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CAI手段,优化地理教学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tian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从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手段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以《台湾省》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CAI 地理教学 优化
  
  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指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对学习者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对于那些用传统教学方法,如语言文字、静态图形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CAI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人在初中地理第四册《台湾省》一节教学作了尝试,认为运用CAI手段可以大大优化地理教学。以下,就以《台湾省》一节为例,谈谈运用CAI优化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创造层面丰富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CAI,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做到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容易造成对学习内容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在讲《台湾省》一课的课前2分钟,我利用VCD播放了“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当学生一进入课堂,悦耳的音乐、悠扬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眼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在小结看录相时,电脑屏幕就象一台电视,同学们在看电视中学到知识。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
  以往的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CAI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在讲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时,讲成因的时候,先用动态箭头显示该地的冬季风不断地从东北海洋吹来,夏季风不断地从东南海洋吹来,加上有一股强大的暖流经过,这样来让学生推断出这里空气的水汽含量多;然后再显示出该地区的地形图、地形雨形成模式图,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火烧寮会成为我国的“雨极”。在讲水力资源时,先显示出台湾岛地形图、地势图,让学生根据地形推断出河流的流向,然后再用闪烁的形式闪烁岛内大小河流的分布,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河短、水急的特征。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象,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难免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它教具教学,但这些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而运用多媒体CAI在继承传统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它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可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既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例如,在讲台湾的位置时,我先让学生读图,观察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然后利用按钮一一闪出台湾所临的海洋名称,视听并举,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讲到范围时,用不同颜色闪烁突出台湾省的范围部分,这样学生一看就知道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通过闪光的效果,一目了然。在讲台湾地形时,显示台湾岛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学生一看就很容易得出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征及山地集中在中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而平原分布在西部的特点。在讲森林资源农作物分布时,与地形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可以通过前后联系而得出结论,中部山地主要是森林分布,西部平原主要是农作区。在讲人口民族时,一幅简单的人口分布图和民族分布图,就可以让学生归纳出人口集中在西部沿海的分布特点,及民族以汉族为主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时刻围绕计算机展示的情境及时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讨论辨析,由浅入深地学习,师生共同评判总结,顺利完成由感知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四、加强因材施教的实际操作
  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别,教师可根据各班的认知结构水平,学生能力来设计运用教学课件。上课时可因班而异,控制教材内容显示的次数、时间和顺序,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同一班学生的教学中,也可针对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例如,我在讲矿产分布这部分内容时,有些班我是采用先把矿产分布图显示出来,学生看图总结分布规律,而有些班则是先让学生看书,找到矿产分布规律,然后再在图上一一显示出来,加深印象。不同的显示时间,不同的顺序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效果,而在同一班级也可根据学生的差别调整教学进度。例如,课程讲完离下课有5分多钟,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进入做练习环节,检测自己本节学习情况,计算机可及时给以反馈信息。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可停下来,再次进入教学画面,自己哪个问题不懂就跳到哪个画面去,直到弄懂为止。所以说:多媒体CAI对个别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又可照顾学生学习上的个别差异。
  以上是我在运用CAI在《台湾省》一节教学中的几点看法,还很不全面,但我觉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CAI),它集文字、图形、图象、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使人们能更自然、更“人性化”地使用信息,它对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创设恰当的问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经费问题、继续教育实效性问题、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问题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经费统筹、提高培训实效性等,提出了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的设想,以及如何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搭建平台,提供组织保障。  关键词:教师 继续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
期刊
摘 要: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寓思想教育、知识学习于思品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多种方式 激趣 引思寓教     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阳光”让其“灿烂”,给学生“平台”让其自由“舒展”,让学生自主获取新知、领悟和发现,彰显孩子们的聪慧和个性。在兴趣盎然的探究之后,愉快地掌握教材知识。  一、运用小品激趣引思,寓教于思品教学  小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给农村中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如何利用好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本文提出了利用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辅助体育教学的一些好处(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拼搏精神,培养学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接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一、整合对语文教学所起的积极作用  1.创设情境,减轻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语文学习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境难以在课堂上再现,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便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重新将生活情境置于课堂之中。图文并茂、良好的人机交互,从而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主动积极地思考、生动活泼地感知,缩短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帮助他们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知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书本里,锁定在课堂教学中,与实际生活失去了联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教媒体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它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平台,而且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学生容易掌握知识,课程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多媒体教学是电化教
期刊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教,语文教师普遍有这样的体会。从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教学过程呈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单向性。在课堂上,老师展示教材上的题目,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做指导,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写作文,而老师又依据学生的作文是否合乎“要求”给以修改,打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被动地听老师说要求,还要被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写的作文的评价。这就使得
期刊
学生对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  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多媒体的应用使作文教学变得灵活起来,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助
期刊
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潜在素质得以发挥,变为现实能力和创造力的手段和条件。多年来,我一直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主要在兴趣、理想、意志、信心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兴趣方面。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与积极情感相联系的认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这无疑给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为学生学习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