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数学的方法探究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本身的实用性和本质决定了它相对于其他学科缺少趣味性,学生心理存在一种“数学乏味”的心理,有一种本能的抗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在数学教育工作中让“乏味”变的“有味”,让学生的这种腻烦心理从根本上消除,让学生以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接受数学,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
  【关键词】兴趣 轻松 快乐
  
  调查显示,近年来,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较多的学生数学学习中很难有愉快的心理体验,在中学所学的所有科目中,数学通常是排在“最不喜欢的学科”的榜首。在学生眼里,数学好像是个高深莫测的哲人,可敬但不可亲。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以下我将从两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1.教师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听课常常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认真听还是不认真听。所以,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2、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学生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尊重学生,就是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我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时,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给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易让学生疲劳、生厌的灌输教学模式,而是跟学生融为一体,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事项
  1.营造轻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以往的教学模式看,学生总感觉教学与实际有很大的脱节,对学习总有一种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传达信息的时候要抛开书本的字面语言,多用生活中的事例去提问、引导学生。若在课堂引入时能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这是在办实事、真事,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力就能更集中。所以,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要尽可能地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一些实际问题。改变学生对数学持有的枯燥、抽象、乏味的印象。
  2.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
  “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数学知识,而且讨厌你给予他知识的这种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常见的实物以及电脑等各种介质,引导学生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学习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培养独立的思考学习习惯
  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引下能很快解答出繁杂的数学题,而在课堂后的作业中却总感觉到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对他人的依赖和对自己的不信任,从而逐渐散失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主动传达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独立的思考。教师告诉学生、指导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断提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
  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新舊知识之间的协调,而思维僵化的学生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则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从自已的切身体验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问题就会变得更具趣味性。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层次教学,数学学习目标的设置也应根据学生个人的不同情况而不同,合适的数学学习目标的设置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后,获得了快乐和自豪感,产生了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会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布置作业、评价检验等各方面都要有层次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并爱上数学。
  【组稿编辑:周 翔】
  (作者单位: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當前历史教学工作面临尴尬境地,极其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增强趣味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可从巧设导语﹑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穿插时政﹑引用娱乐资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入手。恰当运用趣味性教学,可使枯燥的历史生动化,遥远的历史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教学方法 趣味教学    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已有十年,除了获得一些任教经验,更多的是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探讨,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承载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理清思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承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体育教学在对人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教学的开头与结尾直接关系着艺术魅力的高低,同时也展现执教者的艺术修养。  课堂教学虽不能等同于文学艺术欣赏,但一个良好的的开头无疑会让学生兴趣、求知欲望倍增。而课堂教学中开头的方式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我们应如何选择呢?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编制内容,只要让人耳目一新,能够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课堂角色,那就是最佳的选择。有些开头方
期刊
当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意境情趣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
期刊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竞赛题中,往往只有时间这一种量,根本不明示两个运动体的相向、相遇,或者同向追及是在多少路程中发生的,因此,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解答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恰当地设某段路程为单位“1”,以此为尺子,来度量两个或几个运动体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的长短。这样,就能使数量关系明朗化,就能将问题化难为易。  下面,笔者结合自
期刊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方面还是经济、科技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  新课程主张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中学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一代, 不仅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使其具有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习惯和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还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磨炼意志。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     美国教育家罗杰冯伊庄有这样一句名言:“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
期刊
隨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动感高效课堂,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动感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和教师教的积极性也需要动感高效课堂。因此,推行动感动感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动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基本套路是“考情分析、基础自查、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学后小结”。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五环节教学步骤,即问题引
期刊
【摘要】平面向量具有整套良好的运算性质,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构造向量模型,利用向量的有关知识可使问题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得到简洁的方法。构造向量法在处理不等式的证明、函数的最值等代数问题中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关键词】 平面向量 构造向量法 函数的最值 不等式的证明    向量作为工具性知识已列入中学数学教材中,其价值意义已为广大师生所认同。事实上,向量的引入,揭示了数学知识之
期刊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健身、启智,而且还可以德育。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不怕困难等精神品质,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体育课上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那么,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开始,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