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写作水平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假期到来,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家长、学生的视野中,其中不乏作文兴趣班、快乐作文班之类的针对学生写作能力薄弱而开设的作文辅导班。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激发写作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内部因素。下面就如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谈一下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阅读借鉴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往往是不假思索,洋洋洒洒就几百字,反之,对不感兴趣
  的题目则是愁眉紧锁,笔若千斤,片语难言。那么,怎样令学生对常见的话题也感兴趣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对常见的话题说出自己独特的感觉。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细心品味隐藏在作品中的佳妙之处,即读出作品所表现的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篇文章的佳妙也许就只有一两处,而正是这一两处的佳妙使人满目生辉。以八年级下教材为例,《藤野先生》一文就是在结尾表现了作者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与感激。
  围绕着培养学生独立发现的意识进行作文教学,先从阅读中去寻找文章的独特之处,再迁移到自身的经历中去寻找类似的独特的写作素材,通过借鉴比照,找出最有个人特点的来写,题目、立意和表达都力求做到不一样。
  
  二、关注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笔下的作文也应该是灵动、美丽、鲜活的。在学生有了想写的冲动后,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生活的真善美,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保持写作的热情呢?答案是:关注生活,丰富情感。
  现在的学生对人、对事的看法虽然很独到,但缺乏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情感缺失,只是客观叙述事情的始末,不会从中提炼出感人的东西。而虚构感人的东西又有煽情的嫌疑,他们也不屑为之。为此,我让学生在平时的日记、周记中写下一些片断,比如“生活中的发现”、“感动系列”、“美无处不在”等。这样的片断记录更能直接引起学生的部分联想,让他们把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小事重新回顾一下,从中捕捉情感触动的瞬间,使短短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动作,不起眼的一次经历变成作文很好的素材,由此派生出洋洋洒洒的一篇篇声情并茂的美文。
  
  三、联想扩展
  
  当学生学会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之后,为了让学生自己提炼出日常生活中感人的细节,对写作保持应有的敏感与兴奋,我们还可以做些诸如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画面进行扩写的联想或想象写作训练,以开拓学生写作的思路。
  我们可以从学生经常听到的话里提炼出几句最平常的话作为扩写的例句,例如,有位学生就曾在亲人对自己说过的一句鼓励的话中扩展写出这样一个片断:“烈日下,我跑啊,跑啊,我终于跑不动摔倒了,我觉得自己快要虚脱了,心跳好像马上就要停止。‘起来,孩子,怎样摔倒就怎样爬起来,没有什么困难跨不过去!’我想起了爷爷常对我说的话。想到这里,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虽然眼冒金星、两腿发软,但同学们的加油声不绝于耳。是的,我不能倒下,我要坚持下去。终于,我看到终点了……”像这样多角度地对自己坚持跑完的描写,让人感同身受的一个片断,就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话语的联想拓展和延伸。
  
  四、积累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兴趣要持续下去,最持久的动力就是学生有话要说,有东西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学会收集梳理自己日积月累的点点滴滴。比如,以写简短日记的形式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坚持写周记,把一周中比较有感触的事情写下来;广泛阅读并做读书笔记,摘抄、背诵一些成语故事、诗词、名言警句、名人的美文片断等。这只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几个方法。我们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素材,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学生真正把写作当成一件“乐差”来办。
  编辑/刘文捷
其他文献
欣欣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写一手漂亮的字,而且多才多艺,活泼开朗。不过,最近一周来,欣欣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课间常常待在教室里,趴在自己的桌上发呆。  我问她怎么了,她总是摇摇头说没什么。可两周过去了,她依然如此。我决定找她的家长了解情况。谁知,还没拨通电话,我就接到了欣欣爸爸发来的短信,说他和欣欣妈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最近吵得很厉害,希望我有机
期刊
人生如戏,你我共同演绎了一部真实的名叫《师生情》的戏,变的是你我都是过客,不变的是你我演绎的角色。你若逢场作戏,它便无声无息;你若激情演绎,它便刻骨铭心。  戏里,你怪我不够懂你,对你太过严厉;而我却入戏太深,太过认真,生气又伤身。殊不知,因为在乎,所以严厉,因为懂你,所以生气。我知道,终有一天,那戏里,我不再是曾经的我,你也不再是曾经的你。那时,我不再用我的口吻朗读你的人生,你我天各一方,演绎我
期刊
好友田老师来上海旅游,我略尽东道主之谊,请她吃晚饭。席间,我们不可避免地谈到了教育。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学校教育究竟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少帮助?对孩子来说,读这所学校,与读那所学校,究竟有什么区别?  你有什么收获吗?田老师问。  我联想起我自己的求学经历,那个年代,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人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有人则水平低劣,如同南郭先生一般滥竽充数。我中途转过好几所学校,其中有两所学校非常差
期刊
这段时间,微信朋友圈中正流转《中小学赛课调查:忍无可忍》一文,讲述准备全国赛课的艰辛。时下,小到一节展示课、竞赛课,大到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莫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绞尽脑汁出创意,通过反复试教、打磨,试图研发出称得上“创新”的课程产品。  从1999年进入课程开发领域,我所经历的都是这样使出浑身解数的证明,所开发的课例、所设计的活动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费尽力气说服自己这些“创新”立足教育乃至时代的
期刊
教师德育能力就是教师德育胜任素质,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素质。它不仅包含了教师已经达到的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成就水平,还包含了教师能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潜力,是德育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的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校德育目的的本质,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
期刊
曾经,我参加过一个会议,小组讨论时,一位德育主任谈到,有的老师因为学生不守纪律,把学生赶出教室,有的老师因为学生写的作文与主流不合,就让学生回家,美其名曰“转变思想”……这位老师的发言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共鸣和深思:学校究竟是什么地方?学校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有哪些?  学校有三个方面的责任(社会角色)与功能(社会效用)。首先,学校是一个规范性组织,即需要各种各样的规范来维系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学生如果违
期刊
教育应如泉水一样是无痕的,如泉水一样柔和,更要如泉水一样源远流长。以往说教式的教育、惩罚式的教育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自身应以高尚的品质、平和的态度、真挚的情感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熏陶,让学生产生一种感动、一种无可言说的感悟。  教育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
期刊
近年来,我有幸出访国外考察了不少中小学。这些学校中,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要数两所澳大利亚学校——一所男子学校,一所女子学校。  在受教育权方面,世界各国都强调男女平等,男女合校接受教育是全球普遍的做法,为什么在澳大利亚还要实行男女分校教育呢?是同样遭遇了“男孩危机”,还是为了刻意培养“女汉子”?抑或是为了防止男女同学非正常交往?带着以上种种疑惑,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这两所学校。  赫钦斯男校
期刊
新时期,教师面临的诱惑变多了,职业态度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的“师道”遭遇种种冲击,不断有挑战师德底线的现象。  部分教师丧失职业自尊,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修养因素。教育应当展示社会先进文化,然而,社会依然存在实质上的等级制,教师往往无法维护职业尊严,教师自身的基本权利有时也无法得到尊重,在社会,在学校,往往表现为“人微言轻”。如果教师权益得不到保证,他就有可能忽略社会赋予的职责,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商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要达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对英语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改革教学目标和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改革现行大纲中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势在必行,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差别,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标准,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