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享聚焦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我们来分享预习收获。有关字词的学习,有什么需要强调的吗?
  生:本课的多音字特别多,需要重视。我来和大家一起读一读。(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强化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dào)。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dāng)。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zhé)回来。
  木桥前,没(mò)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bēn)上木桥。
  水渐渐蹿(cuān)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mò)了他。
  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村里发洪水,老汉指挥村民从一座木桥上逃生,村民们得救了,他和小伙子却牺牲了。
  生:我还知道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
  生:这是一场很大的洪水。
  师:通过分享和交流,你可能又有了新的收获和体会。那么,到现在为止,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或者觉得要和大家一起研究的问题吗?
  生:我们知道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可是课文为什么在结尾才点明他们的关系呢?
  生:一般情况下,《桥》这样的题目应该是散文或说明文,本文的主要内容明明是
  讲了有关老汉的故事,可为什么题目叫作《桥》呢?
  二、立体研讨
  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有的根据课后题来提问,有的就课文题目本身的矛盾点来提问,这些方法都不错,提出的问题也很有价值。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进行深入研究。题目为什么叫作《桥》呢?
  【教学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抓住真问题,抓住有思维含量的高阶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提供研读大空间,激发学生研读的动机。】
  师:同学们,请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直接写桥的句子,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读书,画出相关句子。)
  师:此时,你对这座桥有什么话说?
  生:这是一座又窄又不结实的桥。
  生:这座桥虽然不结实,但也挽救了大多数村民的命。
  师:那么,老汉又做了什么呢?請同学们继续研读课文,画出写老汉的句子,仔细品读并做批注。
  (生读文,画出相关句子并做批注。)
  【教学意图:通过品读,感悟人物形象,发现语言形式的秘密。】
  师:我们来交流刚才读书的收获。
  生:我从“站着、盯着、像一座山”体会到老汉的威严、镇定、临危不乱,村民们都很相信他,拥戴他。
  生:我从“揪出小伙子”体会到老汉的一视同仁。我们知道,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老汉还是揪出了他,可见老汉不徇私情。
  生:我同意以上同学的观点,我还有补充。我从“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看出,老汉很爱他的儿子。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儿子。
  师:“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如果老汉来得及喊出,他会喊
  什么?
  生:他会喊:“儿子,我爱你。”
  生:他会喊:“对不起,儿子,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你还有那么美好的人生,可是,如果叫我再做选择,我依然会这么做,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师:是啊,面对党员和群众,他让群众先走;面对儿子和自己,他让儿子先走。这是一位大公无私的好支书,他的形象高大如山,这也是一位疼爱儿子的好父亲。
  师:(出示三段话)综合三段文字,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桥》
  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最后的姿势》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船长》
  生:在危急关头,他们的喊话都很简短,由此可见,简短的语言特别有力,适合描写紧张的场面。
  【教学意图:关联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发现语言形式的秘密。】
  师: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研读,同学们有了很多的想法,那我们再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呢?
  生:我认为,如果没有桥,大家就不可能逃生;如果没有老汉的指挥,即使有桥,大家也不可能逃生。从这个层面来讲,老汉的作用大于或等于桥。所以,文章以“桥”为题目。
  生:我觉得,文中的桥有两座,一是那座木桥,二是老汉为大家架起的生命桥。那座现实的桥坍塌了,而那座生命桥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桥”具有双关意义,因此文章以“桥”为题目。
  【教学意图:这一问题既是对研读版块的总结,表现学生深度思维的成果,也探讨了文章命题的方法,是对以前学习方法的迁移。】
  师:除了写桥和老汉,文章还有一部分笔墨写了当时的环境,是否可以去掉呢?
  【教学意图:环境衬托的作用,学生都会说,但是,不能只走过场、贴标签,而要把重点放在体会作者如何描写生动上,以此借机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师:请画出写雨和洪水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生画出相关句子)
  生:我读到“跳舞”时,觉得洪水很可怕。洪水在跳舞,洪水很开心,可是这就意味着很多人要失去生命,可以看出洪水的无情。   生:“狞笑”使我想到了野兽。我觉得洪水非常凶狠。
  生:一个“舔”字,令人觉得毛骨悚然,仿佛一转眼洪水就会狠狠地咬人一口似的。
  生: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洪水的无情、可怕,写得生动传神。
  师: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深刻,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写法方面的。如果在这几句话中间加个音乐符号,应该加什么?
  生:要加渐强符号,因为形势越来越危急,洪水越来越可怕。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把自己的体会放进去读出来。
  (生自读,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能说说本课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吗?
  生:就是在这样的洪水面前,老支书站成一座山,指挥村民有序逃生,用自己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为村民架起了一座生命桥。环境越恶劣,人物的形象就越高大。
  师:有人说,故事到“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就已经很完整了,可以结束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不赞同。结尾交代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出人意料,更能体现老汉的无私,也更加能够震撼人心。
  师:你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的结尾?
  生:《爱之链》的结尾。
  【教学意图:关联旧知,发现规律,深化
  认识。】
  师: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小小说这一类文章的结尾特点。
  三、迁移运用
  师:(将微型小说《窗》去掉结尾后出示)请同学们猜猜结尾,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窗边其实什么也没有,因为这样才出人意料。
  (师出示《窗》真正的结尾:他的面前只有一堵墙。)
  四、整理建构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认识了一个大公无私的老汉,并深受感动。
  生: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了小小说的特点。
  生:我知道,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衬托作用。
  五、拓展延伸
  师:很多年后,这里成了一个旅游区。如果想建一个标志性景点,可以包含哪些元素?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个游人,你会怎样介绍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呢?
  师:读《世界经典微型小说》,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两篇,对其环境、语言、结尾进行研究,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同学进行深度交流。
  【教后所思】
  教学生带得走的语文
  本节课立足“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立场,力争改变语文教学中模模糊糊一大片的弊端,致力于表现并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学生可以带得走的语文。
  一、培养学生带得走的习惯
  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但它是获得知识、使之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譬如,“分享聚焦”环节,通过对于自学内容的梳理与交流,培养学生认真预习、深度思考、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在“立体研讨”环节,利用写批注的形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学生交流时,利用课堂发言范式,“我同意以上同学的观点,我还知道……”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利用“基于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我认为……”这样的语言范式,培养学生深度思维、条理表达的好习惯。而“整理建构”环节,则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积极整理建构的好习惯。
  二、教给学生带得走的方法
  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要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利其器”,从而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能够“善其事”。例如“根据课后问题提问、利用课题矛盾点提问”等提问方法的渗透;通过与《爱之链》的结尾比较,与《船长》等课文中句子的比较,教给学生关联旧知、类比分析的方法;学习了本课的结尾之后,猜猜小小说《窗》的结尾,这是对本课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运用。当然,学习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形成学生带得走的素养
  “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 教学的研究,其核心就是给学生的素养提供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固化和延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站在课中央” ,通过分享聚焦,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利用学生自己提出的有思维含量的真问题 ,引发学生真正的认知冲突。然后在“立体研讨”环节,提供给学生研读交流的大空间。学生默读深思,圈点批注,分享交流,二次创作……深度进入学习过程。学生不仅仅认识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感情得到了陶冶,认识得到了提升,而且发现了语言形式的秘密。通过学生的精彩表现,可以窥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条理性、独特性,可以看出学生强劲的学习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力,仿佛听到了学生核心素养拔节的声音。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教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而是综合的、多元的。因此第五环节的内容,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给了学生一个综合研究的平台,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延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评析】
  一、教师有合适的站位
  课堂样态的背后,是教师教学思想的支撑。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张老师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着新时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合适的课堂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定位精准
  统编本的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单元要素要清晰得多。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小说”的第一篇课文。单元导语里面出现了阅读层面的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课后题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1)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的情节说说你的理解。(2)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联系老支书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人物的作用。(3)小说结尾才点明小伙子和老支书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纵观张老师这一课的教学,对于语文要素的体现和落实是目标明确、过程扎实、效果明显的。如通过对描写桥和老汉的句子进行批注式阅读,学生就很自然地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交流,利用课后题中提示的方法达成了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学生在深度理解中感悟到雨大、洪水的可怕之后,再追问能否去掉环境描写,学生的理解就不是贴标签似的回答,而是一种理性的认同。对于微型小说结尾的特点,张老师的处理也很巧妙,首先关联旧知,利用《爱之链》的结尾,让学生发现规律,之后,为另一篇微型小說《窗》加一个结尾,通过迁移和运用,强化习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发展目标清晰
  对于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张老师有着清晰的认知,因此,她课堂的起步很自然地衔接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享聚焦的形式和目的,很好地指向了以学定教。再者,张老师很明白,她在课堂上不仅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因此,这堂课的语文味很浓,学生实实在在的读书、批注、交流、朗读,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了语文素养的生长。
  3.教师自身定位准确
  张老师明白自己“课堂助推者”的身份,有巧妙的点拨,有动情的语境,有适时的总结、助推和追问。教师的表现机会不多,但对话平等而又充满启发性,始终把控了课堂的良好走向。
  二、学生有看得见的成长
  1.空间很大
  这堂课,板块简约,问题整合,为学生的深度思维和素养表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舞台。第二个环节的立体研讨部分,以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作《桥》”为高阶问题切入,以“环境描写部分可以去掉吗”做承接,以“课文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你同意吗”进行追问,三个大问题串起了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对环境描写的体会,对巧妙结尾的感悟。张老师没有细碎的讲解,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自主读书、思考、感悟、发现、交流。学生呈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深度的思维水平、默契的合作状态,在精彩的表现中成就了自己。
  2.感情很真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这节课不仅有鲜明的语文味,也有浓郁的人情味。张老师抓住了几个巧妙的感情生发点,导引出了文字中的情感因素和学生内心的感动。如通过朗读描写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激发对老支书的敬佩;通过想象老支书没有来得及喊出的话,体会到他的恪尽职守和对儿子的深情;通过对描写环境的句子多种形式地读,体会到洪水的疯狂肆虐。学生在品味和朗读中,创生了一个既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情感场。
  3.支架很巧
  课堂上,在学生思维止步处、平移处搭建支架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向更高处伸展。這节课有几个支架搭建可谓巧妙。如出示《桥》《船长》《最后的姿势》中的三段文字,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的关联,体会老汉临危不乱的形象;通过想象老汉的喊话,触发学生的深刻感动;关联《爱之链》的结尾,打通旧知与本课的关联,为发现小小说的特点提供了很好的支架。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 华中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心目中的好课标准逐渐明朗起来,概括起来为六个字——单纯、秩序、鲜活。  一、单纯  何谓“单纯”?若用于对语文好课的标准,“单纯”是一种对语文课简约化的追求,它不是簡单,也不是单一,而是摆脱语文课冗繁、洗尽铅华之后的一种教学境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纯粹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
一、回顾导入——初步  感知人物形象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  习了《刷子李》这篇课文,初读了课文,解决了字词,还写了初读感受卡。回想一下,文中的刷子李都给你留下了哪些不同的印象?  生:他的技艺高超,当别人怀疑他的时候,他也不会去批评别人,还会给别人讲道理。  生:他刷墙很厉害,说明他是很有功底的。这种功底是因为不断练习。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向他学习,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坚持下去才会成功。  
一、声音导入,激活思维  师:同学们,听,什么声音?(播放风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风吹动风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师:是呀,风来啦。(板书课题:风)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风呢?  生:我在草原上看到过风。  师:风吹过草原,会怎么样?  生:风吹过草原,绿油油的小草会随风摆动。  生:下雨的时候风很大,雨丝会被风吹得斜斜的。  生:我看到过台风,呼呼地刮过大海,卷起很大很大的浪。  
童话,是小学阶段要教学的重要文学体裁,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童话究竟该如何教,很多教师都比较模糊,往往把童话当成一般的叙事类作品来教,没有紧扣童话的特点。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在教学童话作品时,特别注重“体验、想象和表达”。比照周老师童话教学实践的经验,笔者在听了我校陈彭凤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一课后也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关注阅读体验  童话阅读的体验有很多种,比如,扮演角色的体验、经历奇异幻境的
以研促教,是促进课堂教学提质,促进教师由“经验型”转为“研究型”的必经之路。为提升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扎实课堂教学,让师生在课堂上有效成长,最终走向高效课堂,近两年来,我校语文科组以“领衔教研”为依托,坚持开展“领衔教研”活动,教研效果良好。  何谓“领衔教研”?这是我校语文科组校本研修、教研活动的一个专有名词。即六个年级备课组,在科组的统筹安排下,一个学年内要承担一次领衔教研的活
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对我们获取新的知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对“思考”这样阐述:“对任何一个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均以积极的、执着的和用心的态度考虑它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若能成立,再考虑它所导致的进一步的结论,这就构成思考。思考一旦开始,它就是一种自觉的和自愿的思维活动,是在可靠理由的基础上树立起信念。”不言而喻,思维是极其重要的。它的目的在于获取信念,继而收获更多
互动式作文评改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影响,从而建立起的生生、师生双向的信息输入、双向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是教学相长的作文评改新机制。评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集体面评、交换互评、小组互评等途径,逐步养成学生的自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 集体面评,传授方法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最大的特征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师生围绕着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探究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以送别诗为例,抓住“送别”这个议题,我们可以按照由外到内、由景及情,将其分为晓背景、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四点,运用比较和迁移的阅读策略,将具体的教学定为群诗送别之因的知晓、群诗送别之法的理解、群诗送
入职两年,工作之余,我时常会问起自己:教育的本心到底是什么?每当这时,都会想起曾给予我教育启蒙的那位老师。大学毕业前,她送给我一本《爱的教育》当作毕业礼物,并要我无论何时都记住一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那是鲁迅先生所说,那天的对话内容也成为我学生时代上的最后一课。而今读起《影像中的教育学》这本书,其中一个个与教育有关的故事,一部部与教育相系的电影,都让当时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在这本书
近日,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迎来了70周年华诞。清华大学、市区教委各级领導和幼教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美好的一天。清华幼教人心怀感恩,以底蕴深厚的园史展览、别开生面的幼儿艺术作品展览和丰富多彩的师幼节目呈现出我园园本课程与园本文化的各个方面。  摄影报道/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