·米克辛格(AdrianoMixinge J是安哥拉共和国驻法大使馆的文化顾问,一他创作了小说《坦达》(Tanda)、文集《安哥拉制造:当代艺术、艺术家和争鸣》(Made in Angola:contempo-rary art artists and debates),箕论文《安哥拉的庸俗艺术与政治操作》f‘Kitsch and political manipulat
期刊
“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阖家赏月的节日。月有太多的别称:太阴、素娥、玉盘、玉轮、玉钩、玉羊、玉蟾、冰轮、冰镜、月府、月宫、月精、玉兔、蟾宫、蝉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蟾蜍在上古先民心中,是吉祥神圣的灵兽。由于蟾蜍有冬眠的习性,深秋以后,它们就钻入水底的泥里,不食不动,如死亡一般,次年2~3月间复苏,又到静水中产下大量的卵。上古先民对蟾蜍这种“死而复苏
期刊
本文原刊于1893年第72期《大西洋月刊》。本文作者爱德華·莫斯(Edward S. Morse)在担任马萨诸塞州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馆长时撰写了以下文章。  爱德华·莫斯(1838—1925)  ……如果说公共图书馆主要为教育目的而创办,那么公立博物馆当然也应该属于同一类型。我们在博物馆中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件物品传达的信息远远超过很多页的文字描述,一段简单的文字说明外加一件实实在在的物品常
期刊
编者的话:  语言并不总被看作是一种必须加以保存和守护的丰厚遗产。长期以来,各国从宗教或社会的角度出台政策规范本国范围内的语言使用。在国际间,出于文化权利上的考虑,继而是文化身份上的认同,最后出现了活遗产或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使得语言被排除在文化遗产的概念之外。如今,人们正在设想创造一种新型的博物馆。  目前,语言被认为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它对维护文化多样性以及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至关重
期刊
来自科特迪瓦的塔内尔拉’博尼(TanelIa BonI)是一位哲学家,担任全球化调研组织(GERM)科学委员会委员她出版文学作品,同时自己也写诗和小说,曾为多家期刊撰稿,这些刊物包括法国文化部主办的《南方文化》(Culture Sud)和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委员会主办的《第欧根尼》(Diogene)。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ere)关于“感性分享(sharingthe sen
期刊
昨天,@High级人在英国 与大家分享了她的英国巴斯Holburne博物馆之行(错过的朋友可在本微信号发送“巴斯”即可阅读《博物馆游记|大开眼界:当代暗黑系Fairy虐袭老牌博物馆》)。今天,她将继续以海量美图,向大家呈现正在Holburne博物馆展出的展览“不速之客”(Unwelcome Visitors)中的奇妙瞬间。  啊哦,介是什么?!  讲解员不忍让观众迷惑,开口道出了原委。原来这就是身
期刊
《国际博物馆》今年喜迎六十周年华诞——文化遗产专家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之间六十年的会面;记忆、今日与未来之间六十年的对话;还有最重要的是,六十年来向他种文化敞开的胸怀。本刊2008年第1期致力于介绍中国近二十年创立的多家博物馆,因而这一期杂志也成为有关现代性与传统的杰出象征,它代表了多样性,并更新了我们对于文化遗产——不论其为有形还是无形——的观念与理解,以及如何对文化遗产加以守护和保存。它同时也象
期刊
莫罗·罗西(Mauro Rosi)供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一名图书政策专家(隶属于文化部的文化表现与创意产业司),负责管理UNESCO关于语言和多语模式的跨部门平台。    背景    2007年5月16日,联合国大会宣布2008年为“国际语言年”,同时让UNESCO担任各种纪念活动的领导机构。为什么选择UNESCO呢?因为语言在该机构的《组织法》和各项计划(无论是过去还是当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