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美堂:侠肝义胆的美洲侨领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conf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东省开平市的城市南广场上,有这样一座雕像:一位银髯如戟的老人坐在沙发上,表情坚毅、满含深情地注视着他眼前的这片土地。他就是著名侨领司徒美堂。
  作为美洲洪门致公堂的领袖,司徒美堂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积极支援辛亥革命,但孙中山邀请他出仕时,他却婉言谢绝;致力于抗日救国运动,保护过蔡廷锴、杨虎城;痛斥国民党的腐败与一党专政,敢“叫板”蒋介石和杜月笙……
  1868年,司徒美堂出身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苦,经常受人欺侮,司徒美堂幼年时便暗自学武习艺,并养成了爱打抱不平的侠义性格。
  1880年,年仅12岁的司徒美堂为生计所迫,随乡人经香港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当时,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很多华侨加入了洪门致公堂。它以“忠心义气、团结互助”为信条,是当时北美华侨下层群众的一个最大的民间结社组织。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拜堂盟誓,加入了洪门致公堂。
  1904年,司徒美堂结识了孙中山,就此踏上了革命道路。当时,孙中山以“洪门大哥”身份到美洲进行革命活动,司徒美堂得知后在波士顿发动洪门兄弟热情接待,并请他住在自己家中。两人在一起生活了5个月,司徒美堂决心“要出钱出力帮助他完成反清的革命事业”,洪门组织从此具有了革命色彩。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曾给司徒美堂发去一封电报,邀请他回国做总统府的“监印官”,但司徒美堂却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由,婉言拒绝。
  全面抗战爆发后,司徒美堂与华侨进步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继续发动华侨捐款支援抗战。为了全身心地投入祖国神圣的抗战事业,司徒美堂毅然辞去所有公私职务,专门负责“筹饷总会”的工作。他每天上午10时上班,至午夜结束,每天工作长达十三四个小时,风雨无阻,5年如一日。
  抗战八年,纽约“筹饷总局”募捐达1400万美元。这之中,由司徒美堂领导的安良堂捐款最多。与此同时,司徒美堂还与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进行秘密联系,将美洲华侨的部分捐款资助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战。
  因热心救国,关心国事,1941年冬,司徒美堂被选为国民参政员,从美国返华出席国民参政会。不料他途经香港时,太平洋战争突发,香港沦陷、司徒美堂亦遭软禁。日军驻香港司令官矢崎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他出面组织香港地方“治安维持委员会”并出任会长,以巩固其“占领秩序”。
  当时,司徒美堂已届75岁高龄,表现出的却是高度的民族气节,对此提议严辞拒绝。在洪门弟兄的帮助下,他化装冒险潜离香港,偷渡到了内地。
  到达重庆后,蒋介石夫妇对司徒美堂毕恭毕敬,并许以国府委员之职。然而司徒美堂此时却深感国民党腐败之严重和大后方民众生活之困苦,对国民党极为失望,于是便拒绝加入国民党并不肯担任任何官职。
  在对国民党失望至极的同时,通过与周恩来等人的接触,司徒美堂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周恩来屡次向司徒美堂发出访问延安的邀请,当时,尽管司徒美堂对此犹豫不决,但他确信“共产党人正在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国民党对他们的造谣中伤都是谎言”。
  1945年3月,“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纽约举行,决定将洪门致公堂改组成海外华侨政党“中国洪门致公党”,司徒美堂被选为全美总部的主席,成为举足轻重的美洲侨领。会上,他联合美洲各华侨报界发出著名的《十报宣言》,提出“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的政治主张。
  1947年,蒋介石提名司徒美堂担任“国大”代表,又被严辞拒绝。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替蒋恐吓道:“蒋叫你当,你就要当,他不是好惹的人。”司徒美堂挥杖拍案而起,厉声说道:“我司徒美堂不当就不当,告诉蒋某人,司徒美堂难道就好惹吗!”他一气之下离沪赴港,从此与蒋介石彻底决裂。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司徒美堂在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国是主张”,这是他沉默一年后的第一次公开发言。他说道:“当前国内形势大变,谁为爱国爱民,谁为祸国殃民,一目了然。本人虽然年迈,但一息尚存,爱国之志不容稍懈。中国乃四亿五千万人之中国,非三五家族所得而私,必须给人民以民主自由。”
  翌年1月20日,毛泽东发函,邀请司徒美堂参加政协会议,他欣然回国赴会。司徒美堂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结束后,司徒美堂又一次动了功成身退的念头,想到美国或香港定居。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的极力挽留,司徒美堂才在北京北池子83号一座四合院定居下来,从此结束了69年的旅美生活,真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9岁。10日,公祭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人士700多人出席公祭。灵前摆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送的花圈。周恩来亲自主持公祭大会,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如此隆重的公祭仪式,新中国成立后罕见。
其他文献
摘要:绘本又叫图画书,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更是低年级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種题材。绘本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学课标中的教育点,它比我们平时的教材更生动更有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笔者在低年级品德教学中选择适合的绘本作为品德课的资源,在教学导入、教学实践、教学拓展等环节进行应用,收到可喜的效果,使生本课堂焕发生机。  关键词:绘本;品德;教学  从事低年级品德教学多年来,总是感觉孩子们
中国经济再次步入了新的改革通道。  一股以新技术相互融合和互联网普及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席卷着全世界。一个地处地球一端的小山村,在互联网技术威力下,瞬间就会与地球的另一端互联互通。然而这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得,其真正的重点是“颠覆性”地改变了人类世界,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政治、社会架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紧密结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世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巨大
很多关注极限平衡的人都知道,世界著名的极限平衡大师埃斯基尔·罗尼斯巴曾在一辆以时速120公里狂奔的越野车上完成了双手倒立持续12秒钟的高难度动作,创下了新的极限运动纪录。  其实在此之前,埃斯基尔已表演过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绝技:骑脚踏自行车在凌空架于两座山峰间的绳索上行进,在热气球吊着的支架上倒立。2009年9月15日,埃斯基尔在一名助手的配合下,登上立在挪威盖朗厄尔一处304米高的悬崖顶端的一个小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要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使每个人都能从学习中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激发兴趣;教师;引导作用;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5-0004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什么样的大学制度更有利于杰出人才培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呼吁出台“学校法”    今日中国:公开征求意见的“新教改方案”再次提出加大教育投入,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你如何解释这个数字?  程方平:4%是一个集合的数字。我们一直在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教育经费
一  “在前面那棵大树下歇一会儿吧!”阿妈气喘吁吁地挪动脚步,脸颊上冒出一颗颗晶莹的汗珠。  “阿妈,我们……快到家了吗?”妹妹格鲁琪趴在阿妈的背上,惨白的脸也在冒汗,她的小嘴巴努动着,嘴皮干枯皲裂了。  此刻,一望无际的雅努大草原上没有一丝风,一股燥热的气从草地上升腾、四散。  “格鲁娅,你去打点儿水来。”阿妈放下妹妹,一边拿头巾给妹妹不停地扇风,一边心疼地抚摸着妹妹瘦小的脸。  “好的,我这就
当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大,爱好和平发展的人们欢欣鼓舞,也有一些人习惯用旧思维看世界,对中国产生一些疑慮、误解甚至曲解。  中国的崛起同历史上的大国兴起不一样,中国绝不谋求霸主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
两国合作有利于全球稳定繁荣,也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期待。  1979年,中美双方的官方交往屈指可数。如今,中美两国高层交往密切,两国政府开展了广泛机制性对话。中美之间建立了战略对话、人文交流机制、商贸联委会等机制,目前两国政府间的对话磋商机制已达100多个,涵盖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科技等领域。到目前为止,中美两国之间已经有47对友好省州、215对姐妹城市。  越走越近的中美关系  19
摘要:“习作知识”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为达到习作要求所运用的方法、策略、技巧,习作知识是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习作大门的钥匙,是一架架将儿童引向习作体验的云梯。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节奏、修辞的运用能让学生在品味、理解、模仿中获得习作知识技能,积累习作方法,灵活运用于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节奏;人物形象;领悟文章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Jingwei Filling the Sea” is a Chinese mythological story.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work Shan Hai Jing (Classic of the Mountains and Seas), the youngest and most favored daughter of the Sun God was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