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和谐在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舒适感受,产生最佳效益。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课堂犹如一个“微型的社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有真真切切的“以人为本”的和谐之感,让学生在这种和谐之感中享受学习乐趣。下面,我就以自己的语文课堂为实例,谈谈对“和谐”的理解。
  一、以自然为课堂
  情景一:在学习《蒲公英》一课时,我带着学生观察蒲公英,看它碧绿的叶、金黄的花和可爱的小绒球。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摘下小絨球,把它举过头顶,撅起小嘴一吹,那一把把“小伞”便轻盈地飞起来了……它们会飞到哪里呢?孩子们猜测着、想象着……
  情景二:春天来了,去田野欣赏美丽的桃花,灿烂的油菜花;去观察玉兰树上姿态各异的花朵,闻一闻浓郁的芳香;带上工具挖一挖泥土,瞧一瞧有多少动物苏醒了,皮球虫有多可爱,小蜈蚣有多机灵……
  情景三:晴朗的天空挂着耀眼的太阳,可一眨眼的工夫,漫天飞“尘”,怎么回事?跑出教室,才发觉是雪花疯狂地舞蹈,多么奇妙,多么罕见,多么美丽!跟孩子们一起忘情地欢笑,用手接着朵朵雪花。我问:“同学们,看看雪花像什么?”孩子们跳着、笑着、说着——“像盐!”“像花!”“像白糖!”“老师,你像圣诞老人了!”“啊呀,你像白雪公主了!”……
  解读:我想起了黑柳彻子的巴学园,那自由独特的激发孩子兴趣的教学方式,那里的老师不为教而教,更不为考而教,教学是那么自然、和谐。我也想起了以前读过的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写的一篇短文《阿什拉姆学校》。在这篇文章中,泰戈尔认为最高的教育应该是:孩子们不仅要有上课的学校,还要有培养人格之爱的精神世界;不仅给孩子们以文化信息,而且要使他们的生命与万物和谐统一。
  所以他理想中的阿什拉姆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向孩子们背诵他喜爱的诗歌,欣喜若狂;他从不怀疑孩子们的理解力;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引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他的灵感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他情感丰富的心灵与世界的直接沟通;他的血液中感受到那总是遨游于太空,飘浮于空气中,闪烁于太空中,震颤于地下草根里的、不可见的自然气息。
  巴学园——一所令人向往的学校,小林宗作先生对孩子的爱护和引导令我深深佩服;“阿什拉姆学校”——一所理想中的教育圣殿,泰戈尔对教育的理想追求让我深深感动。虽然我们目前无法达到泰戈尔所描绘的教育的至高境界,但是我们可以用爱心带学生走出固定的课堂,走进美丽的自然,让自然陶冶孩子的心灵,让万物开启孩子的智慧。师生在平等、互爱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不着痕迹,却铭刻于心。
  二、“硝烟弥漫”的课堂
  情景: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我出示了汤姆父亲的那句揭示中心的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然后,我把眉头一皱,话锋一转:“汤姆的爸爸真傻,明明没人看见,还要遵守规定,真不会变通!”马上就有人附和我的“观点”。这时,课堂上出现了两派人:有“投奔”我的,有支持汤姆爸爸的。接下来,我们之间的辩论充满了火药味儿,大家都找出各自的理由想击败对方,从文中找有说服力的词句,从生活中找类似的事例加以说明,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我们一方被对方批得体无完肤,个个哑口无言,可是心服口服。
  解读:诚然,课堂上宽松、自由的气氛弥足珍贵,可光是轻松、愉快也无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一张一弛实乃文武之道。说到底,课堂上还需要紧张、激烈的气氛。有时课堂应该是战场,“作战”双方充分准备,知己知彼,团结协作,一鼓作气,各个击破……与战场不同的是,大家不必在乎胜败,只需在乎“作战”的过程。作为“战争”的挑起者和指挥者的教师,则应该找准目标,领好两队“人马”,保持立场,适时做一个优秀的裁判足矣。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课堂上的争论能很好地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它带给学生的往往是兴奋、知识、创造……有争论的课堂是生机勃勃的课堂,爱争论的群体是求知欲旺盛的群体。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没有争论,就无法别异同、分是非、治曲直,因此,语文课堂争论的教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记得在教五六年级的学生时,我们的课堂争论尤其精彩,学生敢于争论,畅所欲言,学习效果相当好。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充分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取长补短,以求得新的发现。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这样的课堂充满了貌似紧张、实质宽松,看似互不相让、实则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我的想法不一样”
  情景:《日月潭的传说》上到尾声了,我问学生:“大尖哥和水社姐最后化作两座青山,永远守卫在潭的两边。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值得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是值得的,只有一个学生说:“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不值得,因为他们救出了日月,却不能看到光明了,连生命都失去了,这还有什么意思?”马上,其他学生群起而攻之:“他们是在为民造福,值得的!”孩子低下了头……此时,我笑了,问他:“人们把大尖哥和水社姐称为什么?”他说:“英雄。”我接着说:“是啊,只有那些心里装着别人而忘记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你刚才的想法非常正常,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你没错,所以你只是普通人,不是英雄。”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解读: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人的情感、态度、理解力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何况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他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不能用高标准要求他,要求他高尚,要求他无私,要求他成为圣人。他只不过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作为教师,我们有权利保护他的天真,呵护他的童心,不能一闷棍“打死”,简单而干脆的否定会伤害孩子稚嫩的心。
  不过,在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站稳脚跟。如今,我们都重视多元解读,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并不都是正确的,我们不能为了鼓励学生的“与众不同”而漠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威廉·多尔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首席”,要起统领全局的作用,要调控对话的方向,组织对话的过程,以保证对话的有序和有效。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要尊重,但前提是正确引导。承认他的真实想法,尊重他的话语权,委婉指出他的错误认识。我想,我的做法不会让这个孩子失去下次积极发言的自信,反而让他懂得如何看待“勇敢”和“无私”。通过今后的学习和知识积淀,他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认识力与价值观。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把握认知的尺度,这样的课堂才是健康、和谐的。
  看似普通的课堂,却有别样的和谐,不一定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不一定要有花里胡哨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构建和谐课堂,宽松、平等、民主,是不变的旋律;尊重、理解、热爱,是永恒的主题。
其他文献
《圆的周长》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与学生已经认识的直线图形相比,作为曲线图形的圆,不仅与直线图形有着迥然不同的特性,而且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方面亦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挖掘本单元知识具备的特殊教育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有效的探究活动,就成为本单元
生活是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一片混沌:在生活中,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无法完全实现,任何事物的终结都是了犹未了;新的声音总是与先前听到过的旧的声音混在一起组成大合唱。万物皆流,各种事物都正在转化为另一种事物,而其混合物并不融洽、纯粹,甚至将分崩离析,烟消云散;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事物是始终繁荣不衰的。生存意味着走向毁灭,意味着不能终其天年便要趋于毁灭。  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于生活的朦胧不清,变幻不定。它就像钟
上周的绘本课,我选择了彭懿老师推荐的瑞典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  当我第一次看完《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个绘本故事时,我的心里酸酸的,对狄姆充满了怜爱,我真的很想抱一抱这个孩子——这个孤单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如果他在我身边。  一、故事本身带给我的感动  这是一本伤感而又让人内心温暖的书,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作者是瑞典画家爱娃·艾瑞克松,波·R·汉伯格配文。美丽的画面,朴实的文字,讲述的是一个单
为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近年来,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播撒感恩的种子,成就学生的阳光人生”为主题的“感恩孝心”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找到一个最佳的育人“支点”,牢固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实践探索  1.创设感恩的“三优”环境  一是创设能感恩的校园环境。古有孟母三迁择邻,今有父母投资择校。许多慕名而来的家长尽全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剡山,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我校以浓
noir kei ninomiya 2019秋冬系列及后台  安特卫普、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当这三个关键词化身催化剂,共同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作用时,火光四溅的激烈场面不难预料。而日本设计师二宫启就是这一团黑暗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求学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还未毕业就被川久保玲招致麾下,担任Comme des Garcons的制版师一职。2012年,任职仅四年他便成立了自己的品
进入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按下“暂停键”,BOB DYLAN原定于年初举办的“永不落幕的巡演”(NeverEndingTour)日本站和美国站的场次也未能幸免。按说老爷子虚岁80了,适当给自己放个假未尝不可,他却偏不。北京时间6月19日零时,BOB DYLAN时隔八年的原创录音室专辑RoughandRowdyWays准时上架,朋友圈随即开始“暴力”刷屏,任由他六十年职业生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对一个班集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格高尚的班主任是一面旗帜、一盏明灯,引领着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呢?  一、责任心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责任心
计算课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计算课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像一杯白开水,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添加配料,让白开水变成每个学生都喜欢喝的饮料?在教学备课四年级的《笔算两位数乘三位数》一课时,我一直也有这样的困惑:在学生已有的笔算知识基础上,应该如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提高课堂的效率?又该如何避免学生的轻视现象,让他们能真正地静下心认真地去学呢?笔算,四年级的学生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一练有这样一题: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从题目本身来看,老师们普遍认为偏难:过去“奥数”的题目现在作为第一层次的练习题,学生理解思考上难度较大,所以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很有必要。基于这样的考虑,往年教学此内容时,不少老师都不敢放手,教学过程大体如下:  师:读完题目,你获得哪些
情感向来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复杂生理现象,要想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离不开情感教育,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尤为如此。小学思想品德是学生健全人格及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土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营造和谐气氛,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自身应该带着积极、亲切的情绪,这样才能主导整个课堂的气氛,营造轻松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