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评课;目的;态度;对象;标准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3(B)—0015—01
评课是一门艺术,掌握得好不仅可以使授评双方都受益匪浅,又能增进同事之间的情谊。反之,非但不能达到评课的目的,还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课类似进谏,不但要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术。下面我谈谈对此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评课目的,端正评课态度
评课实质是一个集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一种态度是:积极参与。以往教师对评课总是很难为情地回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授课者怕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面子上下不去。二是参评者怕说了别人的缺点而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认识归根结底是没有明确评课的目的,没有端正评课的态度。
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二种态度是:实事求是。评课时,参评者要客观公正地对授课者作出评价,既不吹毛求疵,也不曲意奉承。能否客观公正地评课体现了参评者自身的认识水平,又体现了他的道德素质。授评双方都应本着教学研究的目的,以评课为契机,努力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三种态度是:严肃认真。日常评课中,教师们往往因为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在评课中难免打哈哈,甚至把评课搞成无聊的座谈会。严谨是治学的第一要素。如果连教师都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教研,那么又怎么能在课堂上指责学生的一傅众咻。所以,对待评课,教师一定要严肃认真。参评者在评课前应认真做好准备工作,评课时既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也认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授课者负责,为自己负责,也为教学负责,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使评课友好有效地进行。
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四种态度是互怀感激之心。授课者把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理解、成果真诚无保留地展示给其他教师,本身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其付出的努力、勇气、坦诚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想象的,所以参评者应对授课者怀有感激之心。同时,授课者也应对参评者怀有感激之心,参评者使授课者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区分评课的对象,合理确定评课的标准
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评课标准。对年轻教师不能拿老教师的标准去衡量。反之,亦然。另外,因学科的种类不同,评课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评课最基本的标准是这堂课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大纲和教学的要求,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双方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授课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立争做到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还要求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寓教于乐。
三、合理把握评课的尺度,恰切精当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评课的尺度最难把握的就是言失。过重会增加授课者的心理负担,过轻又无法达到评课的目的。因此,言失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参评者应先虚心求教,了解授课者的设计初衷,再有理有序有节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切忌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掌握好评课的尺度后,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表述。本着谦逊商讨之心,本着为活动负责,为同事、集体负责,为教学负责的坦荡之心,要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口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显现参评者的能力,又能体现参评者的素质。
总之,评课是一个集体的核心领导思想和一贯作风的体现,也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认识水平和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更是集体向心力的体现。在评课时,既不能不负责任,也不能思想负担过重。只要本着一心为教,公正、求学、互助的原则,就一定能评出水平、评出素质、评出特色。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3(B)—0015—01
评课是一门艺术,掌握得好不仅可以使授评双方都受益匪浅,又能增进同事之间的情谊。反之,非但不能达到评课的目的,还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课类似进谏,不但要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术。下面我谈谈对此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评课目的,端正评课态度
评课实质是一个集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一种态度是:积极参与。以往教师对评课总是很难为情地回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授课者怕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面子上下不去。二是参评者怕说了别人的缺点而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认识归根结底是没有明确评课的目的,没有端正评课的态度。
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二种态度是:实事求是。评课时,参评者要客观公正地对授课者作出评价,既不吹毛求疵,也不曲意奉承。能否客观公正地评课体现了参评者自身的认识水平,又体现了他的道德素质。授评双方都应本着教学研究的目的,以评课为契机,努力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三种态度是:严肃认真。日常评课中,教师们往往因为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在评课中难免打哈哈,甚至把评课搞成无聊的座谈会。严谨是治学的第一要素。如果连教师都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教研,那么又怎么能在课堂上指责学生的一傅众咻。所以,对待评课,教师一定要严肃认真。参评者在评课前应认真做好准备工作,评课时既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也认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授课者负责,为自己负责,也为教学负责,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使评课友好有效地进行。
对评课,教师应持有的第四种态度是互怀感激之心。授课者把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理解、成果真诚无保留地展示给其他教师,本身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其付出的努力、勇气、坦诚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想象的,所以参评者应对授课者怀有感激之心。同时,授课者也应对参评者怀有感激之心,参评者使授课者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区分评课的对象,合理确定评课的标准
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评课标准。对年轻教师不能拿老教师的标准去衡量。反之,亦然。另外,因学科的种类不同,评课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评课最基本的标准是这堂课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大纲和教学的要求,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双方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授课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立争做到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还要求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寓教于乐。
三、合理把握评课的尺度,恰切精当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评课的尺度最难把握的就是言失。过重会增加授课者的心理负担,过轻又无法达到评课的目的。因此,言失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参评者应先虚心求教,了解授课者的设计初衷,再有理有序有节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切忌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掌握好评课的尺度后,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表述。本着谦逊商讨之心,本着为活动负责,为同事、集体负责,为教学负责的坦荡之心,要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口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显现参评者的能力,又能体现参评者的素质。
总之,评课是一个集体的核心领导思想和一贯作风的体现,也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认识水平和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更是集体向心力的体现。在评课时,既不能不负责任,也不能思想负担过重。只要本着一心为教,公正、求学、互助的原则,就一定能评出水平、评出素质、评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