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西娅·角畑《漂浮的世界》中的家、旅行与(不)流动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西娅·角畑的作品《漂浮的世界》,呈现了家、旅行与工作的主题与意象,这三个主题皆凸显了(不)流动的议题。小说呈现的旅行与工作之关联,两者皆具有流动意涵--前者是地域性的流动,而后者则是社会阶级的流动。然而,小说中的旅行与工作往往也意味着无法流动,与家的不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关联。换言之,藉由分析小说中的家、旅行与工作等主题与意象,本文希冀凸显隐藏在文本底层的另一根本议题,即20世纪中期、二次大战后日裔美国人所面临(不)流动的问题。
其他文献
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也是人类第一座且唯一一座月球城市的名字。这座城市由五个巨型穹顶组成,不同的穹顶下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主人公“爵士”是一个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快递员,挣扎在贫困线上,原想从一个大买卖中捞一笔,却始料未及地被黑暗势力围剿。
马克·韦斯特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专家,北卡莱罗大学夏洛特分校英语系教授,主要教授儿童文学和青少年文学,研究兴趣包括美国儿童文学史、审查制度和儿童文学批评研究等。迄今撰写了十六部著作,最新成果包括与凯西·梅洛克·杰克逊合著的《美国人童年的塑造者》等。韦斯特教授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如《纽约时代书评》、《出版者周刊》、《美洲史料》和《英国遗产》等。访谈内容涉及儿童文学领域的诸多问题,包括儿童文学批评方法、审查制度、儿童文学的发展等前沿问题,也探讨了儿童文学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
《我的乔治亚》是西西将纪实与虚构巧妙编织的一部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作家西西亲手搭建一座十八世纪英国乔治亚时代的“娃娃屋”为线索,探索彼时英国的建筑、家具、摆设,展现那时的人物会话、家居日常,并扩及当年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同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交织其间。如同一次历史重构,西西以她创新的艺术布局和叙述,在分享她的丰富知识、灵慧巧思和生活乐趣的过程中,让往昔回魂翻新。
季娜·鲁宾娜(ДинаРубина,1953—)是当今最著名的以色列俄语作家之一,曾获俄罗斯“大书”奖、以色列作家协会奖等众多奖项。季娜·鲁宾娜在50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用俄语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十余部,中短篇小说集三十余本,其代表作包括《何时飘雪?》(《Когдажепойдетснег?》,1977)、《弥赛亚来了!……》(《Вотидетмессия!..》,1996)、《在街道阳面》(《Насолненойсторонеулицы》,2006)、《俄罗斯金丝雀》(《Русскаяканарейк
在“后现代之后”,究竟依什么样的精神对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一异彩纷呈的世界性文学现象进行系统梳理?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在批判历史唯心主义时,强调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92)。
6月20日,“新世纪外国文学趋势发展研究”高层论坛以网络在线方式在山东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和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论坛聚焦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热点,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木兰”是满语,意为哨鹿,即猎人以木制的长哨仿效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雌鹿出现,然后猎杀之。小说以哨鹿为名,分两个声部平行展开。一为乾隆秋季自紫禁城经承德避暑山庄去木兰围场打猎;一为哨鹿人阿木泰一步步陷入刺杀乾隆的迷局中。两条线索犹如交响,独立而交叠。又像蒙太奇,在看似意料之中的地方,制造出乎其外的惊奇大戏。
《超现实主义的语言》一书由英国帕尔格雷夫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作者是著名的文体学和认知诗学研究专家彼德·斯托克维尔(Peter Stockwell)教授。该书以超现实主义作品为研究对象,彰显文体学研究作为文学和语言学界面的特质,收录于罗西奥·蒙托罗(Rocío Montoro)博士和保罗·辛普森(Paul Simpson)教授主编的文体学系列丛书《语言、文体和文学》。
犹太身份的建构是犹太性的核心问题,关乎犹太民族的血脉联系和犹太文化的延续传承。菲利普·罗斯在小说《反生活》中以后现代文学手法多地域、广视角、全景式观照了世界范围内犹太人的生存问题。本文剖析了《反生活》在看似荒诞不经的元小说构架下实则有着严肃的现实能指:后大屠杀时代犹太人在精神危机、身份归属以及反犹主义等方面遭遇生存困境,在身份建构的历程中备尝艰辛。天地之大,何以为家?罗斯在深刻反思的同时,表现了其独特的犹太身份观:真正的犹太人应该是一个精神独立、自由选择、自我塑造的全新犹太人。
20世纪诗歌史上,以T. S.艾略特、J. C.兰瑟姆等诗人为代表的学院派诗风占据重要地位,被作为诗歌品质判断标准的权威与规范。二战后,黑山派作为第一个反学院派诗歌团体,以查尔斯·奥尔森、罗伯特·克里利、黛尼丝·莱弗托芙等诗人为代表,对学院派诗风发起质疑与挑战。黑山派对学院派的反叛与创新具体体现在诗歌内容、诗歌形式及诗歌情感三个方面。本论文立足诗歌文本,探究黑山派"投射诗"对学院派诗学观念的反叛与创新,旨在拓展黑山派诗歌的研究维度,为深入理解并把握20世纪美国诗歌流派思潮及其走向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