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入语,激发学生求知欲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入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精彩的导入环节是语文课成功的基础。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语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导入方法多种多样,现列举几种:
  文题导入。文题导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在接触新课时,抓住文题特点和它与课文的内容联系,通过对文题进行改写、加标点或解释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从而导入课文的一种方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题是由三个名词组成的短语,这三个短语点出了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在教读这课时,就可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文题改写成一个能够体现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内容的句子(如,可改为:林教头风雪之夜山神庙前杀敌报仇),然后再以这个句子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
  回顾导入。回顾导入是通过回顾旧知识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如在教授《致橡树》时,我这样设计导语:“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徐志摩真挚、浓郁、隽永的柔情;感受了诗人闻一多对当时社会黑暗、丑恶、腐败和罪恶的满腔怒火,以及对光明、希望、抗争和新生的如火热情。而此刻,我们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树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前几篇课文的风格,也交代了新课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对前几课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名句导入。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象,从而感受到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在教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受各有不同。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如“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这些诗句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从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中体会出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景抒发凄苦的心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另外,还有其他许多课文导入方法,如:意境导入、悬念导入、设疑导入、图片导入、角色导入、音乐导入、串珠导入、故事导入等。 总之,导入环节做好了,课堂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责 编刘波)
其他文献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中学生道德的发展是沿着知-情-意-行的路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因此,德育工作在分年级实施时要各有侧重,要不断探索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陕西省日前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对没有落实社会保障资金的征地不得予
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盐酸浸取、喷雾干燥工艺,在原中试基础上,对焙烧和干燥制备的选型作了改进,实现工业生产制得固体铝铁氯化物复合净水剂。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5年年度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从2005年开始实施基础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利于解决“择校”问题。
本文认为口语测试是大学英语测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口语测试的融入使大学英语测试的手段更科学、测试的内容更全面 ,更有助于全面衡量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是在宣传动员阶段。区国土分局注重“真抓”。该局在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对国土资源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作出动员部署后,第二天就召开了党组会和机关大会。在大会上
通过对石灰立窑窑衬的损坏情况分析,提出用磷盐结合高铝砖取代常用耐火材料和减小砖缝,提高立窑整体性的砌筑工艺,进行窑衬改造。并介绍了改造后,所取得了明显效果。
近几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思维训练,已经成为数学课教改的热门课题.但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毕竟还算新事物,它从初创到发展成熟,必定要走很长的路.这期间,不
阅读教学法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获得美感的熏陶与教育,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一种方法。许多人认为,语体文运用阅读教学法是天经地义的事,而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会导致阅读困难,怎么去理解与鉴赏?其实不然,只要是语言,就具有可读性;善于读,就会发现美,因为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  文言文在新教材中的比重相当大,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分值也不断加大,2005年共有
文章介绍国内外提取锗的方法现状,以及锗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