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看法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部分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如下:
  1. 新教师缺少引路人
  近几年新教师因为在农村学校没有学科带头人指导他们,有的不知如何备课和组织教学,大部分教学效果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思想不巩固、师德师风不够好、业务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很难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村教育工作。
  2. 不安心本职工作,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目前,农村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在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以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突出。以山东为例,近几年来,各县区城镇教师的补充主要是从农村选拔,农村骨干教师相继调走,这就使农村的师资越发薄弱,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造成的后果还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城区中小学的生源多了,规模扩大了,又不得不从农村中小学再选拔教师进城任教,使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了低质量徘徊的怪圈。
   3.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首先是学科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教师的学历进修主要通过函授、电大和自学等渠道进行且取得的,学历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文科专业,这种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使得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其次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特别是一些小学教学点,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令人担忧。
  
  二、原因剖析
  
  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很多,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偏低。
  这几年,农村教师的工资虽有所增长,但30%以上的农村教师月收入不足900元,50%以上的教师月收入在1 200元以下。由于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未到位,而原来学校的一些收费项目又被取消,由学校发的津贴没有了来源,教师每月领到的就是基本工资,比不上当地一个小工的月工资。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收入还非常低。与城市教师相比,付出的劳动艰辛不比城市教师差,待遇却比城市教师低得多,这种“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制约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普遍,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
  在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里,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如体育教师教外语、语文教师教物理、一个专业毕业的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边远学校,学科教师不配套,不少学校很难开设英语、计算机和艺术体育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只能由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机会少
  与城镇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机会相对较少。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级、高级职称比例远远低于县镇中小学教师。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千方百计进城,优秀教师的流失加大了学校的差异,导致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降低。
  4. 缺乏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农村地区学校分散,集中培训困难,培训任务重,经费紧张,没有形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一是学校培训缺乏与各级培训机构的互动。农村地区学校相对封闭落后,可供学习的资源比较缺乏。二是培训经费很少。部分地区没有专项的教师培训经费。即使教师培训经费从生均公用经费中提取,也只能满足极少数教师的培训。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 建立正常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确定农村教师编制要遵循教育规律,确保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向农村教育倾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1)核定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教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工和学生比之外,还要考虑任课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等因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与教职工比。(2)确保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首先要调整当前各地不合理的编制标准,对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应适当放宽编制标准。其次要根据各县市的实际,按师生比凡缺额的教师应允许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招聘,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人员充足,结构合理。(3)建立师范院校学生定向培养制度。每年从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给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教师。
  2. 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农村中小学在近几年内生源窘迫,学生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流失,部分学校因学生锐减而不得不关停。而在县城的学校,家长却在抱怨孩子太多,教室太拥挤。因此,应调整学校布局,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镇设校点,分散人、财、物力。撤并部分规模太小的农村学校,使农村中小学逐步向城镇完小、中心完小集中,形成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格局。学校布局调整,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整合了现有教师资源,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3. 落实“教师聘任合同制”,畅通不合格教师出口,推进人员流动,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
  (1)现有的“教师聘任合同制”没有调动广大教师的劳动积极性,没有达到“教师聘任合同制”应有的作用。实行“教师聘任合同制”,就是要把教师推入师资市场,通过签订“聘任合同”,参与师资市场的竞争。(2)积极推动中小学人员校际、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逐步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学段、区域、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特别是边远和贫困地区中小学合格教师短缺以及“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问题。
  4. 充分利用政策导向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人才流动模式
  特别是要打破户籍和地域界限,实现优秀教育人才的跨区域有序流动。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坚持把新录用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探索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措施和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确保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工作取得实效。努力通过消除教育人力资源的差距尽而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推进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的问题很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加大投入,迅速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排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队伍,强基固本,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培训、教育和管理,优化队伍,改革挖潜,才能建设成一支合格的农村教师队伍。
  (乐清市淡溪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南开大学研究生方涛快要毕业时,立志读博士。可是,他的妈妈刘娥坚决反对。做家长的哪个不望子成龙?为什么刘娥这么“另类”,要阻拦儿子的前程?   原来,刘娥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大的儿子高分低能,书越读越“呆”,心中没有别人,不会与人相处,用读书来逃避社会,如果这样读下去,岂不成了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于是,刘娥决定给儿子补上人生这门大课。她劝说儿子回到母校中学,当一名不要工资的见习老师。在妈妈的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课堂上往往会有许许多多的“意外”产生。这些来自于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偏差而引起的“意外”,常常使我们或怦然心动,或豁然开朗,或促进思索……  一、 对教材表述方式的误解引起的理解偏差  例:苏教版第五册《卧薪尝胆》一课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学完了《卧薪尝胆》一课,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吗?  生:老师,勾践向吴王夫差求和,课文写了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学困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  首先,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
作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如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医治种种痼疾,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探索价值。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它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冷漠、呆板的面孔,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一条正确的改革之路。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条件。各学校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技术已基本普及,绝大多数的学生家中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