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世功:重建国家秩序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过去30年,经济发展主要遵循邓小平改革的两个目标,“少数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政治体制主要延续邓小平的两个主要思路,“代际政治”和“三位一体”。从“邓小平时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胡锦涛时代”建立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国家逐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寻求平衡,保持了中国社会发展和相对稳定。“代际政治”指的是邓小平确立了一代一代的领导人,“三位一体”则指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者一体。
  与以往相比,目前我们面临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第一,从国际环境的风险来说,再过不到20年,中国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这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会出现诸多不稳定性因素。第二,国内风险主要是指面临现代化建设里的“亨廷顿陷阱”。过去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因为我们人口主要在农村。但是现在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按照现在的速度,未来10年-20年将有70%的人进入城市。因此,中国将面临发展过程中城市化所带来的政治不稳定问题。
  对于未来的设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关于发展目标的定位以及国家重建秩序。以中国的能力,国家应该明确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继续保持在亚洲区域的优势,与美国在全球也有合作,以避免一些冲突。除了国际发展目标,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重建秩序,过往十年发展没有讲秩序,但是发展是需要有秩序的,如果社会、法律没有秩序的话就会带来政治不稳定。
  重建秩序可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探索中国真正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重建法制,最后要进行以县域为基础的社会秩序重建。目前社会秩序混乱、道德价值崩溃都是因为我们仍然没有树立核心价值观,这是未来需要着手探索的。
  对于法制建设,中国过去20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江泽民时代学习西方现代法治,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如何避免与社会文化脱节,许多老百姓对法制现状并不满意。第二阶段是过去10年重返实质法制,提出了以人为本,有时候我们错误理解了以人为本和依法治国的本意,过分强调以人为本,没有强调依法治国,所以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强调司法的相对独立性和司法的权威性。目前司法判决不具备最高的权力效力。
  重建社会秩序有一个问题是今天城市化发展以后,改变了传统乡村城市的格局,这使得社会重建目标不清楚,我们第一个目标是目前的大城市化。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所有城市规模都向大城市发展,但是这样的城市显然不能容纳中国所有人。有人提出分散,小城镇化,但是我们看小城镇化不是很成功的,应该实行以县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基本单位为县,所以若非将县从行政管理机构变成重建社会秩序的支点,小城镇化不可能。
  第三方面是宪政建设,民主化应该通过宪政秩序的安排来展开,这一次我们在十八大报告明确地讲了“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也讲到要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者认为,目前全世界宪政体制只有三种模式,第一是西方自由宪政体制,第二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神权宪政体制,第三从苏联开始到中国发展起来的一党宪政体系。一党宪政体制目前核心是处理党和国家的关系,把党和国家合在一起,这导致目前党和国家高度整合的机制。这个机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需要通过《宪法》、《党章》这样的规范性文本,调节党和国家的关系。这就涉及到树立人大的权威、处理党和人大等方面的关系,以及违宪问题。
  我们国内主流宪法学家讨论宪政问题时不理解我们的体制,认为只要看宪法、看人大、看法院就可以了。把党带到宪法研究里是学术上应该做的,核心的问题是党和国家的宪政问题,在宪法之下怎么运作。刚才说到“三位一体”的完善,制度没有写到宪法,要理解中国宪政困难不仅要看法条,还要看党章,党对自己的约束首先是党章的约束。还有一个是宪法惯例问题,英、美的宪法惯例就很不一样。把这些东西带进来,对中国宪政体制研究是有益的。
  总体来讲,未来要有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定位、有明确的社会秩序重建的构想,更重要的还要有宪政制度的建设。只有完成宪政制度和法制秩序建设,我们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民主化的一套成熟稳定的发展规范,否则未来十年的发展会面临政治不稳定的危险。
  強世功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法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2013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可能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就近期来看,支持经济复苏的基本面依然疲软。私营部门因政府资金的大力援助而呈现增长。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私营部门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贡献为5000亿美元,而政府贡献约为7000亿美元。  不论美国总统和国会在未来几年内如何切实地制定相关政策议程,目前的政府支持力度都有可能会下降。多项减税和刺激政策计划于明年1月起推行,如果美国国会无法在此之
期刊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宪法。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八二宪法”,也是人们公认的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它和此后的四次刑法修正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宪法体系,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二宪法”是在老一代领导人下制订的。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是“宪法修改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委员长彭真是副主任委员,负责日常工作。  30年过去,老一代领导人凋零殆
期刊
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这一法律条款是1995年商业银行法沿用以往的一项规定,目前仍作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重要依据。  笔者经研究认为,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体系基本不能决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以下简称贷存比例),该条款从其制定开始就走入误区,虽其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优化,但负面效应更大,应尽快停止实施该法律条款。  不能反映流动性风险  统计表明,贷
期刊
历经30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开始迈入中速增长新阶段。中国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城市化进程及服务业仍显薄弱和滞后。难局未破之际,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涨、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等问题接踵而来。这既需顶层设计,更赖整体配套改革推进。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改革呼声日益强烈。在十八大报告中,“改革”被提到了86次,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五次提到“深化改革”。  那么,如何找准未来十年中
期刊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定位的问题,而特殊的国内发展状况决定了中国存在定位的问题。未来中国的定位应当从四个方面思考:  第一个定位是综合国力的定位。从经济总量上来看,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中国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世界地位。首先,GDP总量排世界第二并不等于国力排名世界第二。中国超过了日本并不意味着就有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其次,如果世界上存在国力的排名,那么既然有第二就应该有第三,可是这样排名
期刊
我想从制度层面、货币层面和价值理念层面对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进行定位。首先,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今年GDP已经达到了8.2万亿美元,这个增长势头是几年前的10倍,增长速度也仍然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保持与美国4个百分点之多的差距。这样每年保持4个百分点的差距,长期来看一定会导致显著的变化。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都进入了“日本化”时期。“日本化”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货币政策无法按照常
期刊
十八大政治报告向全体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宣告:中国要实施“人均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又明确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表明中国将逆转若干年以来人均收入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趋势,同时逆转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些提法在过去的文件中也出现过,但并没有实现。产能过剩、居民消费率下降的趋势虽然屡屡发文扭转,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甚至仍然在持续恶化之中。  原因何在?盖出于我们对多年来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和居民收
期刊
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必须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考察。当今的世界格局,表现形式是国家的冲突,但是如果从深层次的文明角度来看,国家冲突实际上是文明的竞争。如今美国、欧盟和新崛起的中国三分天下,背后实际都有文明的因素。世界的称霸战除了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方面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明话语和文明制度的竞争。  美国作为一个新教文明,能够不断地内化其他文明进来,因此它还依然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活力。而欧盟
期刊
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是怎样进行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三次改革使得经济获得了三次大的增长,唯有市场经济才是人类目前所发现的最有效的经济体制。不管未来中国怎么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是最基本的原则。  2007年开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将亡党亡国。”违法乱纪的事件已经让人触目惊心。根据反贪局的数据,
期刊
1959年的新加坡,200万人口中40%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大多数居民只能栖身在用木板和铁皮搭建的棚屋中,只有9%住房状况良好,但人均住房只有3.3平方米。极端恶劣的住房条件和安全状况,导致居住区内两次失火,烧死数十人。这迫使政府痛下决心,实行“居者有其屋”的计划,令居民从人口和居住集中的市中心向四面分散居住。  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组屋的建设和开发,隶属国家发展部。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