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rlxg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及终生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实际教学实践及调查,对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进行了探索分析,希望能使体育教学更加适合于学生,增强体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
  [关键字] 体育兴趣 体育教学 组织教法
  
  前言
  对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早在1956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主要培养目标[1]。体育课内容丰富,根据学生爱好活动的生理、心理特点,本该具有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魅力,但实际情况却是长时期缺少这种魅力,如何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这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体育兴趣在体育课中的作用
  1.1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总是带着情景性的,因而,在体育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创造条件。因此,要努力挖掘教材当中的情趣因素,通过有趣的导入,巧妙的组织,风趣的语言,唤起学生积极情绪和兴趣,让学生在情趣交融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不论教学什么内容,是难学还是易学,是学生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的,要让学生乐学。那就要在教法上多动脑筋。让学生在兴趣中练,练中产生兴趣。
  1.2要使学生“动”起来,需要在“趣”字上下功夫。综观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最朴素的是“有趣”或“没趣”。体育本身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然而学校体育教学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娱乐性[2]。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当前学生身心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自我保健的需要,尽可能了解、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强身健体的知识技能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2.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2.1.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表(1)学生体育课兴趣调查
  性别 男生 女生
  喜欢 80% 65%
  无所谓 15% 20%
  不喜欢 5% 15%
  
  据调查,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80%,女生占65%,对体育课抱无所谓的男生占15%,女生占20%,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5%,女生占15%。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是不得不上的一门课程,只是“玩玩而已”。对体育课认识不足,对体育活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没有培养起体育的兴趣和特长。
  2.2教材的特点与教学模式。
  体育兴趣的形成与教材和教学模式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以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目的。形成了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这种模式以教材为中心,将教材比做“图纸”力求把每个学生加工成“标准件”[3]。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选修体育课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它是学生根据体育要求与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并能从中获得成功与快乐。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不断地巩固与发展。
  2.3学生的动作技术水平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4]。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从不会到初步掌握,到初步运用,教师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上,也会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普通学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水平较差,不能与体育专业学生类同。特别是女生,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
  2.4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探究(学习)或参与的一种愿望(需要)。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就会对其渴求参与的体育活动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参与热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体育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5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的兴趣。为此,必须尽可能地保证每次课中都能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中也包括经受一定辛劳和痛苦之后的快乐体验。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中的愉悦时,才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喜欢学、乐于练,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几点体会
  3.1增强健康意识,突出目标
  体育课教学目标应该是淡化竞技意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标准》明确规定对动作技术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运动的细节,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或学习结果能按前所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加以衡量或评价。目标突出,就应该非常明确本次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没、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心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的重要意义。
  3.2 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对体育感不感兴趣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在课堂上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体验的多少。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
  3.3 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要求。对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排球教学中,先学垫球,然后传球,他们学好基础了,就会不满足,要求学习较难技术,要求学扣球,自然要学拦球。然后不满足四号位扣球,要求进行快球进攻学习。要打好这些球,传是基础,自然就会练垫球,而且兴趣很大。
  3.4 注意考试的运用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经常锻炼,以往的体育考核基本上是统一项目,统一标准,由于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基础,运动技能的水平各不相同,而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考核,显然有些不够科学。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项目教学以前,有些学生几乎可以不需要怎么练习就可以及格,甚至达到良好、优秀标准,而有些同学即使刻苦练习也很难及格,这样便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执行中,必须打破过去的统一标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使人人都能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巧妙的运用考试,也会对技术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5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项目。
  3.6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
  教学中发现同学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首先在练习中,我提倡,技术好的同学和技术差的练习,以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同学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同学的动作,可以向同学请教,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注意发展学生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多运用学生示范。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教师要给他们发展自己的机会。一方面学生可以体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过程中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学生觉得他们能行自己当然也能行,减少了心理压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3.7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是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伤害。学生从不会到会,要有一个过程。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揚,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的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3.8 提高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理论知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举办一些体育知识讲座,可以强化学生的体育知识。内容有:奥运史、亚运史、中外体育发展史、各单项的演变过程、各项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法、运动训练中的医务监督、体育锻炼的自我保护、组织收看高水平的比赛。还可以收集一些融知识性、兴趣性的体育素材,举办专题讲座。在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够更快的掌握运动技术。讲授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性、趣味性的体育知识,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欣赏能力,便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是学习的动力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管水法.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教学,2004,(1).
  [2]毛振明,赖天德.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J].中国学校体育,2005,(2).
  [3]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分析与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5,(02):81-83.
  [4]蒋菠.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法的创新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有关英语教学的词汇的学习和应用就是在学习英语语言,当前初中英语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是提高有关英语单词的教学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学习形
芹菜斑枯病的防治276714山东省临沭县南古镇农技站夏英三芹菜斑枯病是冬春季棚室芹菜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老叶先发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发展,初期呈浅褐色油渍状小斑点,边
消除脑力疲劳:人应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可消除脑力疲劳。如果是心理疲劳,不要滥用镇静剂、安眠药等,应找出引起感情忧郁的原因,并求得解脱。病理性疲劳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和治疗
柑桔园微灌溉系统微喷灌和滴灌均属微灌溉系统。这种灌溉方式的优点是节水、节能且可保护植株免受霜冻伤害。灌溉可使植株产量提高39—64%,柑桔植株产量与地表微灌溉系统覆盖率直接
会议
探索实践导向课程模式,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方式,是理实一体的最好体现,是实现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探讨教法课的“4321”教学模式,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活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方式也都是以自我为核心,所以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中较为沉闷,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不高,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堂中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九年级的Unit 1阅读教学设计片段为例,介绍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在读前、读中和读后阶段对英语阅读课进行规划设计,以促使学生
◆摘 要:革命题材环境陶艺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教育意义、审美意义和经济意义等。革命题材环境陶艺设计在发展中需要采取注重创新、加强整体规划、促进政府规划与民间资源整合等策略,以推动与促进革命题材环境陶艺设计的发展。革命题材环境陶艺设计具有与旅游业相结合、走新型产业化发展之路、建立合作共赢模式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革命题材;环境陶艺;设计;发展  革命题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即属于环境艺术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语文的最有力的武器.如何在教学中用好这个武器,更是一门学问.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