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潜在素质得以发挥,变为现实能力和创造力的手段和条件。多年来,我一直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主要在兴趣、理想、意志、信心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兴趣方面。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与积极情感相联系的认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他就会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思想政治课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学生也比较头痛的学科,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两个方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一是理论联系现实,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给抽象的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我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就结合“从去年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现象到今年的‘姜没辙’‘蒜到底现象’”和“前几年我市农村出现的山楂种植过剩,不少农民退林还田现象”两件事,很容易地把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讲清楚了。我还定期举办时事讲座,介绍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展开背景分析,如美国次贷危急、中国的探月计划、欧债危机的实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等等,这样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可谓是“一举三得”。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对学生长时间运用一种方法和手段,容易产生困倦和懈怠。如学习《正确对待金钱》这一节时,我在课堂上运用讲授、讨论、演示、演讲等方法和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新鲜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比较容易地澄清了学生对金钱的一些模糊认识,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就能从亲身感受到政治课有“戏”,很愿意进入角色了。
  二、理想方面。理想是个体向往、追求、奋斗的目标,是个体对未来前景的设计与构想。狄德罗说过:“理想是人生的太阳”。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理想,就会勇往直前,满怀激情地去接近它、实现它。帮助学生树立理想时应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让事实说话,从而指导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
  三、意志方面。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惟坚韧者才能遂其志”。在意志的培养上,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恒心和毅力。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部分学生的约束力、自制力较差,很容易犯“三分钟热血”的毛病,因此,我就在课堂上不时穿插讲一些伟人或模范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体会恒心和毅力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此外,我还借助越野赛、运动会、军训等一些活动,让学生运用自我体验法,直接体验感受恒心和毅力的作用,把抽象的东西变成一种直观、具体的体验。我特意把蒲松龄的对联“苦心人,天不服,卧心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赠给他们,作为他们的座右铭,时时提醒、激励他们。二是耐挫折教育。耐挫折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和引导在顺境成长的学生怎样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实施了“三个一“活动。一是“一个明白”。使学生明白“人生不顺十之八九”,困难和挫折会不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考验和磨难我们。二是“一个讨论”。让学生围饶“逆境与成长”展开讨论,让他们从古今中外大量有说服力的事实中得出“逆境磨练人的意志”的结论。三是“一个营造”。人为设置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氛围,进行模拟演习,以获得对未来“真正战争”的心理准备和适应。如在学习《提高经济效益》这一节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是将面临失业下岗,你将如何应对?在学习《职业道德》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名服务人员,在受到顾客的刁难是你将如何应对?
  四、信心方面。信心是确信靠自已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个性心理特征。拿破仑曾经说过:“如果你是弱者,你就是自已的最大敌人”。一个人只有有了信心,才能向困难挑战,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中职学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比较差,所以对他们信心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我曾经就学习信心问题对两个班级95名同学作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或失去信心。为此,我从两个方面树立和培养他们的信心:一是优点鼓励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使他们逐渐树立起信心。08级4班孙玉宁同学一度成绩很差,对学习几乎失去信心,我就从他篮球打得好这一优势作为突破口,通过耐心开导,终于使他从一味强调“不行”中解脱出来,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二是心理疏导法。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多愁善感”是他们心理上一个突出表现,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以朋友和兄长的身份用谈话、书信、讲座等各种形式为他们解惑答疑,打开他们的心结,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拥有一份愉快的心情,为他们树立信心解除后顾之忧。09级6班王永波同学因早恋严重影响了学习,情绪也极不稳定,我了解情况后,就与他作了一次谈心,结合他的自身的体会和教训,使他心悦诚服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如果不及时正确处理将要吞下的苦果,最终他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几年来,我本着“多出精品”的指导思想,注重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中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思想道德氛围。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作文是一项创新的活动,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一篇文章要想使读者有新的感受,新的认识,首先贵在文章的创新上。这种创新,首先应该体现在构思的创新上。中学生作文构思如何创新和从哪些方面创新的问题,不少同志曾经有过详细的论述,但是中学生作文,现实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就有关中学生作文构思的创新,谈谈我的看法。  一、观念上的创新  一般说来,一个文章系统是由形象、观念、技巧
期刊
摘 要: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听课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切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本文介绍了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在听课后评价所听课程的几个原则。评价的重点不应只放在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还应重视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经常进行经验交流,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互相听课 评价 学生主体地位
期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创设恰当的问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经费问题、继续教育实效性问题、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问题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经费统筹、提高培训实效性等,提出了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的设想,以及如何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搭建平台,提供组织保障。  关键词:教师 继续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
期刊
摘 要: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寓思想教育、知识学习于思品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多种方式 激趣 引思寓教     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阳光”让其“灿烂”,给学生“平台”让其自由“舒展”,让学生自主获取新知、领悟和发现,彰显孩子们的聪慧和个性。在兴趣盎然的探究之后,愉快地掌握教材知识。  一、运用小品激趣引思,寓教于思品教学  小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给农村中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如何利用好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本文提出了利用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辅助体育教学的一些好处(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拼搏精神,培养学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接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一、整合对语文教学所起的积极作用  1.创设情境,减轻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语文学习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境难以在课堂上再现,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便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重新将生活情境置于课堂之中。图文并茂、良好的人机交互,从而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主动积极地思考、生动活泼地感知,缩短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帮助他们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知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书本里,锁定在课堂教学中,与实际生活失去了联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教媒体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它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平台,而且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学生容易掌握知识,课程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多媒体教学是电化教
期刊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教,语文教师普遍有这样的体会。从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教学过程呈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单向性。在课堂上,老师展示教材上的题目,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做指导,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写作文,而老师又依据学生的作文是否合乎“要求”给以修改,打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被动地听老师说要求,还要被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写的作文的评价。这就使得
期刊
学生对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  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多媒体的应用使作文教学变得灵活起来,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