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之窗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师生所重视。然而,有些学生尽管读了一些课外读物,做了许多理解练习题,但阅读理解能力仍不见提高。语言水平低当然是一个主要原因,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就谈不上阅读能力。但是,除了语法、词汇、句型结构这些语言因素外,影响阅读理解的,还有一些非语言知识的因素,如逻辑推理、评价判断能力,以及背景知识的多寡等等。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 逻辑推理 文化背景
  理解是阅读的目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掌握。语言能力是指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和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阅读技巧包括掌握文章主旨,猜测生词词义,抓住细节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语言能力的获取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阅读技巧的获取则需要一些指导训练,不断总结。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并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一些浅见。
  一、关键词需要理解词义
  一个英语单词往往有多种含义,而它的具体含义只有在句子中才能确定。因此,在文段中确定单词的意思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判断一个单词的意思不但离不开句子,而且还需要把句子放在上下文中,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加以猜测。下面介绍几种猜测词意的方法。
  1.因果线索。
  For the clothes that fit a little too snug, because it means I have enough to eat. 原本合身的衣服现在有点紧了—那是我衣食无忧。
  从后半句可以知道,我有足够的吃的东西,说明我营养状况良好,所以不难推测出前半句中我的衣服有一点点紧,snug的意思就能猜出来了。
  2.用途线索。
  We like our new house because it has a few elms in the back yard that will give us shade and keep the house cooler.我们喜欢我们的新家,因为在它的后院有几棵榆树给我们遮阴,使得房子凉爽。
  通过elms具有能给房子遮阴、使房子凉爽的作用,我们不难猜出elms是一种树。
  3.环境线索。
  We are glad that we live near the sea because we love to eat flounder.我们非常高兴住在海边,因为我们非常爱吃比目鱼。
  这句话如果只看后半句,很难判断“flounder”的意思,而从前半句所提供的地点“the sea”,则可推断 出flounder是一种鱼或水产品。
  4.说明线索。
  He said that he was very much regretted about having missed the boat. 他说他为自己错失良机而感到非常遗憾。
  从字面意思看,他错过了一条船,让他感觉非常...其实从字面意思,我们已经能够猜出regretted 是一种遗憾的情绪。
  5.对比线索。
  She is usually prompt for all her classes but today she arrived in the middle of her first class.她通常都是准时上课,但是今天第一节课上了一半她才到。
  but一词表示转折,后半句的意思是她今天在“第一节课的中途才到”,由此反向推断,可得出她平时一向“准时”的结论,prompt之意明显
  当然,阅读仅靠猜测词义还远远不够。阅读的过程就是推测、判断、证实和再推测、再判断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及逻辑分析能力,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语气、人物的性格、事情的原由以及文段字里行间暗含的意思进行推测。
  二、掌握一些逻辑关系类阅读技巧
  1.文章结构技巧。每篇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依据一定逻辑顺序构成的。有的文章按时间顺序平铺,有的文章按照地点转换展开,有的按照情节发展而推进,有的分为不同次标题,按标题分开陈述,还有的以访谈问答形式出现。关注文章结构的逻辑性是加快目標信息获取速度的第一步。了解了文章结构或陈述逻辑后,阅读者就可以快速判断出自己要获得的目标信息应怎么锁定,是按照时间顺序、空间、情节先后,还是从某个副标题下面去寻找等等。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分为不同标题阐述的文章,阅读这类文章的技巧是把每个标题的意思弄明白,然后读者可以直接阅读相应标题下的内容以得到想获取的信息,而不必阅读其他部分。总而言之,利用好文章的结构特点,更快更准的获得文章信息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阅读技巧之一。
  2.語句逻辑技巧。语句逻辑技巧就是阅读者借助逻辑性的词语或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技巧。文章中每个句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这种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是通过状语体现的。状语能使其所在的语句主干信息被限定的更加具体,从而使语句信息反应的更为明确。而且状语常常体现前后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利用这些词汇阅读者可以判断文章上下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当阅读者对文章某一部分理解不清楚时,可以根据上下文中逻辑性的词语推测该部分的意思。另外,在设置阅读试题时,题目设置者也经常利用与文章不符的逻辑关系来设置选项以混淆阅读者思路,使阅读者在选出正确的答案之前必须经过逻辑性的推断。可见阅读文章时掌握一定的逻辑技巧对阅读者大有利用。最基本的一点是要通过具体练习培养对逻辑词汇的敏感性。如:表示因果的词:so/because/ thus/ for/ due to/ therefore 等,表示转折关系的词:but/ though/ however/ nevertheless/ while 等,表示并列关系的词: and/ besides/ in addition/ meanwhile/ at the same time 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在读者获取信息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读者可以此判断前后文关系、情节发展等。   三、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文化背景知识的多少也是决定英语阅读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呢?
  1.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老师也需要广泛阅读获取信息,从而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知识信息的广博来自于广泛的阅读。
  2.寓教于乐,创设语言环境。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学习外语的难题之一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英语课外活动时间和学校的外语节活动以短剧表演,英文歌曲,影视配音,英文故事,英语演讲,英文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多接触和了解有关国外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我校每学期举办的外语节活动中,学生在准备,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少课堂上很少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
  3.信息共享,不止步于课堂。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讲解一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比如在教材中讲到Festivals这一单元时,可以多介绍一些这些节日的起源、人们的穿戴和庆祝方式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们做个学前准备,网上去搜索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然后一起整合分享信息。再比如在涉及到中英两国人面对恭维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就会有差异。
  “你的英语说的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都不行。”
  “你老婆做的菜真是好吃啊。”
  “过奖了,做得不行请原谅啊,将就吃吧。”
  而西方人面对恭维一般都是表示谢意,而不会象中国人这么谦虚。e.g.
  “You can speak French very well.”
  “Thank you. ”
  “ It’s a wonderful dish.”
  “ I am glad you like it.”
  4.学生自身的广泛阅读。大多数中国学生生活在一个没有英语语境的环境中,如果在课外还不加强阅读的话,是远远不能达到英语学习的效果。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大量不同领域的书籍、报刊、文章,要求读得快、能获取其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而且这些书籍报刊不必要求全部是英文版的,泛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而不是仅仅要求他们去阅读英文版文章,学几个单词,句型或是语法。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保障。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视读,默读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用手或笔尖指着文章逐字地读,或是读出声音,这些都是阅读中的陋习,而且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视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2.少查或不查字典。由于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在阅读时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这个时候学生可以跳过生词继续读。因为阅读主要是与作者交流思想,获取信息,而不是研究语言,就是遇到一些反复出现,影响文章理解的关键词,也应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
  3.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做便可“有的放矢”,对与问题无关紧要的句子便可跳过,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让大脑一边阅读一边进行积极的思维,学会从已知信息预测未知信息,不断培养把握篇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后及时通过题目进行自我检测。有目的性的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五、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1.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段落总是表达一个中心或主题思想,其通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主题句。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找它的主题句,所以阅读时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寻找主题句。
  2.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寻找信息。在阅读考题中,常有关于主要事实与细节的题目。我们可采取寻读法,找尋有关信息,迅速判断所查内容的大概位置,认真读你所要的信息。对于与题目无关的内容,可采用略读法,以减少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3.按意群读。按意群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大致划分为多个意群,从语篇的整体着眼,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力。
  4.适当的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帮助理解的主要方法。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理解并归纳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态度和写作目的。通过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培養语篇宏观语境的推断能力与想象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任何一种阅读技巧的培训不可站式进行或一掠而过,因为在阅读中,没有哪种文章仅仅涉及一种阅读技巧。各种技巧的选用是灵活的并结合使用的。在教学中技巧培训的循环进行有利于学生对技巧的掌握,有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技巧。此外,要有综合阅读测试或者练习,不要干涉学生运用什么技巧,这样阅读者才能灵活的将所学的技巧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的仅仅靠掌握几个技巧能够实现的。就好像我们个人能力的提高,也不是靠多做几道题,多看一两本书就能够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不懈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龚兵.英语词汇知识广度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2]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
  [3]马国英.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2005.
  [4]关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初探[OL].湖北招生考试网.
  [5]许启忠.影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及其对策[J].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03~04学年度第46期.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而言,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是影响到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教学质量以及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对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相继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标准。并且网络的发展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专业素质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让其专业化发展产生更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及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开
【摘要】在信息化的影響以及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下,多种教学模式得以出现,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界发展状态。文中对全新兴起的且在教育界应用较为广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了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应用多种方式实现综合式教学。文中首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包括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教学模式的实现基础;后结合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的特点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具体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同样也正在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丰富英语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就在信息化背景下,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微课的使用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下 高职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差强人意。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更加不能令人满意。有关调查表明,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英语的比例几乎占到一大半,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学生较少,学生课后只是进行简单的词汇积累,很少能主动进行更多的英语学习。同时,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当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分析当下造成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探讨如何进行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优化,提高学生英语实践应用技能,建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模式,弥补英语人才缺口。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现状 改革策略 实用性 应用性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高职英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在分析传统高职英语“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将本族语文化教学和目的语文化教学同时导入,不断增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心,切实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英语 双向文化导入  一、“一带一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需求的提升,蔬菜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蔬菜种植具有的集约程度高、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等特点,引起菜地土壤N2O大量排放,导致蔬菜地生
【摘要】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的重点掌握方向,然而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颇多,这一方面与他们的英汉语言功底不扎实有关,同时也因为他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选词特点、表达习惯、句式结构特征等差异的了解不够。长此以往学生提到写作就有畏难情绪,没有动力和信心完成写作任务。回译法作为一种翻译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英语原文的特点,认识到英语思维的
【摘要】高职院校外语科研团队基础薄弱,具有性别比例不合理、研究方向分散、教学压力大和高学历成员偏少等特点。研究发现,影响高职外语科研团队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团队带头人的管理能力、成员的科研能力、学历结构、职称评定机制、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六个因素。针对这六个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 创新 教师 外语 团队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
【摘要】在高职教育当中,英语是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高职英语教育能够对人才的专业二知识进行有效的丰富,并使得学生的素养、能力得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应将服务学生作为总之,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本文从实际出发,就高职英语教学与就业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高职英语 就业 策略 问题 结合  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当中,规定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性质是为培养面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