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空心纵肋叠合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跨度楼板应用需求越来越多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预应力空心纵肋叠合板体系。为研究该体系的整体受力性能,对其破坏形态、抗裂性能、抗弯刚度及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应力空心纵肋叠合板体系可满足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指标要求;与现浇板相比,该叠合板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该施工采用底板反拱的施工方式时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正>一、案例背景《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
期刊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形式,在城市路网密集的现实状况下,如果交叉口不满足现实需求,就会发生交通拥堵,形成交通瓶颈。为了优化交通组织,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需要对原有的平面交叉口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和改造设计,保证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的流畅度和安全性。以福建省福州市中心城区内某环形交叉口为例,通过对改造前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比3种改造设计方案,最终选择的方案为改造有信号灯控制的“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幼儿面临的一次重要的场景转换,是影响幼儿身心、学习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洛江区世茂幼儿园为例,从"幼儿园与小学双向奔赴,推动双向衔接"、"幼儿园与家庭双向奔赴,促进科学衔接""教师与幼儿双向奔赴,实现有效衔接"三个方面介绍基于幼儿发展的幼小衔接"双向奔赴"的实践与思考。
<正>2023年,聚焦核心任务,聚力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健全完善“市场经营体系、项目管控体系”建设,强力提升经济管控能力。高标准开展市场经营体系建设,育能力、稳规模、提质效,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高标准开展市场经营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市场开发能力。主动融入“双循环”格局、深度融入地方发展、精准研判市场、凝聚经营合力、注重超前策划。深度巩固主阵
期刊
幼小衔接指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教育学段之间的平稳连接和顺利过渡。30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措施,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奠基深化、系统攻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紧密相连,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一定的嬗变特征。未来,区域将培养“有准备的儿童”,培育“有准备的学校”,让园校主动回应儿童的发展。
<正>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坚持双向衔接和系统推进,强化衔接意识和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尤其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统筹联动,家校园共育,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幼儿顺利过渡。辽宁省教育厅印发了《辽宁省幼小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基于以上文件精神,我们与周边小学形成联合教研协作体,成为协同推进幼小衔接的姊妹校。
期刊
目的探索儿科急诊分诊护理应答措施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未实施急诊分诊护理应答措施前我科收治的患儿(42例)作为对照组,挑选我科在2018年2至2019年2月实施急诊分诊护理应答措施后收治的患儿作为研究组(42例),细致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患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提升16.67%,两组之间差距明显,P<0.05;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护理风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渗透是现今英语教育改革的方向。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和必备品格(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育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更新修订对初中英语教学和教学材料的完善提供导向。为了使初高中更好衔接,广大教师需要立足新课标,钻研教材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学生获取知识和提升素养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国家事权规定使用的教材,该类教材亦不能随着课改即时更新,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伤口感染治疗中银离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伤口感染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化方式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处理)、观察组(45例,常规处理+银离子敷料+VSD),比较治疗后5 d、10 d、15 d两组患者伤口细菌转阴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