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亮十六圆 文物里面话中秋|蟾蜍、玉兔和嫦娥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阖家赏月的节日。月有太多的别称:太阴、素娥、玉盘、玉轮、玉钩、玉羊、玉蟾、冰轮、冰镜、月府、月宫、月精、玉兔、蟾宫、蝉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蟾蜍在上古先民心中,是吉祥神圣的灵兽。由于蟾蜍有冬眠的习性,深秋以后,它们就钻入水底的泥里,不食不动,如死亡一般,次年2~3月间复苏,又到静水中产下大量的卵。上古先民对蟾蜍这种“死而复苏”,又有旺盛繁殖能力的自然现象,予以深深的崇拜。1972年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鱼蟾纹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35厘米,西安半坡博物馆藏。内壁除双鱼外,还绘一只体态浑圆肥硕、扁头、背带麻点,四肢伏地的大蟾蜍。
  造型非常蠢萌喔~
  蟾在古代有特别的象征意义,它的文化性非常明确。在《淮南子》中记有这样的神话,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吃了逃到月亮里去了,变作一只蟾蜍,成为月精。蟾蜍为神话中的月神,对于汉代人而言,蟾蜍仍然被看作是月亮的象征。
  鎏金镶嵌兽形带砚铜盒
  东汉(公元25—220年)
  高10厘米,长25厘米
  1970年江苏省徐州市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此盒为铜制,通体鎏金。盒形如神兽,貌似蟾蜍,然凸起的眉上长有龙角,身插双翼,后有卷尾,更像麒麟、辟邪之类。蜷伏于地,张口露齿。身上饰有卷云纹,并镶嵌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等。神兽背部中心有一个桥形钮,可以执此开盒,盒内盛一石砚,内附研磨石,并有贮水凹槽。出土时,砚堂上尚有墨痕,证明其为墓主生前实用砚,而非陈设品或明器。
  秦汉以来,古人对蟾蜍颇为敬畏,认为是镇凶邪、助长生的吉祥物。《太平御览》引《关中记》就记载说:“蟾蜍头生角,得为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由于汉代求仙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企望成仙升天,故而给诸多祥瑞神兽添加上通天的双翅,这里的蟾蜍形盒砚亦不例外。
  蟾蜍形金戒指
  辽(公元916—1125年)
  面长4厘米,宽2.1厘米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戒面呈盾形,金片包水晶,在水晶戒面上为一蟾蜍,蟾蜍背部镶嵌两颗绿松石。水晶下面金片錾刻缠枝花纹。指环上錾刻月牙状纹饰,并嵌有两块绿松石。这对戒指造型构思巧妙,水晶、黄金结合,再加上绿松石的点缀,把器形和装饰纹样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颇具匠心。自古以来,蟾蜍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物,是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因此常用它做装饰。
  唐代月宫镜的内容,则表现了唐人对月宫仙境的理解。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一面唐代八瓣菱花形月宫镜,径19.7厘米。内切圆形,龟钮。钮左上方为凌空升腾的嫦娥,嫦娥身段修长,舞态蹁跹,著紧身衣衫,背后帔带飘举,左手擎有“大吉”二字铭文的方牌,右手托一果盘。盘内盛桂子三粒,桂叶二片。钮右上方为一株枝叶繁茂的桂树,桂树下蟾蜍跳跃。嫦娥脚下白兔杵臼捣药。钮下正中为一不规则形水池,池中水波粼粼。上方有一“水”字。鏡背还有两朵流云.菱边四朵流云及四组蜂蝶采花,其中二组蜂蝶头部对着花枝顶端的花苞,另二组蜂蝶正飞向花枝。
  明代中秋节,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妃嫔们穿月兔纹衣,佩戴节令首饰。明定陵出土一副万历白玉镶宝石玉兔捣药金耳环,上部是金质圆环,下系耳坠是一只浑圆的羊脂白玉兔,两前肢抱玉杵(下有臼)捣药,生动传神。玉兔双眼以红宝石镶嵌,顶部一颗大红宝石与金环相系,玉兔下部有3个云头形金托,嵌宝石3颗,中间是猫眼石,两侧是红宝石。同时出土的还有万历时期镶宝石兔金钗一对,金钗顶部镶嵌红色宝石刻成回望双兔。在上古传说中,西王母是执掌长生的女神,玉兔为她捣的正是嫦娥偷服的“不死药”。后世的人们,将玉兔为西王母捣不死药、嫦娥偷服之,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合二为一,最终演变为月宫中有玉兔和嫦娥的神话,而玉兔捣不死药的题材,也被明人运用到中秋节俗中。这两副白玉镶宝石玉兔捣药金耳环和镶红宝石兔金钗,出土于定陵孝靖皇后棺内,应是孝靖皇后生前在中秋节佩戴的应时首饰。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明代白地黑花月宫图罐,高27.5厘米,为民间生产的磁州窑系产品。一面绘云气围绕、楼阁巍峨的月宫仙境,嫦娥回首赏花,侍女捧盒侍立;另一面以墨彩写意勾勒神情淡定的双兔。由此可见,入明以后玉兔、嫦娥作为中秋节崇拜的偶像,已经被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
  “国际博物馆杂志”恭祝大家中秋快乐,团圆和美╭(╯3╰)╮!
其他文献
今天上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坎贝尔先生在南京博物院小剧场举行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ast, Present, Future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专题演讲。此次活动向公众开放,观众们提前在南博官网上填写预约信息,即可参与。此外,在活动前一天,南博社会服务部的童鞋们还专门向每一位预约来参加的观众致电确认,非常用心哟~ 
期刊
近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2015年春季时装学院展览主题确定为“中国的耳语:艺术、电影、时尚中的东方神话”(Chinese Whispers: Tales of the East in Art, Film, and Fashion)。本次展览将于2015年5月7日开始持续到8月16日,从时尚、服装、绘画、瓷器、艺术和电影等方面探讨中国对创造力的影响。  大都会官网上对此展览的预告(可戳“阅读原
期刊
日本发明家安藤百福先生的开杯乐博物馆位于横滨市。为了庆祝杯面发明40周年,这座私人博物馆在2011年9月对外开放。作为方便面的狂热爱好者,自然不能错过!  和发明地大阪池田市的方便面纪念馆不同,这里除了馆内空间感更好,展示厅内容也更全面。另外,整体策划是由日本知名的广告创意人佐藤可士和担任,擅长将艺术与设计以跨界形式相结合的他,把自己的才能在纪念馆设计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纪念馆的logo创作灵
期刊
如果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那冰山会是什么模样?  俄罗斯为了宣传位于莫斯科的师塞谢夫国家建筑博物馆( Schusev State Museum of Architecture ),發布了一系列主题为“俄罗斯著名建筑下藏着什么”的宣传图片。  这组由俄罗斯知名设计工作室 Saatchi & Saatchi Russia 创作完成的宣传画涉及三座俄罗斯著名建筑,它们分别是:瓦里西升天大教堂( Sai
期刊
2014年1月24日,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在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正式下水试航,肩负起中国海洋水下考古的重任。中国也从此告别“租用渔船时代”。  2014年“中国考古01”号将远航西沙开展水下考古。2014年9月4日“中国考古01号”工作船在青岛首航。  聚焦“中国考古01号”首航  9月4日,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出发赴辽宁丹东港执行其首个水下考古调查任务。由于沉
期刊
法国拍卖中国被劫掠的圆明园兽首事件曾经是2009年最热门的公众事件之一。这是一起典型的围绕古代遗产的现代争论,不仅涉及国际法、中法两国的国内法、物权争议与国家主权等,更涉及历史与关于人类文化遗产的民族情感、道德及学术等问题。正好《国际博物馆》2009年第1-2期合刊就是一期关于“文物的归还”的专辑,颇能体现这一方面国际社会的最新进展与认识。  该专辑的主要内容是一次国际会议的文章结集。2008年3
期刊
本刊铁杆读者@High级人在英国,英国博物馆与创意产业研究生毕业,目前生活在伦敦,从事过画廊管理、艺术教育等工作。今天她将与大家分享她在巴斯的一段奇妙的博物馆之行。  又是一个腐国的长周末,大雨天里仍然兴致勃勃的带领朋友来到巴斯的Holburne博物馆,居然人品爆发,遇到了《不速之客》这个当代雕塑在传统艺术博物馆里上演“虫灾”。  简要插播:这个超凡的18世纪Holburne博物馆里陈列着Will
期刊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现拥有各类藏品44万余件(套),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
期刊
最近,某大型古装电视剧正在热播,其服装、道具、台词,也引起了小伙伴们欢乐的讨(tu)论(cao)……  其中有一幕是这样的↓↓霸道皇帝轻蹙眉头,邪魅狂狷地吩咐——  投壶!这是什么活动?接着镜头给出了答案↓↓  感谢@宅宋喵 的精彩截图><  大汉皇帝玩起投壶游戏,帅气动作引发一片欢呼!  但是,图中的这个“壶”,真的是投壶用的吗……当粉丝们沉浸在偶像的颜值中时,有一群小伙伴卻被这“壶”所深深吸引
期刊
历史学家兼艺术批评家阿德里亚诺·米克辛格(AdrianoMixinge J是安哥拉共和国驻法大使馆的文化顾问,一他创作了小说《坦达》(Tanda)、文集《安哥拉制造:当代艺术、艺术家和争鸣》(Made in Angola:contempo-rary art artists and debates),箕论文《安哥拉的庸俗艺术与政治操作》f‘Kitsch and political manipula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