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浅论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对环境风险期望值的不断提高,需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设项目和行业势必越来越多。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环境风险评价构架的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风险评价不仅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亦是当前社会安全保障的迫切需要。环境风险评价的出现标志着环境保护战略由事故后被动治理转向事故前预测和有效管理,可见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是環境宏观控制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更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重点提倡的基本工作之一。
  一、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是风险评价的一种。在环境科学中定义为:“评估事件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广义上讲是指对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所引发或面临的危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可能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上,环境风险评价常指对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是人们在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预测和评价该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决策,并在行动之前指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风险评价步骤
  环境风险预计或称环境风险度量,是指对环境风险的大小以及事件的后果(包括事件涉及的时空范围和强度等)进行预测和量度。环境风险预计常常采用定量化的方式估计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来表示,例如用单位时间内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或某种损失超过正常值或背景值的增量来表示。环境风险评价与对策,是根据风险分析、预计的结果,结合风险事件的承受者的承受能力,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并提出减小风险的措施和行动建议。
  1、源项分析
  综合不同国家和组织机构提出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和步骤,风险评价的第1步都是源项分析。即找出风险的来源,确定事故的类型和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频率等。源项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等故障树是一种演绎分析,用以描述能导致一个过程达到“顶事件”的一种特定的所有可能故障关系。“顶事件”也是风险评价的目标事件,它可以是一个事故序列,也可以是风险评价中认为重要的任一事故状态。通过故障树分析还能估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在应用故障树之前,先将复杂的环境风险系统分解成比较简单容易被识别的小系统。例如,可以把建设化肥厂的环境风险分解为化学风险、物理风险等。化学风险可以分解为:有毒原料的输运和贮存;各条生产线上单元反应过程的控制和有毒物料的单元操作;有毒成品的贮存和外运等。
  事故分解的原则是将风险问题单元化、明确化。其评价过程是:
  (1)调查原始资料,熟悉评价系统。对系统结构、作业情况、环境状况都应充分了解,并画出其工艺流程图。对本系统或类似本系统发生过事故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如可能的机械故障、设备老损、操作失误、管理失误以及环境不良等。
  (2)作FT图。从顶上事件开始,按琐绎分析法逐级找出所直接发生的原因事件,一直分析到最基本事件为止,按照其他逻辑关系用逻辑门连接上下层事件,并作成故障树。
  (3)估算底(基本)事件概率并计算所分析事故(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从污染物系统向环境的事故排放为顶事件的故障树分析法,给出了导致事故排放的故障原因事件及其发生概率,而事故排放的强源或事故后果的各种可能性需要结合事件树作进一步的分析。
  2、危害判定
  在确定了事故风险源之后,就进入到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阶段。“事故”的含义比较广泛,既指那些突发性污染事故(如爆炸、毒物泄漏等),也指常规水体和大气污染事件,以及土壤侵蚀、气候变化等长期事件。目前对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而言,研究最多的还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风险影响。所谓危害判定,主要是判定某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并确定危害的后果。通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是:确定其理化性质和接触途径与接触方式;结构活性关系;代谢与药代动力学实验;短期动物实验;长期动物实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等。
  3、暴露评价
  暴露评价重点研究人体(或其他生物)暴露于某种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条件下,对暴露量的大小、暴露频度、暴露的持续时间和暴露途径等进行测量、估算或预测的过程,是进行风险评价的定量依据。暴露评价中应对接触人群(或生物)的数量、分布、活动状况、接触方式以及所有能估计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描述。对于污染物的暴露水平,可以直接测定,但通常是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浓度以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等参数,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暴露评价还应考虑过去、当前和将来的暴露情况,对每一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最后,根据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人群活动参数、生物检测数据等,利用适当的模型,就可以估算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总暴露量。
  4、风险表征
  风险表征是风险评价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必须把前面的资料和分析结果加以综合,以确定有害结果发生的概率,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及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等。同时,风险表征也是连接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桥梁。此阶段,评价者要为风险管理者提供详细而准确的风险评价结果,为风险决策和采取必要的防范和减缓风险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1、评价目的
  安全评价侧重于为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风险评价侧重于可接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包括了决策。
  2、适用范围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目前,开展工作的建设项目主要为石油化工、化工、制药、核电、渣库(尾矿库)、水坝等。其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
  3、评价内容
  安全评价没有明确后果评价,侧重危险度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相对较为严谨和全面,强调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和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的概念,明确了后果评价(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
  4、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采用的三个方面的方法: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后果计算。未明确最大可信灾害事故、最大可接受水平、应急预案等。
  通过比较,可得出:两者无明显的界限,但有侧重点,安全评价更关心危险度,环境风险评价则更关心向环境迁移影响的最大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的适用范围明确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后果计算更单一和深入,关注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环境风险评价应坚持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评价的原则,源项分析可利用安全评价的结果,侧重筛选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源项,侧重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4、后果计算
  分别计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灾害事故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途径、浓度、范围和概率;事故发生后对环境、人、财产的影响,包括暴露历史长短对毒性的影响的定量分析和剂量-效应评价或危害分析。
  5、风险评价
  表述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灾害事故的后果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灾害事故后果,与同行业同类项目风险可接受水平比较,评价其可接受与否。在最大可信灾害事故的风险值高于可接受水平的情况出现时,应进行反馈,进一步确定其次的灾害事故,并进行风险值计算,直到低于可接受水平的灾害事故出现为止。风险评价应侧重社会公众,而非职业人员。
  结束语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将更加重要。同样也可以预见,科技不断进步必然会带来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手段的发展,为人类更好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成晶.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2] 朱东升,黄佺,胡海兰. 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09(14)
  [3] 张晓郁,马凤萍,高莹.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的现状与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探索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背景;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节约农地,改善农村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如何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管理工程,提高施工現场安全水平和施工质量,从而满足业主要求,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论述了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
期刊
摘要:建筑节能作为低碳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照明能耗作为建筑能耗中很大的一部分对其进行节能设计尤为关键。本文介绍了照明系统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按照国家提出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 照明节电已成为节能的重要方面。我国目前的照明节能潜力很大,一般节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根据气候特点对建筑工程进行了墙体传热系数的限值规定,即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气候特点考虑墙体结构的传热系数,又要同时考虑到太阳辐射对建筑物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影响。国家建设部在1995年颁布了《城市建筑节能实施细则》等文件,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列为强制性标准,同时建设部又于2000年10月1日发布了第76号
期刊
变党群工作的软任务为“数字化”的硬指标,变社区党员上来学为领导下去讲,变创文明社区为创特色社区……。近年来,唐家墩街工委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途径,从实处着力,不断拓展
波兰学者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经典粗糙集(Rough Set)理论是一种处理含糊和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工具。其基本思想是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导出概念的分类
1985年,V. T. Filippov提出了n-李代数的概念。将一般李代数的二元运算推广到了n-元运算。从定义上看n-李代数是李代数在运算元上的推广,但n-李代数,特别是3-李代数,在数学、数学
【摘要】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估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P941.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作为维持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而城市河流作为城市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城市形象和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显现学生的个体人文素养以及对阅读的理解等等。阅读本身是没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数量和种类也急剧增加,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是迫在眉睫的.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