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知识转化模型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优化探析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的特色环节之一,受到旅游教学研究的关注。与已有研究不同,文章从知识传递这一教学本质出发,将旅游本科实践教学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螺旋动态转化提升的教学过程。借助动态知识转化模型,分析模型中知识转化过程(SECI)、场(BA)和知识资产(KA)三个要素对旅游本科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提出旅游本科实践教学知识转化模式及其要点。实践教学知识转化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等方面需要做出调整和转变。
  关键词:动态知识转化模型;实践教学;旅游本科;SECI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5-0001-06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links of tourism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actice teaching is concerned by tourism teaching research.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essence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regards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ourism undergraduate as a teaching process of spiral dyna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acit knowledge and explicit knowledge. With the help of the dynamic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model, namely,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SECI), the field (BA) and the knowledge asset(KA),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ourism undergraduate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odel and its key points. Under 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ode of practic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design of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need to adjust and change.
  Keywords: dynamic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odel; practice teaching; tourism management; SECI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启动新一轮高校本科教育审核评估[1]。在同时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中,对实践教学有明确要求,无论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审核评估,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少于15%,理工农医类专业则不少于25%。旅游管理专业被认为是实践性突出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旅游本科培养的质量。但在专业培养的实际过程中,实践教学却常常处在矛盾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实践教学被当作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和专业特色,是不能被淡化的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旅游本科实践教学由于学时设置、设施配置、师资配备、过程实施、师生认知等各种因素,往往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愿望,甚至很难匹配行业技能要求。针对这一现象,学术界已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旅游本科实践教学展开了丰富的讨论,为优化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参考。作者认为,教学研究应当回归教学本身,明确教学活动是知识传递转化的过程。因此,本文将从知识转化角度分析探讨旅游本科实践教学,试图找到优化路径。
  一、已有研究综述
  (一)旅游本科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从已有研究看,讨论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质量优化提升和对旅游本科实践教学认识等方面。首先,实践教学常被看作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尤其与国外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对比后[2-3],许多研究者认为实践教学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解决旅游本科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因此从教学产出[4-5]、职业能力塑造等[6-8]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构建、教学设计等优化对策,此类研究较为多见。其次,如何认识旅游本科培养中的实践教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曹国新研究发现,从实践教学的课程研究上看,形成了“产业本位”“人文本位”和“学科本位”三种意见。“产业本位课程”认为旅游实践教学应以产业实践为主,学生应多了解各类旅游企业及其工作特性;“人文本位课程”从旅游整体和旅游者實践出发,强调对旅游活动的“体悟实践”,常用的方法有见习和模拟,重点在于“构建师生对于旅游活动之社会文化本质与机制的认知”;“学科本位课程”则认为实践教学应当“超越具体技能和感性经验”,从一般规律高度反思和剖析问题[9]。正是因为对旅游本科培养层次应实践何种内容存在理解差异,导致本科实践教学产生诸如认知与求知[10]、技能与能力、操作与管理[3]等方面的矛盾。而在事实上,实践教学并不简单等同于实习、见习或技能操演[11]。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能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培养创新能力、塑造职业能力,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路径。教育部2012年发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12],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实践教学与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构成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一样,是知识的传递转移甚至创新超越的过程。因此,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优化也应从这一根本点出发。如白凯、吴成基以知识的迁移理论为基础,认为旅游本科实践教学应由“一”字型向“T”字型深化,并构建了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13]。孟麗在对学生学习风格类型化基础上,结合学习周期理论,构建了阶梯式实践教学框架和层次化校企合作平台[14]。这些从知识学习规律出发的研究,为理解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深层机制提供了启示。
  (二)实践教学与知识转化
  波兰尼(Polanyi)1958年将知识区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两个类型[15],受到广泛认可。知识的转化就是指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作用过程中创造新知识的过程[16]。其中,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人化,难以被形式化地准确描述的知识,比如个人的洞察力、直觉、经验甚至预感。显性知识则是指可以用系统化语言清晰表达并容易分享传递的知识,比如数据、公式、规章制度、操作手册等。有学者认为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大量隐性知识的传递[17]。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是知识传递和转化的过程,必然会涉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互动和转化。在知识转化研究中,野中郁次郎(Nonaka)等提出的动态知识转化模型(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具有广泛影响。该模型由SECI 过程、场(Ba)和知识资产(Knowledge Assets)三个要素组成。尽管动态知识转化模型是针对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构建而成,但对教学同样具有借鉴意义[18-21]。
  然而,在以该模型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中,大多都只分析SECI过程,甚至将SECI过程替代整个动态知识转化模型,窄化了对原有模型的认识和应用。SECI过程、场和知识资产三要素相互作用,促进知识转化生成并完成创新超越,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有必要从完整模型出发,结合教学特征予以分析运用。
  二、动态知识转化模型
  如前所述,动态知识转化模型是诸多知识转化模型中的一种,由野中郁次郎等学者研究企业知识转化创新后构建而成。野中等人认为,知识与一定情景(context)相联系,是一种动态螺旋的生成过程,知识的产生需要人际(包括人与组织和组织间)互动以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互动[22]。因此,SECI过程、场和知识资产是知识动态转化模型的三个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创造知识的知识螺旋(the knowledge spiral)。
  (一)SECI过程
  SECI过程是知识转化四个步骤的首字母缩写。知识创造需要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转化,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来完成。社会化是通过在共同场景中工作或生活,从而将隐性知识通过经验分享完成的转化过程,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传递,建立移情或能够感同身受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外化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常用隐喻、类比、做模型等方式将不容易明确描述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正确表述是外化阶段的关键。整合是对组织内外新获得的显性知识进行整合、编辑或加工,形成方便向组织成员传播的材料。内化是SECI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习得知识的再实践,显性知识将再次转化为隐性知识。社会化、外化、整合和内化四个步骤形成螺旋循环,促使知识在转化中不断生成(如图1)。
  (二)场(Ba)
  野中等人一直强调知识与具体情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动态知识转化模型中,场(Ba)被定义为“信息被解读为知识的地方”[23],是知识存在和产生的各种情境。由于社会、文化、经历等因素,每个人解读处理信息都有自己的视角。因此,需要搭建一个可以分享不同人(或人群、组织)信息的空间,信息在分享中通过SECI过程不断促进新知识生成。场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互动的场所,它可以是一个物理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甚至精神空间。野中等人根据互动主体(individual/collective)和互动媒介(face-to-face/virtual)的不同将场分为四类:原始场(Originating Ba)是发生在个人层面的面对面互动情景;对话场(Dialoguing Ba)是发生在集体层面的面对面互动情景;系统场(Systemizing Ba)是发生在集体层面的虚拟互动情景;实践场(Exercising Ba)则是个人层面的虚拟互动情景。“场”成为SECI过程的发生平台,知识也在不同场的互动中螺旋生成(如图2)。
  (三)知识资产(Knowledge Assets)
  知识资产是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独特知识资源,是动态知识转化模型的第三个要素。野中等人将知识资产同样分为四类,分别是由经验、情感等隐性知识构成的经验型知识资产(Experiential knowledge assets);由图表、符号和语言等显性知识构成的概念型知识资产(Conceptual knowledge assets);由已被整合和系统化的显性知识构成的系统型知识资产(Systemic knowledge assets);由已被嵌入和实施的隐性知识构成的惯例型知识资产(Routine knowledge assets)。这些知识资产既是SECI过程的知识投入,也是SECI过程最后的知识产出。同时,知识资产还在调和“场”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平台作用。   综上,根据知识动态转化模型,SECI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互动过程,知识场(Ba)是知识转化发生的情景,知识资产(KA)会影响不同知识场(Ba)的效用且作为知识的投入和产出参与SECI(如图3)。
  三、知识转化模式下的旅游本科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与知识转化
  旅游专业培养之所以强调实践,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一是旅游行业中的某些工作岗位需要熟练的技能,这些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二是旅游活动发生过程存在众多利益相关者和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处理相关问题所需的能力和经验要靠实践来积累。旅游本科培养中的实践争论也和上述两个原因有密切的联系,过分强调技能训练会降低旅游本科培养的高度和深度,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又不足以用于累积经验,造成实践教学流于表面的现象。知识动态转化模型为旅游本科实践教学提供了优化的框架和依据。旅游本科实践教学不应当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或简单的理论联系实际,而是促进知识迁移、转化甚至创新生成的活动。借助动态知识转化模型的框架,实践教学也由知识转化过程(SECI)、知识转化场(BA)和知识资产(KA)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使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传递转化甚至创新生成(如图4)。
  1. 实践教学中的知识转化
  旅游实践领域存在大量隐性知识。简单的观摩无法有效吸收旅游实践领域中富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实践教学要帮助学生捕捉并吸收转化隐性知识。因此,SECI过程成为实践教学实施中的知识转化环节。学生在“社会化”阶段用观察、模仿或模拟的方式进行实践学习。在“外化”阶段将社会化阶段的成果和心得用语言、图示予以表达。进入“整合”阶段时,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关联,促进知识由具体转向抽象,提升知识的适用广度。最后通过再实践或情景模拟,使学生进入知识“内化”阶段,巩固知识的吸收效果。
  2. 实践场景的构建
  知识转化生成过程不能离开具体情景,实践教学中情景设置十分重要。首先,如果实践教学在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内开展,现场环境的休闲特征会给教学带来一定挑战,此时就需要给教学活动搭建合适的情景,明确实践情景的边界。其次,实践教学要重视“场”的形成和衔接,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实践导师、教师、同学、其他群体间(如旅游者)的互动应该有较明确的安排和反馈。“场”的搭建与衔接,也是SECI顺利进行的保证。第三,依据教学目标,实践情景设置可以具有一定变化,如在促进知识内化的阶段既可以在原有情景中通过再实践吸收知识,也可以增加变化情景或增加情景复杂度来促进知识提升。
  3. 实践知识基础的准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情景的了解程度等将作为知识资产参与实践教学知识转化。知识资产进入知识转化过程,产生新知识,又成為新一轮实践的知识资产。知识资产既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实践的产出成果,以及后续实践的准备。
  (二)知识转化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转变
  1. 实践教学目标的转变
  无论是技能的获得还是管理能力的实现,都有依赖知识的转化提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将已有知识与具体情景结合,通过与自己、与他人或与集体的各种互动,吸收内化了他人的经验,学习具备了超越自身原有界限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的目标将从训练或锻炼变为促进知识的吸收、转化和创新。
  2. 实践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对过程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实践发生环节,如参观、调研、操作等。注重实践实施这一单一环节,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陷入具体的操作细节,而缺乏对实践意义和过程的思考;另一方面,受本科实践学时分配的影响,实践环节可能产生不够深入、浮于表面和形式主义等不良影响。实践教学采用知识转化模式后,实践环节将起始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等基础,做好与学生知识资产的衔接,为实践后的知识产出做准备。实践发生环节被具体分为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四个过程,学生在参观、调研和操作时应该加入讨论、分析、思考和抽象等活动,使实践的具体行为转化为抽象知识。以上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情境里获得的经验转变为知识后,这些知识将再次通过设置相同或更复杂的情境得以吸收内化或超越创新。由此可见,单一的实践实施环节被转变为“知识基础-实践-抽象-再实践-知识更新”螺旋上升的多重环节。
  3. 实践教学设计重难点的转变
  在传统模式中,实践开展的地点、时间以及环节如何安排是实践教学设计的重点。在知识转化模式下,除实践具体安排事项外,实践教学设计的重点还包括构建知识衔接和互动的场,即Ba的构建。知识动态转化模型中,共有原始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四个类型的知识转化场,涉及参与者自身、参与者与他者之间知识经验的转换和互动。原始场主要在于建立对场景和知识的经验性感知,是隐性知识社会化的发生场景。在原始场阶段,要求建立学生与不同主体实际接触的机会,比如技能实践中使学生观摩技师的操作,在规划实践中使学生感受规划的具体情景等。对话场是隐性知识外化的场景,参与主体将用语言等形式分享经验和技术,隐性知识在这个情景中转变成容易被复制传播的显性知识。如实践中教师或演示者等对经验和知识的表述。系统场是显性知识整合的阶段,知识被整合抽象为书面形式,如实践中对要点的记录或生成实践手册。实践场则是系统化显性知识再度通过实践内化为隐性知识的环节,参与者在这一场景下将更新的或新获取的知识技能内化,如实践中的再操作等。可见,构建有效的“场”,成为实践教学设计的新重点,而将不同的“场”纳入实践环节并促进其衔接,是新模式下实践教学设计的难点。
  实践教学知识转化模式与一般模式对比如表1。
  (三)旅游本科实践教学优化建议
  动态知识转化模型下,旅游本科实践教学的目标、过程、教学设计都有所转变。在具体操作中因课程内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有一些共同点需要引起关注。   1. 认识到不同类型知识的存在
  要意识到旅游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知识。旅游专业培养涉及大量隐性知识的传递和转化,但如果教学只集中在隐性知识上,会导致专业教学过于零碎松散,同时降低本科教学的深度和延展度。因此,在知识转化模式下,要意识到旅游本科实践教学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更新后的隐性知识-更新后的显性知识”不断螺旋更新的知识传递。有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意识,教师才会通过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促使学生的知识不断转化提升。
  2. 重视学生实践前的知识构成
  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构成,即学生的知识资产。将旅游实践教学看作知识更新转化的方式后,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构成。传统上,教师基本可以关注到学生已具备的学科知识,即对学生的概念型和系统型知识资产较为重视,但对经验型和惯例型知识资产了解不足。学生对专业的态度和情感、对实践情景的经验和理解等,也是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和感受实践隐性知识的关键。
  3. 重视知识转化场的构建与衔接
  实践教学中的知识转化场主要用来激发学生将知识代入实践情景,创建学生与不同主体互动沟通的机会,最终促使学生总结吸收形成新的知识。如前所述,“场”的构建是新模式下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旅游本科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学时有限,在有限的学时内设计不同的“场”并安排其衔接十分不易。因此,可以考虑借助网络技术或虚拟仿真技术,拓宽“场”的设置思路。如原始场与对话场设置在真实的实践现场,而系统场可设置在课堂或线上,实践场则可借由虚拟仿真、课堂情境再现或返回现场等方式实现。
  4.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转化过程
  动态知识转化模型最常被提到的就是SECI过程,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并最终产生新知识的螺旋进程。SECI过程的顺利实现,需要参与者从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积极投入和配合。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SECI知识转化过程中。除了传统实践中的观摩和参与,还需要给学生提供总结、分享和抽象知识的机会。尤其需要激励学生参与知识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引导鼓励学生将实践体验提炼成可供分享和整合的显性知识。从“经验输入”到“知识输出”是学生能否从实践教学中获得提升的关键。
  四、结束语
  动态知识转化模型是研究企业知识创造和更新的模型,但其重要思想对教育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旅游本科实践教学不是单纯地操练或操演,而是促使学生知识转化提升的复杂教学活动。动态知识转化模型中的SECI过程、“场”和知识资产三个要素,在实践教学中都发挥着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知识转化,并结合动态知识转化模型提出旅游本科实践教学优化建议。未来应当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更深入地探索实践教学知识转化模式的机制、效果和影响因素等,为提升旅游本科实践教学效能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依据。
  注释:
  ①图1-图3系根据野中等人原文相关图示简化修改而来,详图参见参考文献[2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2-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1/s7057/202102/t20210205_512709.html.
  [2]王文君.中美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4
  (S1):31-36.
  [3]王斐斐,董志文.高校旅游管理專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52-56.
  [4]周洁.OBE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5):79-81.
  [5]曾莉莎,王子义.基于CBE模式的民办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高教学刊,2021(6):120-123.
  [6]张维梅.旅游管理专业“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104-105+126.
  [7]孔祥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290-292.
  [8]刘霞.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5):1-4.
  [9]曹国新.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23(1):67-73.
  [10]董志文,董效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1):99-101.
  [11]李岫,王平,陈丽英.关于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旅游学刊,2006(S1):120-123.
  [12]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
  [13]白凯,吴成基.基于迁移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137-142.
  [14]孟丽.基于学习周期理论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优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12-116.
  [15]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M].London: Routledge,1962:69-140.转引自赵蓉英,刘卓著,王君领.知识转化模型SECI的再思考及改进[J].情报杂志,2020,39(11):173-180.
  [16]马捷,靖继鹏.知识转化模型分析与评价[J].情报科学,2006(3):355-360.
  [17]伍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基于地方服务型教育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1):94-98.
  [18]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8(2):7-13+23.
  [19]刘霞.基于SECI模型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66-69.
  [20]雷轶,陈云川,张丹平.基于SECI模型的电子政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111-119.
  [21]曾丽艳,刘中艳.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模式创新探析——基于SECI理论视角[J].科技经济市场,2013(10):101-104.
  [22]谢昌醒,张强.SECI理论视角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场域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0(15):18-20.
  [23]Ikujiro Nonaka, Ryoko Toyama, Noboru Konno.SECI, 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Z].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
其他文献
泰国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几年来泰国留学生赴中国学习的人数日益增加,如何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成为首要问题.就汉语教学的接受程度和效果而言,文化认同度越高,汉语
在当前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本土话语体系的著作中,祁志祥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极具特色的一部.该著建构了一套架构完整、逻辑清晰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从历
祗园南海的“太白医俗”说内涵丰富且颇具特色,他认为吟诵李白诗歌对于医治鄙俗、乐天之俗、宋诗之俗这三个方面有积极作用.其中,对于鄙俗的医治与“初唐变野”道理相通,是以
摘 要:实践教学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构建轻化工特色、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本科生自主科研创新平台,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的校内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等“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轻化工特
司空图明哲保身、退隐山林的隐逸哲学思想体现出儒释道相融的人生智慧,是晚唐隐逸群体中的特殊存在.韩国文人将司空图与中国古代的高义隐者并誉为“忠烈”、“高贤”,其不仕
鱼车图是汉画像中常见的图像类型.根据汉魏辞赋中有关乘鱼和鱼车的描写,可证明汉画像中的鱼车图内涵是表现乘鱼游仙.从当时古籍文献所载和相关乘鱼图看,鱼车图属于乘鱼图的一
摘 要:网络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新兴媒体的崛起是大势所趋、时代发展潮流。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入侵,导致新一代社会青年对传统文化一窍不通,本末倒置。文化需要一代代传承,民族文化需要认同感。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是青年一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基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快促进媒体融合,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关键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文章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例,研究建设本专业培养目标应达到的能力标准体系,提出以能力成果输出为导向,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并探索建立了本专业课程体系一张图。同时建成实践课程"结果可见"平台,成为预期能力成果目标达成的有力支持。
艺术团制模式是现代高职学院学生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文章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表演类专业为例,开展以艺术团制模式“带动”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研究,对其教学模式的
摘 要:纵观当前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问题、归因及教育现状发现,当前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在其存在的合理性、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教育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社会认知上的分歧和偏差。借鉴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的价值意蕴及启发,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有机融合到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中,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课堂显性教育和以文化人隐性教育机制,促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创业价值观教育体系的“重叠共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