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2015年山东曹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1966~2015年曹县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Morlet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曹县气温变化趋势、周期变化、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增温率为0.20 ℃/10 a;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夏季略有下降;50 a来各月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曹县增温主要表现于冬季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1991年为曹县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起始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气温是一个偏低的时期,而其后是一个偏高的时期。曹县平均气温以异常偏低年份居多。
  关键词气温;变化特征;突变检验;异常年份
  中图分类号S16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8-162-02
  AbstractBy using temperature observation data in Caoxian during 1966-2015,adopt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linear tendency estimation,MK test,Morlet wavelet analysis,temperature variation trend,periodic change,mutation and abnormal years in Caoxian in recent 50 year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 in Caoxian in recent 50 years,with warming rate of 0.20 ℃/10 a; in the whole year,winter warming trend was most significant,summer was slightly decrease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each month showed a warming trend in recent 50 years; the average minimum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showed an upward trend,and warming in Caoxian wa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winter temperature 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aoxi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1991,in the late 1980s,the temperature was a low period,and the later period was a high one.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aoxian was mostly in abnormal low year.
  Key wordsTempera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Mutation test; Abnormal year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科学家及政府部门对全球增暖可能引起的环境和生态变化给予了极大关注[1-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的气候近百年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气候变化有其地域性,各个地区的增温速率是不同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近50 a我国年平均气温增加1.1 ℃,增幅为0.22 ℃/10 a,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冬季和春季增温最明显,夏季增温不明显[6]。廉丽姝等[7]研究表明山东省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24 ℃/10 a,温度变化会对生态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均产生影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笔者利用曹县1966~2015年的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子波分析、累计距平、M-K检验等方法,对近50 a曹县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曹县的温度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曹县气候资料、指导当地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选用曹县气象观测站1966~2015年逐年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资料。计算距平用的平均值是1966~2015年的累年平均。四季划分标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
  1.2分析方法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气候倾向率和变化过程分析;利用Morlet子波分析进行周期变化分析;以距平大于标准差的2倍作为气温异常判别标准[8] ;利用Mann-Kendal法进行气温突变点检验[9]。
  2结果与分析
  2.1变化趋势分析
  2.1.1平均气温变化。
  2.1.1.1年变化。近50 a曹县年平均气温14.1 ℃,年极端最高气温40.9 ℃,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7.6 ℃,出现在1990年2月1日。从图1可以看出,1966~2015年曹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0 ℃/10 a,比山东省年平均气温倾向率(0.24 ℃/10 a)[4]低,近50 a来曹县年平均气温升高约1.7 ℃。
  2.1.1.2季变化。近50 a来曹县各季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夏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略有下降(-0.07 ℃/10 a),其余各季节均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增温趋势最明显,变化率为0.41 ℃/10 a,其次为春季、秋季,变化率分别为0.24、0.21 ℃/10a,表明曹县增温得益于冬季气温的升高。春季平均气温最高年出现在2014年,为16.4 ℃,最低年出现在1991年,为12.5 ℃;夏季平均气温最高年出现在1966年,为28.1 ℃,最低年出现在2004年,为24.9 ℃;秋季平均气温最高年出现在1998年,为16.9 ℃,最低年出现在1981年,为13.1 ℃;冬季平均气温最高年出现在2002年,为3.5 ℃,最低年出现在1969年,为-2.3 ℃。   2.1.1.3月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1966~2015年曹县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7.0 ℃;月平均气温1月最低,为-0.5 ℃。1~12月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增温速率最高的是2月(0.62 ℃/10 a),其次为3月(0.61 ℃/10 a),增温速率最低的是5月(0.02 ℃/10 a),其次为7月(0.03 ℃/10 a)。
  2.1.2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近50 a来曹县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年平均最低气温线性倾向率达0.33 ℃/10 a,远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线性倾向率(0.09 ℃/10 a)。四季变化趋势来看,夏季平均气温略有下降(平均最高气温-0.17 ℃/10 a、平均最低气温-0.01 ℃/10 a),其余各季节均呈上升趋势。升温最显著的是冬季(平均最高气温0.31 ℃/10 a、平均最低气温0.45 ℃/10 a),其次是春季(平均最高气温0.14 ℃/10 a、平均最低气温0.37 ℃/10 a)、秋季(平均最高气温0.10 ℃/10 a、平均最低气温0.36 ℃/10 a),可见平均最低、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与曹县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曹县的增温主要得益于最低气温的升高。
  2.2变化周期分析从图3可看出,近50 a来曹县年平均气温变化周期中较明显的是5、15 a左右的周期变化时间尺度且具有全域性。在5 a左右的周期变化时间尺度里,1969、1988和2009年前后各对应一个变冷期;1978和1998年前后各对应一个增暖期。由此可见,2015年及以后的5 a里处于一个增暖期,但将逐渐由增暖向变冷转变的时期。在15 a左右的周期变化时间尺度里,1978和2003年前后分别对应变冷期和增暖期,可见,2015年及以后的15 a里将逐渐由增暖期向变冷期转变。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一个转折点,从曹县年平均气温距平值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气温是一个偏低的时期,而其后是一个偏高的时期。
  2.3气温突变分析
  由图4可见,UF和UB曲线于1991年处相交,且通过α=0.05的显著水平检验,
  可以确定1991年为曹县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起始年。将突变前后的平均
  气温分2个阶段:1966~1990年平均气温为8.9 ℃,1992~2015年平均气温为9.9 ℃,突变前后平均气温相差1.0 ℃。曹县平均气温自1991年始出现了突发性增温,进入了一个相对偏暖的气候态,这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相呼应的[1]。
  2.4异常分析
  经分析,1966~2015年曹县平均气温以异常偏低年份居多,气温异常现象主要发生在秋季,秋季以气温异常偏高居多,其中2006年该季异常偏高。
  3结论
  (1)1966~2015年曹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增温率为0.20 ℃/10 a;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达0.41 ℃/10 a,夏季略有下降,仅为-0.07 ℃/10 a。50 a来各月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增温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2、3、10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的增温率远高于平均最高的增温率。可见,曹县增温主要表现于冬季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
  (2)Morlet子波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一个转折点,从曹县年平均气温距平值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气温是一个偏低的时期,而其后是一个偏高的时期。应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确定1991年为曹县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起始年。
  (3)从气候异常分析可看出,曹县平均气温以异常偏低年份居多。
  (4)曹县气温的显著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对全球和我国气候变暖的一种响应,冬季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气候变暖在最低温度上表现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绍武.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J].气象,1990,16(2):12-15.
  [2] 叶笃正,黄荣辉.黄河长江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87.
  [3]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63-73.
  [4] 周连童,黄荣辉.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3):275-289.
  [5] 丁丽佳.潮州农业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气象科技,2009,37(2):190-195.
  [6]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7.
  [7] 廉丽姝,李为华,朱平盛.山东省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6,34(1):57-61.
  [8] 胡军,杜军,边多,等.西藏地温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J].地理学报,2007,62(9):925-934.
  [9]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7:5.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卫星雷达资料、加密自动站雨情和实况资料,从环流形势、中尺度分析等方面对2015年8月3~4日辽宁省东南部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低涡、低空急流和低空切变线及蒙古气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暴雨天气过程。从雷达产品的分析入手可以较早且较准确地发现强对流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提高短时强降水预报和预警的准确率。  关键词强对流;环流形势;中尺度  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目的]为改善烤烟土壤环境及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共设7个处理,即10、25、50、100、150 g/株微生物菌剂、不施肥(CK)和常规烟草专用肥,研究施用微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土壤微生物含量上,施用微生物菌剂平均比CK提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沙棘品种深秋红茎尖组织培养基配方。[方法]选用不同培养基,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采集的大田茎尖为外植体,对沙棘品种深秋红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 +IBA 0.5 mg/L,最适继代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 +IBA 0.2 mg/L,最
期刊
摘要[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 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芽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较传统栽培,林下培育产出的木耳产品具有野生木耳的口感和风味;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中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且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巢箱对鸟类的招引情况。[方法]利用2008年在保护区内悬挂的100个人工巢箱,分析2008~2013年间鸟类对人工巢箱的利用规律。[结果]董寨保护区招引的鸟类主要为红角鸮(Otus sunia)、麻雀(Passer rutilans)、大山雀(Parus major)、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和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绿肥翻压还田对烟叶生产发育指标和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2014年5~9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绿肥翻压不减氮、绿肥翻压减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黑麦草和紫花苕子两种绿肥类型、不同翻压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绿肥翻压处理在团棵期烟株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如常规施肥处理,而旺长期和成熟期烟株的长势较常规处理好。黑麦草翻压处理在促进烟株长势,提高烟叶产量
期刊
摘要为了探讨贵州山区生态化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笔者应用景观生态建设理论与方法,对榕江县锡利贡米种植基地进行生态化规划及工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属小流域土地整治类型,地形地貌复杂,整体连通性差,景观类型多样,应通过构建生态源-生态斑块-生态廊道模式进行景观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复垦、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生态化工程设计,实现研究区农田景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贵州山区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应更加
期刊
摘要[目的] 筛选出醉香含笑的最佳扦插基质和插穗粗度,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醉香含笑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11种不同基质、3种规格插穗粗度对醉香含笑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基质和插穗粗度对醉香含笑扦插生根效果有显著影响。11种基质中,泥炭土为最佳基质;插穗在此基质上愈伤率为65.0%,生根率为28.3%,平均根数为1.89个,平均根长为6.28 cm,最大根长为7.63 cm
期刊
摘要好氧堆肥与其他常见污泥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有机物降解快、彻底、无害化程度高、堆肥产品肥效好等优点。根据国内外污泥好氧堆肥研究现状,从C/N、温度、含水率、pH等方面,介绍了好氧堆肥过程的控制要点,总结了污泥好氧堆肥适宜的技术条件;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在好氧堆肥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堆肥产品需依靠技术进步和完善相关行业标准来开拓市场。  关键词好氧堆肥;污泥处理;堆肥影响参数;微生物菌剂  中图分类号S
期刊
摘要 [目的]为密集烤房配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传统挂杆、散叶堆放、散叶打捆插签、散叶插签、散叶网筐、散叶网格6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挂杆和散叶堆积干烟装烟设备成本低,散叶网筐装烟成本最高。散叶直接堆积烘烤干烟用工成本最低,散叶打捆插签用工成本最高。散叶网格烘烤干烟能耗成本最低,散叶堆积烘烤最高。从烤后经济性状上看,散叶插签烘烤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