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光绪年间翰林学士吴獬,乃是湖南临湘县人氏。他博学宏才,善于捷对。
有一次,吴獬请一位谢姓翰林来家吃饭。谢翰林觉得菜肴味道淡了,便走到厨房里,舀了点盐加进菜里。
吴獬笑道:“谢公,在下有一上联,请赐对。”谢翰林含笑回答:“谢某洗耳恭听。”于是,吴獬念道:“谢翰林要盐,抽身去讨。”
吴獬出的这一上联,是将谢翰林的姓字“谢”,抽出“身”字,便成“讨”字。
谢翰林亦具捷对才能,他略加思索,答道:“吴学士吃菜,倒口便吞。”
谢翰林的下联,则是将吴獬的姓字“吴”中的“口”倒过来成“吞”字,戏说吴獬进餐时狼吞虎咽。两人对罢,抚掌相视大笑。
有一次,吴獬请一位谢姓翰林来家吃饭。谢翰林觉得菜肴味道淡了,便走到厨房里,舀了点盐加进菜里。
吴獬笑道:“谢公,在下有一上联,请赐对。”谢翰林含笑回答:“谢某洗耳恭听。”于是,吴獬念道:“谢翰林要盐,抽身去讨。”
吴獬出的这一上联,是将谢翰林的姓字“谢”,抽出“身”字,便成“讨”字。
谢翰林亦具捷对才能,他略加思索,答道:“吴学士吃菜,倒口便吞。”
谢翰林的下联,则是将吴獬的姓字“吴”中的“口”倒过来成“吞”字,戏说吴獬进餐时狼吞虎咽。两人对罢,抚掌相视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