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技术和理念还不够完善。同时,在现代技术的引导下,施工技术的能力、功效会逐渐增强,转变成核心建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内容,深度解析建筑工程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建设呈现多种形态,施工技巧、工程项目、建筑特征都各不相同。相较于其他行业,建筑工程中的人员流动、技术革新、建设理念的流动性都很大,更讲究建筑特征和性能拓展。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认识与了解,越来越多的建筑者们开始开始注重建筑施工的施工技术与理论基础。为了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建设,我们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科学性的解决措施,不断加强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采取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促进经济建设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概述
  严格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了发展与使用,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来讲,不仅仅要求其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完善的施工技术技巧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目前而言,建筑工程施工已经在多项工程建设中有所发展,并逐渐成为建筑施工行业的重点。
  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1、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地基大多已经形成多桩型施工技术系列,在成桩的施工技术方面也得到了较大地改善,将要达到国际水平的施工技术。针对混凝土的预制桩及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具有噪音大,土层容易被扰动的特点,但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目前已经能很好地运用。然而,混凝土灌注桩本身具有适合任何土层、承载力较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灌注桩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何土层或岩层,成桩的桩的直径和桩身的长度也可以随意的进行控制,对桩的承载力也不做要求,因此,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地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但进行灌注桩的施工过程,时常会出现钢筋上浮、桩身颈缩、泥化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混凝土灌注桩颈缩、泥化的现象,从而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2、进行基坑支护技术,其是建筑基础工程环节中施工技术中比较关键的技术,由于基坑支护技术研究实施地比较晚,施工操作中所涉及的设计计算和监测等各个环节都处于发展阶段的一个过程。对于深基坑的住户来说,基坑支护技术是属于信息化智能技术施工、防水技术、地基挖掘、支护及检测等统一结合的整体,属于较难施工,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深基坑的住户要求选择较高的支护方案。针对目前的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基坑支护技术已得到很好地应用,例如,开凿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程、钢排桩施工等等。
  3、建筑工程的建设,其混凝土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第一,混凝土的物料、高强度的混凝土及预拌混泥土等方面的发展,如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从原来功能不是很强的减水剂发展成防水防冻、抗渗透等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第二,混凝土模板的发展,采用新工艺的开发支模方法,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通过不断的分析研究,目前已研发出一种先进的开发支模技术,其包括全钢模板技术、水平模板技术及竖向模板技术等。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1、深基坑施工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越来越重视,城市建筑发展空间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建设者们开始采用新的施工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建筑的开展,深基坑这种施工技术就是应时而生,它有效的改善了建筑工程建筑在安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它是利用一种信息技术支护软件进行地下的检测,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仅对周围建筑群体进行了有效的掌控与了解,还将加固其基础地基的使用性能,因此将在未来建筑中被广泛使用,现阶段我国应该大力提倡深基坑建设的使用及发展。
  2、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式,钻孔灌注桩技术也不断的发展起来,但是在技术使用上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钻孔灌注桩基的质量重视,保证其在建筑行业的顺利开展与使用。
  3、新型的预应力技术
  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预应力摩擦损失小,因为孔道管在结构体外,容易检查和控制管道的铺设质量及其水密性;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易于操作,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极小。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有很多优点,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4、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体外预应力是混凝土结构表现的受力特征,依靠这种结构特性,施工人员可以转变体外预应力大小,简化结构操作复杂程度。对大跨度建筑结构而言,体外预应力不仅可以增强结构的应力拉强,还能将保护钢筋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性质,使其在巨大破坏力下,依然保持稳定结构。虽然混凝土受力情况是可控制的,但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结构、性质比较单一,所以如果预应力变化频繁,则钢筋的结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施工人员必须采用粘结工艺,将未粘结结构融合在一起,让它可以统一承受张拉应力。粘结工艺操作简单,不仅能够稳定混凝土结构,还能为建筑工程带来巨大的成本效益。
  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策略研究
  1、健全管理体制实现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只有具备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是因为,只有具备健全管理体制,才使建筑工程技术的拥有创新的基础,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不断的发展完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一定要依靠科学的施工方法,通过对现有的技术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致力于发掘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技术。例如,就深基坑的支挡方面分析,可以逐步建立起桩与锚、支挡与承重的一体化结构体系,传统的施工技术无法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尽善尽美,以至于在传统技术下施工的项目也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另外,传统施工技术工作效率也很低,但是通过对新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投人,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
  2、开展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开展新型预应力施工创新研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提高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因此应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的应用预应力技术。从传统的预应力运用情况来看,主要是将预应力筋放置于工程混凝土内部,但是在某些建筑工程跨度大、结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预应力筋的放置非常重要。而对于新型的体外预应力的研究正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一大创新之处。在研究中要注意划分为两种主要体系来进行,也即是体外预应力有无粘结体。这两种结构体系都具有良好的价值,在工程施工中都具有自身重要的意义。其中在有粘结体的体系中,其预应力生成的摩擦程度比较低,造成的损失很小;而无粘结体的体系所使用的是单根张拉技术,其操作起来也相当容易,同时摩擦造成的损失也不大。
  3、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开始变得越来越落后,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必须将计算机技术引人实际工作当中,使工程施工实现信息化。
  4、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创新
  传统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包括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钢结构施工技术。对于现代建筑提出的更高要求,新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逐渐发展起了新型深基坑支挡技术等众多新的基础施工技术,在桩、桩—锚支挡体系建立和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以施工技术的好坏十分关键。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验收标准和规范、理论研究无法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便是努力发展和创新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蔡焕琴.施工技术交底的规范与创新[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02):156-157.
  [2]刘金福.浅析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23.
  [3]孔祥文.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03):69-72.
其他文献
前些天,一位年轻厨师找到我,想让我帮忙设计一道菜,拿去参加一项烹饪比赛.为此,我设计了这么一道菜,将几样海鲜连同配料切成丁,调好口味后用焯水的大白菜叶包裹起来,再用西芹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管理建筑施工技术的原则,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而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给予技术
期刊
据天津日报,作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滨海新区不断加强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未来3年,将建成10个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500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落户并实现产业化,更好地助推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  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据悉,本市与科技部于2011年7月启动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试点。根据伙伴城区试点方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便捷和高效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同时,财富的积累,使得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作为经济发展的标签,无论是用来办公还是居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关注。甚至,一栋建筑成为一个地域的代名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问题措施  
期刊
据广西新闻网,南宁高新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目前,拥有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5家,国际认证实验室1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去年至今,该开发区专利申请量达1326件,共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22个,有3个项目列为国家863项目。最近,国家科技部向全国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做法。  南宁高新区首先抓好人才特区建设。他们紧紧依托中
期刊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在“大语文观”视野下提升阅读教学品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扎实高效的“阅读力”真正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从阅读教学一线实践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山东潍坊寿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高端蔬菜种植厅内,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栽种的樱桃西红柿植株,整齐的排列在营养槽的管道上。“别看它们现在不到半米高,不出1个月就能收获了”,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这样一株西红柿植株能长到20米,产量高达80斤,并且品质非常好,至少能达到绿色双A标准。”  这个高端种植大棚由寿光市蔬菜产业集团投资800万建成,是寿光近两年借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施工项目不断增多,在施工中混凝土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一旦在浇筑中处理不好,极易导致表面产生裂缝,使整个结构受到较大的影响。文章从建筑工程砼浇筑施工技术的材料、搅拌技术和运输监控入手,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强化砼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进行了具体地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砼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解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