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现状调查与策略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通过个人基本信息、公共选修课教与学相关情况、个人兴趣与课程建议相关情况三方面调查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现状,并提出建设策略:建设有特色的选修课课程库,增强授课形式的教学感染力;构建有效的课程开发团队,形成完整的教学梯队;优化人文教育硬环境,建设公共选修课实训基地长廊,丰富和拓展公共选修课教育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选修课 建设 调查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020-03
  为了真实地了解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的现状,使公选课设置趋于科学化,服务于广大师生,本课题组面向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五个系部开展了一次书面问卷调查,对如何有效地开展高职院校公选课教育提出解决策略。
  一、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选课建设现状的问卷调查情况
  本课题组根据相关资料,结合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选课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选课调查问卷》,以该学院五个系部(文旅系、经贸系、机电系、建工系、信工系)的2015级、2016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均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5份,回收率为98.75%,数据结果可以作为科学分析的可靠依据。
  调查问卷的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具体情况及分析如下:
  (一)个人基本信息调查
  如表1所示,调查对象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分布年级较均衡,可见调查样本的选择体现了较好的代表性,可以较集中反映公选课建设现状。
  (二)公选课教与学相关情况调查
  这一部分共有五个题目,主要调查学院在校大学生选修公选课的动机、收获,对高职院校开设公选课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情况的认知。具体见表2。
  通过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选择公选课的主要动机还是比较理性客观的,绝大多数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所选”,主要是为了“扩大知识面、了解社会的发展”,通过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知识增长,且兴趣增强”,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公选课课程设置两个突出的问题:“课程门类不够丰富”“课程内容枯燥无聊”,加之教师“上课死板”,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氛围不佳”。
  对于高职院校开设公选课,多数学生抱有较全面的认识,认为能“开阔视野,激发自己摄取其他学科知识的兴趣”,并“促进学生文科与理科、理性与感性、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叉融合”。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理想中公选课的样子更应该注重“课堂自由、有趣、内容丰富、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授课内容应“贴近生活”,授课形式应“多种多样”,要求公选课尽可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方面知识都可以涉猎的平台”。
  (三)个人兴趣与课程建议相关情况调查
  这一部分共有六个题目,主要调查在校大学生个人在各类文化领域中的兴趣,以及对公选课课程建设给予的意见和建议情况。希望以此作为课程门类与内容改革的重要依据。具体情况见表3。
  表3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校学生最关注的一些文化领域,排名靠前主要有传统文学、饮食厨艺、传统节日、中国建筑、民间工艺、民风民俗、传统中医,如果能有机会选学一门中国传统文化,按照学生选择从多到少为序,靠前的为饮食、传统书画艺术、传统科学、传统音乐,饮食文化课程成为大家的主要选择之一,这正与学生最希望开设的生活技能类特色课程相对应。针对目前授课形式的不足,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他们希望以户外实践、问答互动和多媒体展示为主来开展公选课教学。
  最后,学生对于如何加强人文素养工作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即“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与“加大投入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人文教育硬环境”并重,从内涵与外化两个方面来提升人文素养工作成效。
  二、基本结论
  第一,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设公选课的必要性持有正确的认识,选课的主要动机理性客观,通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知識增长,兴趣逐渐增强。
  第二,学院目前公选课在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上存在显著的问题。当前公选课课程设置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课程门类不够丰富、课程内容枯燥无聊,教师上课死板,形式主要为课内实践,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氛围不佳。
  第三,生活技能类特色课程应作为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例如加大饮食文化、传统书画艺术、传统科学、传统音乐等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一个各方面知识都可以涉猎的平台。同时应主要采纳户外实践、问答互动和多媒体展示为主的授课形式,切实提升公选课的教学感染力。
  第四,应注重从内涵与外化两个方面,切实提升公选课所承载的人文素养工作成效。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公选课建设的策略
  (一)建设有特色的选修课课程库,增强授课形式的教学感染力
  根据目前开展的公选课教学情况及学生选课的特点,可将公选课课程定位于综合类课程并分阶段进行课程开发。整体开发可基于地方生活实用体验与多学科融合两个维度来操作,切实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选课设置,例如将课程类型分为生活技能类、艺术审美类和地方文化类等,同时将学院特色类课程、党史党建类课程作为有效补充,形成有特色的选修课课程库。
  针对以往授课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建议可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展示并举的授课形式。具体而言,两种授课形式的学时安排可以根据具体课程来分配,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采用问答互动、多媒体展示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实践展示形式可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开拓校内校外的实践平台或基地,充分挖掘地方现有的优势教学资源为课程服务,另一方面也可结合课程需要,聘请或邀请校外优秀专家或团体来校交流互动,切实加大教学形式的改革力度,从整体上提升授课形式的教学感染力。   (二)构建有效的课程开发团队,形成完整的教学梯队
  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选修课教师团队,充分挖掘教师队伍的潜在力量,以辅导员队伍为主体,形成一批有先进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选修课骨干教师,打造优质教学团队。从课程的需求出发,首先可招募符合公共课教学要求及有意愿致力于选修课教学的辅导员开展教学研究,其次向外拓展和寻找在课程教学方面擅长的专兼职教师或外聘兼职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梯队。
  1.组织辅导员、校内兼职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证。对未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校内兼职教师进行考证培训,一方面通过教学试用,结对帮扶;另一方面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教学经验,积极应对考证。
  2.组织团队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公选课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积极组织公选课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了解国内外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及特色,是高职院校实现公选课课程开发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从课程特色出发,有针对性地派出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工作室等地挂职学习,也是培养教师的一个有力手段。
  3.积极引进外聘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根据课程库建设的民族化、地方化特色,向外引进兼职教师对选修课课程开发进行指导,一方面开展课程相关内容的培训,另一方面参与课程的教学,使公选课课程库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有力补充。
  (三)优化人文教育硬环境,建设公选课实训基地长廊,丰富和拓展公选课教育途径
  “十二五”期间,学院已经形成一批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实训室或体验室,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博物馆、茶艺体验室、民族音乐室等。为了打造特色公选课,形成公选课实训基地长廊,建议以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为核心区域,在原有的学生刺绣、缝纫功能室、学生剪纸、插画功能室基础上,南向各专业实训室延伸,北向办公楼、学院图文中心、教学楼延伸,形成一个公选课实训基地长廊,作为学院民族化、国际化特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载体。努力从多方面多角度完善和創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从而丰富和拓展公选课教育途径。
  综上所述,公选课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坚持内在与外化建设双管齐下,加大公选课课程内容与授课形式的改革力度,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展示活动并重,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使其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别于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课学习,切实发挥公选课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晓.高职院校公选课优化的途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9)
  [2]王少军.高职院校人文类公选课设置研究——基于人文素质维度[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作者简介】周 霞(1980—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模式和小学教育。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我国高校航海类专业开展法律教育的必要性,针对航海类专业法律教育中法律知识内容单一、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教育内容等问题,提出加强师资建设、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改革航海类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及其内容等措施,从而实现航海类专业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法律素养。  【关键词】高校 航海类专业 法律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上汽通用五菱印尼生产基地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为例,从成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确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等方面论述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探索该校伴随企业“走出去”实施职业教育标准输出实践,并对今后需要探索与实践的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计划 职业标准输出  【中图分类号】G 【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为例,阐述当前农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教学与生源水平不相适应、没有体现職业教育特色等问题,从选用有针对性的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外活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等方面论述农类高职院校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方案的实施,并总结方案实施成效、进行反思。  【关键词】农类高职院校 英语 中高职衔接 方案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论述KAS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内容包括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设施水平、大力引进校外行业专家充实实践教师队伍、提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强化专业竞赛效能、毕业实习等,并从制度保障、管理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构建合理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KAS模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类专业群为例论述构建专业群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五位一体”实训教学体系,提出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内教学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措施,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业竞争力、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五位一体” 实训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中国梦”视域下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在对广西五所院校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课堂教育、宣传引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探讨“中国梦”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从课堂内、课堂外两方面提出建议,以切实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梦 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论述高职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方法以及实践效果,提出应以职业活动为主线,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让高职毕业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环保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环境类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效果 人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069-03  環境保护是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微课在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课堂实训学习效率低和课后学习缺乏指导等问题,提出通过使用“微助教”建立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技能拓展中应用,为实训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 工业分析技术 仪器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为例论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健身操的发展,阐述民族健身操的发展由来及其价值,分析将广西民族元素融入民族健身操的价值和意义,提出高校民族健身操运动的开展策略:依托高校常规教学,推广并传承民族健身操;借助高校各种活动形式,促进民族健身操运动发展。  【关键词】民族健身操 舞蹈 民族传统文化 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地勘专业地质填图实习野外教学,针对地勘专业野外教学中实习经费紧张、实习指导教师欠缺野外实战经验、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实践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提高地勘专业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多措并举,实行“1个教改项目+1本指导书+1个学生团队”模式,提升青年教师野外教学能力;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野外实习时间;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片区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