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药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静脉输液的18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为不良反应组(134例)和正常组(5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对比,不良反应组在皮试液及药物配置时间、抗生素连续注射次数、是否了解抗生素连续注射禁忌、护士对用药适应证了解程度、滴速、药物保管等方面均有差异(P<0.05)。皮试液及药物配置时间过长、抗生素连续注射次数多、护士用药适应证了解少、滴速快、药物保存不当,可能是患儿静脉输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皮试液及药物配置时间、抗生素连续注射次数、抗生素连续注射禁忌了解程度、护士用药适应证了解程度、滴速和药物保存是儿童静脉输液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静脉输液时,皮试液和药物现配现用、减少抗生素连续注射、加强护士对用药适应证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滴速、合理保管药物,可减少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石阡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采取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等方法在不同季节对石阡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石阡有野生木
目的应用警告标识减少药师洗手消毒问题及配置输液差错,提高药师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洗手消毒及配置输液环节应用警告标识的药师为观察组,未在相应环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探索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 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行动学习理论为导向,构建与实践《小组
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的生源基础进行研究,得出职业院校生源具有学习基础差但个体差异大、文化基础知识不牢固 但有一定特长、学习缺乏自主性但为人热情等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
癌症是由于大量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遗传不稳定性不断累积所形成的一类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多组织和器官并导致严重后果的复杂疾病[1-2].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但是
以国产现役客车轴承(型号NJ(P)3226X1)为研究对象,针对列车轴承轨边声学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存在的强噪声、陡畸变和多声源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结合多普勒校正、时域重采
[目的]评价基于目标管理法的健康宣教对改善老年慢性乙肝病人自我护理行为的效果。[方法]将81例老年慢性乙肝病人按就诊先后时间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
近几年来,从我国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开始,各个教育管理层面就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非常关注,各式各样的教 研方法也登上舞台,渐渐趋于多样化,很多学校采取了如教研沙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