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线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它使每个公民在遇到公民利益或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有权实施反击,有权给侵害者以必要的损害,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但公民并不是无限度地行使法律赋予他的防卫权利,当其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时,即防卫过当,就应当负刑事责任。然而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线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一、我国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有关规定
  《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正当防卫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在道德方面的一项义务。防卫人在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1.必须有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笔者认为所谓“现实”是指引起防卫行为的不法侵害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排除了并不存在不法侵害的各种情况,包括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行为的假想防卫的存在。正当防卫要求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这里的不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不法是相对于合法而言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能针对合法行为而实施。“不法”与“违法”在这里是等同的概念。不法侵害既包括故意的不法侵害,也包括过失的不法侵害;不限于作为的不法侵害,还有不作为的不法侵害。但应当指出不法侵害仅仅是人的不法侵害,而非动物的不法侵害。在行为人受到动物袭击所实施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行为,这里不存在正当防卫的问题。
  2.必须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所谓“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而尚未结束,这是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正当防卫行为是在合法的正当防卫时间段内进行的。在这个时间段两端以外的时间进行所谓的“防卫”,称为事前加害和事后加害,同属于防卫不适时的范围。防卫不适时不是正当防卫,已构成违法犯罪,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行为人是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防卫是区别行为人的行为合法与违法的重要条件。
  3.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实质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享有的合法防卫权,即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人必须出于防卫的意识。如果实施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非法利益或防卫挑拨,相互斗殴,都不是具有防卫意识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
  4.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
  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这是由正当防卫的本质决定的。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法侵害是由不法侵害人本人直接实施的。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防卫,使不法侵害人不再继续实施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而针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者进行防卫就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因此正当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这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
  5.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九七年新刑法把七九年刑法中规定的防卫过当的条件即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修改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可见,新刑法有关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规定比旧刑法放宽了许多。关于新刑法中规定的防卫必要限度问题笔者将在下文阐述。
  综上,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五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二、我国新刑法对防卫过当的界定
  防卫过当是指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行为,它必须以行为人实施的正当防卫为前提,也就是说它必须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如果不符合就不是防卫过当。不具备正当防卫的前提,不得以防卫论处。防卫过当应具备防卫的前提,即具有防卫的同时,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了防卫行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防卫行为导致过当的损害。防卫过当是防卫性与过当性的统一。对于防卫过当行为,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是首要的,决定性的条件。如果不超过明显的必要限度,而确实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即使造成了重大损害结果,也不是防卫过当。
  综上所述,正当防卫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遭不法侵害而制定的,它是正义的、有益的。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的目的就是鼓励和支持一切公民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及时有效地制止各种不法侵害行为,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主义法制。但公民的防卫权利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势必会再次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破坏,这同不法侵害行为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规定对防卫过当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毕竟,法制是维护每一个人利益的,只要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每个人都要承担其法律责任,这样才真正地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立法原则的本意。
其他文献
学生对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  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多媒体的应用使作文教学变得灵活起来,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助
期刊
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潜在素质得以发挥,变为现实能力和创造力的手段和条件。多年来,我一直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主要在兴趣、理想、意志、信心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兴趣方面。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与积极情感相联系的认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这无疑给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为学生学习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摘 要:本文试从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手段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以《台湾省》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CAI 地理教学 优化    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指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对学习者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对于那些用传统教学方法,如语言文字、静态图形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然和科学,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实验教学和探究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 培养 生物素养    生物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
期刊
声乐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课程。学习声乐要有一定的天赋,同时也须付艰辛的劳动,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并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高中生的音乐课在校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学习时间较短,另外基础较差,那对于高中生的声乐教学应如何实施呢?现在就高中声乐课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集体课训练的探讨  现在,大部分高中生在入校前大多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有的甚至连声乐课是什么都不知道。因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性的社会,它“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的这段话,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技能的发展。同时也启示我们语文教育者:语文教育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更应培养能力。在众多能力中,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不得不引起大
期刊
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声乐有着独特的魅力,由于声乐是利用人体乐器来发声的,故而在表情达意、抒发情感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古人很早就有“金不如丝、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学习声乐首先要有较好的声音条件和音乐素质,还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这样才能把歌唱乐器的各部分的配合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我长期在中学的艺术教学第一线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高音唱不上去、白声、声音尖、挤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无疑,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材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做点什么实实在在的工作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值得反思的问题。我认为,应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并感知,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提供给他们提高自身的语感获知能力的一条新的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与知识技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技巧 阅读意义     语言文字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蕴藏美的物质外壳。阅读这些文章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