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土地整治使得未利用地的利用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发生变化,从而评价土地整治后的新增耕地质量。[方法]选取有效土层厚度等6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特尔斐法确定权重。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该地区190.500 5 hm2新增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新增耕地省级自然等为6等、省级利用等为7等、省级经济等为6等;新增耕地国家级自然等为12等、利用等为12级、国家级经济等为11级。[结论]经过对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实现了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8-207-03
  Abstract[Objective] Land reclamation changed the use type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used land, so as to evaluate the new cultivated land after land reclamation. [Metho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from six aspects of effective thickness of soil layer and so on. Weight was detected by Delphi method. According to Farmland Quality Grading Regulations, multi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grade of 190.500 5 hm2 new cultivated land in the area. [Result] The new cultivated land belonged to 6 provincial natural grade, 7 provincial use grade, and 6 provincial economic grade. And the new cultivated land belonged to 12 national natural grade, 12 national use grade and 11 national economic grade. [Conclusio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creased through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new cultivated land.
  Key wordsLand reclamation; New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严重制约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协调发展[1],土地开发整治作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将在有效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3]。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们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对土地开发整治(主要是农地整治)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开发整治的程序[4-5]、规划与设计[6-7]、效益评价[8-9]以及资金来源[10]等方面。
  土地整治作为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人类微观土地利用活动,其项目实施效果及发展水平需要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加以评价和检验[11]。耕地面积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测绘和定量化标准进行衡量,但是耕地质量受到多因素综合影响,不能仅凭单一指标或因素进行评价,需要综合评价确定[12]。随着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不断开展和研究,如今众多学者不仅只关注耕地面积的增加,更着重进行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13-16]。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耕地被大量占用。为此,陕西省通过开发后备资源来增加耕地面积,以期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些年,在陕北毛乌素沙地地区通过工程措施将大量的未利用地开发为耕地。目前,有关学者对于土地资源进行的各类评价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建成区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甚少。为此,笔者结合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特殊的地域特点,针对土地整治项目区新增耕地的质量主导因素选择参评指标,进行新增耕地等级评价,为今后该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补浪河乡昌汗敖包村十组土地整治项目位于榆林市榆阳区西部,距榆林市区70 km,补浪河乡西南25 km处,西部和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与本乡魏家峁村相邻,南与补浪河乡双红村相接。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8′46.47″~109°00′37.11″,北纬38°10′34.88″~38°11′53.30″之间。项目区为典型的风沙草滩区地貌,土壤类型主要以风沙土为主。该项目类型为易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规模为194.721 8 hm2,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为190.500 5 hm2,新增耕地率为97.83%。
  榆阳区属于国家一级指标区——黄土高原区,属于国家二级指标区——宁南陇中青东黄土丘陵区,在陕西省范围内按照自然因素差异划分三级指标区,榆阳区属于省内三级指标区中的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17]中陕西省各县标准耕作制度速查表,对应查出榆阳区耕地分等的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制。根据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确定榆阳区基准作物为冬小麦,指定作物取榆阳区所在的三级指标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春玉米和马铃薯。   2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过程
  2.1相关参数的确定
  光温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新增耕地类型为水田和灌溉条件能够充分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旱地,作物光温生产潜力值可以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中确定的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地。产量比系数是农用地分等中关键的参数,其测算的是否科学决定了农用地利用等级评价精度,本次评定直接采用榆阳区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中确定的产量比系数。
  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17]及上轮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并结合榆阳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关参数(如表1)。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于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种类繁多,因此将它们主要概括为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囊括气候、降水、土壤、地形地貌等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土地利用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区域因素等。为确保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科学、准确,选择正当合理的评价因子并确定其权重就显得尤为重要[18]。
  分析榆阳区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土地质量的要素特点,并结合上一轮分等成果,经过咨询专家和讨论,选取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灌溉水源6项评价指标。
  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的实际状况,组织比较熟悉该地区的专家和学者,采用特尔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两轮打分,且第二轮打分以第一轮打分结果进行,以第二轮打分结果为依据,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并对权重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符合评价指标。
  2.3土地自然系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计算
  2.3.1土地自然系数计算。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区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等级,然后对照土地整治项目区评价指标级别分值表(表3),查出对应的分值,得出土地自然系数的综合分值。
  耕地自然质量分采用加权求和法,公式为:CLij=mk=1Wk·fijk/100,式中:i—评价单元编号;j—指定作物编号;k—评价指标编号;m—评价指标数目;Wk—第k个评价指标的权重;fijk—新增耕地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等级评定因素的指标分值。
  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公式为:Rj=αij·CLij·βj ,式中:Rj—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数;αij—第j种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βj—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新增耕地的自然等指数计算公式为:Ri=(∑Rj)/2,式中:Ri—第i个评价单元的耕地自然等指数。
  省内自然等,采用等间距法,按照省内自然质量等指数200分一个间距划分省内自然等,等级划分遵循高分高等、低分低等的划分原则。榆阳区熟制为一年一熟,综合自然质量等指数为两种指定作物指数的平均值,通过计算项目区省级自然等指数为1 147.126,即省内自然等为6等。
  根据陕西省省级自然等指数向国家级自然等指数平衡转换规则,即国家奖自然等指数=省级自然等指数×1.273 6+5.76,采用国家级自然等级间距400,得到该项目区国家级自然等为12等。
  2.3.2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本项目通过选取样点,进行土地利用系数测算,结果与所在等值区系数差异不大,因此,本次直接引用等值区系数。通过查阅新增耕地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可知,春玉米土地利用系数为0.591 7,马铃薯土地利用系数为0.607 0。
  Yj=Rj·K1j,式中:Yj—第j种指定作物的利用等指数;Rj—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数;K1j—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省级利用等,采用等间距法,按照省内利用等指数100分一个间距划分省内利用等。榆阳区熟制为一年一熟,综合利用等指数为两种指定作物指数的平均值,通过计算项目区省级利用等指数为682.881,即省级利用等为7等。
  国家级利用等指数=省级利用等指数×0.885 0+125.57,采用国家级利用等级间距200,得到该项目区国家级利用等为12等。
  2.3.3土地经济系数计算。
  本项目直接引用等值区系数,通过查阅新增耕地所在区域的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图可知,春玉米土地经济系数为0.690 1,马铃薯土地经济系数为0.607 0。
  Gj=Yj·KCj,式中:Gj—第j种指定作物的耕地经济等指数;Yj—第j种指定作物的利用等指数;KCj—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
  省级经济等,采用等间距法,按照省内经济等指数100分一个间距划分省内经济等。榆阳区熟制为一年一熟,综合经济等指数为两种指定作物指数的平均值,通过计算项目区省级经济等指数为500.778 8,即省级经济等为6等。
  国家级经济等指数=省级经济等指数×1.096 0+321.56,采用国家级经济等级间距200,得到该项目区国家级经济等为11等。
  3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土地的利用情况,在土地整治各项工程实施后,评价指标分值除土壤盐渍化程度不变以外,其他的分值都有所提高,其中,有效土层厚度的分值增加最多,从整治前的20分增加到整治后的90分,通过覆土工程,使得有效土层厚度得到质的提高;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等3个指标的分值增加的比较明显,都在10分以上。由于土壤改良,农田水利等工程的实施,其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灌溉保证率等指标分值均随之提高。
  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90.500 5 hm2,全部为水浇地,由于项目区集中连片,因此,可以按照一个耕地评价单元进行新增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根据等级区间可以判断,新增耕地省级自然等为6等、省级利用等为7等、省级经济等为6等;新增耕地国家级自然等为12等、利用等为12级、国家级经济等为11级。经过对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项目区耕地质量较周边耕地质量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都分别提高一个等级,说明土地整治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耕地质量。   4结论
  在内业资料收集分析基础上,对项目区外业补充调查,准确了解到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该项目的实施能够明显的改善影响耕地质量的限制因素,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改善了排水条件,美化了周边环境,对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进行新增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填补了该地区新增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的空白。同时,为该地区今后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更新工作,农用地估价以及未来占补平衡提供评价科学依据。
  笔者的研究侧重于有效土层厚度等6个指标因素对新增耕地质量的影响,而对农田建设因素田块平整度、道路通达性等未做相关研究,由于受研究条件和时间限制在对影响因素选取上可能会有某些遗漏问题,有待于有关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CHEN L D, WANG J, FU B J, et al. Landuse change in a small catchment of northern Loess Plateau,China[J].Agriculture ecosystem & environment,2001,86(2): 163-172.
  [2] 罗明, 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97-103.
  [3] ZHANG T W.Land market forces and government’s role in sprawl: The case of China[J].Cities,2000,17(2) :123-135.
  [4] 叶艳妹, 吴次芳, 吴宇哲.土地整理的涵义、技术及运行模式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7):36-39.
  [5] 李展, 彭补拙.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资源科学,2000,22(3):70-73.
  [6] 王军, 傅伯杰, 陈利顶.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1(2):71-76.
  [7] 叶艳妹, 吴次芳, 黄鸿鸿.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5):167-171.
  [8] 萧承勇.台湾地区的农地重划及其社会经济效益[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5):172-176.
  [9] 高奇, 师学义, 王子陵, 等.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391-394.
  [10] 李东坡, 陈定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其经营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1):43-45.
  [11] 罗文斌, 吴次芳, 吴一洲.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11(4):90-96.
  [12] 王瑷玲, 胡继连, 赵庚星, 等.莱芜里辛土地整理耕地质量级别变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10):52-57.
  [13] 马超群, 陈桂贤, 王丽霞.临潼区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2):47-51.
  [14] 金晓斌, 何立恒, 王慎敏, 等.基于农用地分等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93-96.
  [15] 周佳松, 刘秀华.南方丘陵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0-33.
  [16] 赵蕾, 谭荣建.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定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7):4266-4270.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18] 吴泽宁,张超,赵仁荣,等.工程项目系统评价[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筛选出醉香含笑的最佳扦插基质和插穗粗度,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醉香含笑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11种不同基质、3种规格插穗粗度对醉香含笑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基质和插穗粗度对醉香含笑扦插生根效果有显著影响。11种基质中,泥炭土为最佳基质;插穗在此基质上愈伤率为65.0%,生根率为28.3%,平均根数为1.89个,平均根长为6.28 cm,最大根长为7.63 cm
期刊
摘要好氧堆肥与其他常见污泥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有机物降解快、彻底、无害化程度高、堆肥产品肥效好等优点。根据国内外污泥好氧堆肥研究现状,从C/N、温度、含水率、pH等方面,介绍了好氧堆肥过程的控制要点,总结了污泥好氧堆肥适宜的技术条件;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在好氧堆肥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堆肥产品需依靠技术进步和完善相关行业标准来开拓市场。  关键词好氧堆肥;污泥处理;堆肥影响参数;微生物菌剂  中图分类号S
期刊
摘要 [目的]为密集烤房配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传统挂杆、散叶堆放、散叶打捆插签、散叶插签、散叶网筐、散叶网格6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挂杆和散叶堆积干烟装烟设备成本低,散叶网筐装烟成本最高。散叶直接堆积烘烤干烟用工成本最低,散叶打捆插签用工成本最高。散叶网格烘烤干烟能耗成本最低,散叶堆积烘烤最高。从烤后经济性状上看,散叶插签烘烤最
期刊
摘要利用1966~2015年曹县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Morlet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曹县气温变化趋势、周期变化、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增温率为0.20 ℃/10 a;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夏季略有下降;50 a来各月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曹县增温主要表现于冬季气温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野生软枣猕猴桃生境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集安图县有代表性10个分布区混合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并分析养分因素间相关性。[结果]研究区土壤表土质地为黑壤土,平均pH为5.6,偏酸性,无盐碱化;有机质含量高达68.69 g/kg,富含N、K、Ca、Mg、Fe,而Cu和P相对匮乏。土壤有机质分别与Cu和B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高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土壤可利用Cu和B含量。
期刊
摘要以武陵山区农户调查为例,基于农户需求角度,探讨新时期扶贫工作开展的状况。首先建立农户政策满意度指标,对比分析各项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及满意度综合排名;然后将农户按收入水平分组,对农户评价进行Probit回归分析;再次基于分析得出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对扶贫政策需求评价不同的结论,提出一些调整并完善扶贫政策方案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扶贫政策;需求;农户;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S-9;F127.8文献标
期刊
摘要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碳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土壤类型法、生命地带类型法、模型法等,指出由于研究尺度和数据来源不同,森林土壤/植被的碳密度和碳储量统计结果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分析和比较了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森林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提出采用实时动态监测(RS/GIS)与长期定位实验实测数据相结合方法估算土壤/植被的碳密度/碳储量是提高
期刊
摘要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基于2010~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分析了新兴县耕地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特征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从数量上看,2010~2013年新兴县耕地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度相对较小,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有林地,耕地减少以建设用地为主;从质量上看,2010~2013年新兴县耕地质量整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差异明显;从变
期刊
摘要GF1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优点。该研究利用GF1卫星宽视场遥感数据,在GPS实地取样的基础上,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提取建湖县2014年多时相水稻长势信息。结果显示,GF1卫星宽视场影像可以清晰反映水稻长势要素,能够在遥感估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遥感;GF1卫星数据;水稻长势;监测  中图分类号S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
期刊
摘要对麻城市乘马岗镇的精准扶贫工作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因户的精准识别,从组织、实施与评估3个层面提出并讨论了精准扶贫动态管理体系的要点;分析了乘马岗镇的庭院经济、村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乡镇经济,建立消除贫困的长效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动态扶贫;管理体系;乘马岗镇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