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1卫星数据在水稻长势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GF1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优点。该研究利用GF1卫星宽视场遥感数据,在GPS实地取样的基础上,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提取建湖县2014年多时相水稻长势信息。结果显示,GF1卫星宽视场影像可以清晰反映水稻长势要素,能够在遥感估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遥感;GF1卫星数据;水稻长势;监测
  中图分类号S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8-256-04
  AbstractGF1 domestic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had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high time resolution and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 The GF1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of wide field were used. Based on the GPS field sampling,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multitemporal rice growth information in Jianhu County in 2014. results showed that widefield image of GF1 satellite could clearly reflect the elements of rice growth vigor, and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extension of yield estimation with remote sensing.
  Key wordsRemote sensing; GF1 satellite data; Rice growth vigor; Monitoring
  利用遥感技术可监测作物的长势,包括作物的苗情、生长状况及其变化等,从中可及时获取作物产量信息。农作物长势的遥感监测已经逐渐成为农业遥感中更为重要的内容[1]。
  传统作物长势监测多依赖地面调查,造成农情信息获取成本高、时效性差,且调查结果常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遥感信息的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周期短、费用成本低等特点,为作物长势信息的快速、准确、动态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使传统作物长势监测中所遇到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2-3]。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便开始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作物长势的监测,并形成了应用遥感数据监测全球作物长势的业务化产品[4-6]。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广泛开展了利用气象卫星监测作物长势及估产等方面的研究[7-9]。目前我国在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起多个业务化运行的全国性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10]。
  GF1是我国高分卫星的首发星,也是我国目前民用卫星分辨率最高的卫星,空间分辨率为16 m,光谱范围为0.45~0.89 μm,具备每天8轨成像、侧摆35°成像能力,最长成像时间12 min。作为主业务,GF1卫星首先将在国土资源、环保、农业等方面发挥作用[11]。
  笔者以江苏省建湖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定性的方法对2014年水稻生育期GF1影像的辐射待征、光谱特征等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利用经过几何精校正的GF1影像对水稻长势信息进行监测,评价其应用效果。
  1研究区和数据源简介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盐城市中西部(119°33′~120°05′ E,33°16′~33°41′ N),东临射阳县,南与盐都区接邻,西南与宝应县分界,西与宝应、淮安、阜宁3市县毗连,北与阜宁县分界。
  建湖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种植模式主要是小麦、一季稻轮作。小麦的生长期大致是10月到第二年6月,一季稻的生长期大致是5月底到10月底。水稻当家品种是淮稻5号 。淮稻5号是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迟熟中粳稻品种,品种的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叶片挺立,抗倒性较强。
  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网站上跟踪查询2014年6~11月建湖县域的GF1卫星宽视场影像,可以查询到GF1卫星共35次过境建湖县。由于2014年华东地区在水稻生长季节多阴雨天气,6月~11月期间除7月21日、8月3日和10月3日影像有少量云影响、10月15日、10月24日、11月13日和11月21日影像无云影响外,其余影像云量太多,不宜使用。由于10月中旬后建湖县水稻陆续收割,因此选用7月21日、8月3日和10月24日的影像监测水稻长势。
  2数据选择与处理
  2.1建立地面观测数据集
  为评价GF1卫星在水稻长势等方面的监测能力,在建湖县水稻区建立5个1 km×1 km的水稻样方,每个样方里均匀布设5个样点并用GPS精确定位,样方分布见图1。从水稻移栽或出苗开始,每15 d到实地用仪器记录长势信息,水稻地面观测时间及天气情况见表1。
  2.2卫星影像处理
  水稻长势监测产品由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定期作物长势监测系统计算生成,该系统是由IDL8.2(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编译,并已经完成打包,因此脱离IDL许可文件也可以运行,经测试该系统可在任意一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上流畅运行。
  2.2.1辐射校正。
  利用GF1提供的标准定标文件,在IDL8.2语言环境下实现对GF1数据的气溶胶吸收和瑞利散射校正,并将所有GF1数据归一化为地面反射率。   2.2.2几何校正。
  利用IDL8.2语言环境下编写的软件包实现自动读取GF1数据中的头文件,并将GF1数据校正为等经纬度切圆柱投影,坐标系为WGS-84,几何校正的误差小于0.5个像元。
  2.2.3图像裁剪。
  以建湖县行政边界为基础,结合该区域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本底数据去除建湖县内的水体、河流、居民点及主要道路,生成用于批量裁切的研究区矢量文件并完成研究区GF1影像的裁剪。
  以上数据处理过程均通过批处理模式完成,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生成单景GF1数据地面反射率产品仅需5 min,使海量GF1遥感数据用于县级尺度作物长势信息实时监测成为可能。不同日期建湖县GF1宽视场中影像裁剪结果见图2。
  3水稻长势监测与评价
  3.1监测方法
  通过植被指数来实现对水稻长势的监测。
  植被指数是指由多光谱数据,经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构成的各种数值,其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健康程度以及植物含水量等特性非常敏感,因此,是评价植被覆盖、生长活力及生物量的简单有效的度量参数[12]。该研究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来监测水稻长势:
  Rrc=πL*t(F0cosθ0)-Rr(1)
  EVI=G·Rrc(λNIR)-Rrc(λRED)L+Rrc(λNIR)+C1Rrc(λRED)-C2Rrc(λBLUE)(2)
  式(1)中,L*t为经过臭氧及其他气溶胶吸收校正的传感器辐射亮度;F0为从大气圈外入射的太阳光中波长为λ的光通量F0(λ)两次穿过大气臭氧层被衰减后的值;θ0为太阳天顶角;Rr是由6S模型估算的瑞利反射率。式(2)中的λRED、λNIR、λBLUE分别为红光、近红外及蓝光的中心波长,式中的Rrc由式(1)计算,L、C1、C2、G为经验参数[13],上述参数均来自GF1的定标参数。
  结合地面实地观测结果对计算获得的EVI指数进行密度分割,生成GF1卫星影像接收当日水稻长势色度图(图3)。EVI指数数值越大,表明水稻长势相对较好,越小则表明水稻长势相对较差。
  3.2水稻长势监测评价
  分别采用7月14日、7月29日和10月26日的实测信息来检验7月21日、8月3日和10月24日的水稻长势结果,见图4~6。
  从图4可以看出,整个建湖县的水稻长势差别比较大,7月14日的实测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3号和4号样方所处位置靠近育种区,水稻移栽时间早于其他3个样方,所以长势相对较好。1号、2号和5号样方水稻苗偏小,长势不齐,相对偏弱。
  图5中建湖县的水稻长势相对差别不大,7月29日的实测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此时水稻分蘖旺盛,已经接近孕穗期,种植模式造成的差异逐渐缩小。3号和4号样方水稻长势仍然好于其他3个样方,但差别不大。图6中,10月24日建湖县的水稻已经接近成熟期,育种区水稻已经收获(图中蓝色图斑),未收获的水稻长势相对差别不大。
  上述3期实测信息评价的结果表明:利用GF1影像生成的水稻长势监测结果能够准确、客观地实时反映水稻长势差异。
  4结语
  利用针对GF1数据研发的水稻长势监测产品能够准确监测县级尺度水稻长势,可实现对中小区域尺度农情信息的快速获取,既拓展了GF1数据的应用范围,又可为县级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农情遥感监测信息。
  参考文献
  [1] 杨邦杰,裴志远.农作物长势的定义与遥感监测[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3):214-218.
  [2] 吴炳方,张峰,刘成林,等. 农作物长势综合遥感监测方法[J].遥感学报,2004,8(6):498-514.
  [3] MACDONALD R B, HALL F G. Global crop Fforecasting[J].Science, 1980, 208: 670-679.
  [4] USDA FAS,The FAS cropexplorer: A web success story [EB/OL]. (2005-06-01)[2013-03-01].http://www.fas.usda.gov/info/fasworldwide/2005/06-2005/CropExplorer.pdf.
  [5] USDA FAS. Production,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nline [EB/OL]. (2007-08-12)[2013-03-01].http://www.fas.usda.gov/psdonline.
  [6] USDA NASS. History of remotesensing for crop acreage [EB/OL]. (2009-05-27)[2013-03-01].http://www.nass.usda.gov/Surveys/Remotely_Sensed_Data_Crop_Acreage.
  [7] 肖淑昭,孟宪钺,张桂宗,等. NOAA/AVHRR资料在中小尺度地区进行冬小麦估产的应用研究[J].环境遥感,1988,3(3):299-307.
  [8] 肖乾广. 用NOAA气象卫星的定量资料计算冬小麦种植面积的两种方法[J].环境遥感,1989,4(3):191-196.
  [9] 李郁竹. 北方冬小麦卫星遥感监测及估产业务系统[J].气象,1992,18(11):14-16.
  [10] 杨邦杰.农情遥感监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6.
  [11] 白照广.高分一号卫星的技术特点[J].中国航天,2013(8):5-9.
  [12] SIVANPILLAI R, LATCHININSKY A V. Mapping locust habitats in the Amudarya River Delta, Uzbekistan with multitemporal MODIS imagery[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39:876-886.
  [13] HUETE A R, DIDAN K, MIURA T,et al. Overview of the radiometric and biophys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ODIS vegetation indices[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2, 83: 95-2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绿肥翻压还田对烟叶生产发育指标和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2014年5~9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绿肥翻压不减氮、绿肥翻压减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黑麦草和紫花苕子两种绿肥类型、不同翻压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绿肥翻压处理在团棵期烟株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如常规施肥处理,而旺长期和成熟期烟株的长势较常规处理好。黑麦草翻压处理在促进烟株长势,提高烟叶产量
期刊
摘要为了探讨贵州山区生态化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笔者应用景观生态建设理论与方法,对榕江县锡利贡米种植基地进行生态化规划及工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属小流域土地整治类型,地形地貌复杂,整体连通性差,景观类型多样,应通过构建生态源-生态斑块-生态廊道模式进行景观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复垦、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生态化工程设计,实现研究区农田景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贵州山区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应更加
期刊
摘要[目的] 筛选出醉香含笑的最佳扦插基质和插穗粗度,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醉香含笑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11种不同基质、3种规格插穗粗度对醉香含笑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基质和插穗粗度对醉香含笑扦插生根效果有显著影响。11种基质中,泥炭土为最佳基质;插穗在此基质上愈伤率为65.0%,生根率为28.3%,平均根数为1.89个,平均根长为6.28 cm,最大根长为7.63 cm
期刊
摘要好氧堆肥与其他常见污泥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有机物降解快、彻底、无害化程度高、堆肥产品肥效好等优点。根据国内外污泥好氧堆肥研究现状,从C/N、温度、含水率、pH等方面,介绍了好氧堆肥过程的控制要点,总结了污泥好氧堆肥适宜的技术条件;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在好氧堆肥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堆肥产品需依靠技术进步和完善相关行业标准来开拓市场。  关键词好氧堆肥;污泥处理;堆肥影响参数;微生物菌剂  中图分类号S
期刊
摘要 [目的]为密集烤房配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传统挂杆、散叶堆放、散叶打捆插签、散叶插签、散叶网筐、散叶网格6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挂杆和散叶堆积干烟装烟设备成本低,散叶网筐装烟成本最高。散叶直接堆积烘烤干烟用工成本最低,散叶打捆插签用工成本最高。散叶网格烘烤干烟能耗成本最低,散叶堆积烘烤最高。从烤后经济性状上看,散叶插签烘烤最
期刊
摘要利用1966~2015年曹县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Morlet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曹县气温变化趋势、周期变化、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增温率为0.20 ℃/10 a;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夏季略有下降;50 a来各月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曹县增温主要表现于冬季气温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野生软枣猕猴桃生境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集安图县有代表性10个分布区混合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并分析养分因素间相关性。[结果]研究区土壤表土质地为黑壤土,平均pH为5.6,偏酸性,无盐碱化;有机质含量高达68.69 g/kg,富含N、K、Ca、Mg、Fe,而Cu和P相对匮乏。土壤有机质分别与Cu和B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高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土壤可利用Cu和B含量。
期刊
摘要以武陵山区农户调查为例,基于农户需求角度,探讨新时期扶贫工作开展的状况。首先建立农户政策满意度指标,对比分析各项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及满意度综合排名;然后将农户按收入水平分组,对农户评价进行Probit回归分析;再次基于分析得出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对扶贫政策需求评价不同的结论,提出一些调整并完善扶贫政策方案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扶贫政策;需求;农户;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S-9;F127.8文献标
期刊
摘要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碳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土壤类型法、生命地带类型法、模型法等,指出由于研究尺度和数据来源不同,森林土壤/植被的碳密度和碳储量统计结果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分析和比较了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森林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提出采用实时动态监测(RS/GIS)与长期定位实验实测数据相结合方法估算土壤/植被的碳密度/碳储量是提高
期刊
摘要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基于2010~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分析了新兴县耕地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特征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从数量上看,2010~2013年新兴县耕地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度相对较小,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有林地,耕地减少以建设用地为主;从质量上看,2010~2013年新兴县耕地质量整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差异明显;从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