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包围与纠缠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lol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些提到了他的故乡,所谓S城者也是,有的作品似乎是专门为故乡而写的,如著名的《故乡》。鲁迅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是一种交织着伤感的怀恋和惆怅的离弃的近乎矛盾的心情。因为故乡毕竟是他童年记忆中的一个乐园,虽然儿时的幻梦很快就因家道破落而失落,但回忆起来总还是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哀伤与留恋。不过,在鲁迅的内心深处,温情的回忆却无法最终使他忘却故乡所加给他的打击和耻辱,特别是他所深刻记忆的在故乡的失败经验。不是在百草园的快乐嬉戏,而是他的失败感使鲁迅对故乡的记忆变得刻骨铭心。因此,在情感与心理上,我觉得鲁迅似乎更倾向于对于故乡的弃绝。这似乎可以说构成了鲁迅的一种特殊的“故乡情结” ——故乡升华为他失败感的一个心理暗示,隐喻和象征。可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之浮泛而较为真切深入地理解和认识鲁迅在《故乡》等一系列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例和其中所透露出的心理含义。
  《故乡》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叙述者是一个对故乡有着常见的真挚温情与依恋之情的游子。难道他是想在故乡逃避严寒的风雪重温那温馨的乡音?然而,接下去的描写中出现的却是故乡隐晦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空和没有一些活气的萧索的荒村。显然,作者的本意是要呈现出故乡的荒凉,这使人们在读到“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一句时并不感到突兀。其实,这一句话也奠定了这篇小说的基调,即哀怨情绪。但是,小说的重心却不在这里,透过这种哀怨情绪,鲁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感受。《故乡》的重心是关于闰土和因闰土而展开的叙述。为了安排闰土的出场,鲁迅作了极为精心的铺垫和渲染。先是极力回顾描摹了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和“我”与他的友谊,所谓“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接着又对故乡人如“豆腐西施”的势利作态作了不失揶揄的讽刺,似乎是从反面印证、烘托了闰土的美好。由于这些铺垫,人们对闰土的期待心理逐渐达到了高峰。然而,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以后的急转直下、一落千丈的气氛变化。这一变化的契机,恰恰就是闰土的出现: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声“老爷”打破了鲁迅所有的美好期待和幻想,并使他又一次经历了近乎嘲弄的失败的悲哀。如果说这声“老爷”反映了中国农民最为深刻和典型的思想感情与价值观念,那么鲁迅从中感受到的,其实也是他想表现的,则是一种心理的失落和失败。它使鲁迅意识到,自己的理想终将在中国的社会现实面前撞得粉碎。所以鲁迅这样说: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这是鲁迅从现实的挫折与失败的经验中所体验到的怀疑和幻灭。相比之下,小说最末一段理念性极强的叙述,显得多么软弱无力啊!它无法扭转或冲淡整篇小说的悲凉、哀怨的色彩。鲁迅的失败感和幻灭感已经具有了一种命运的力量,它们包围了鲁迅的心灵,并且由此,一种虚妄感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浸透着鲁迅所感受到的一切。似乎只有最后的一道理性防线,才终于支撑着他的思想和心理阵地,使其不致全部陷落。
  小说《在酒楼上》中有过一个著名的比喻,其中既蕴含了所有的失败、幻灭与虚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命运的自嘲:
  ……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希望与绝望,抗争与幻灭,光明与黑暗,正是在这种种的对立、冲突和交替中,鲁迅感到了一种难以解脱的虚妄——他的对于自我、世界和一切存在的虚妄感。或许,鲁迅一生的道路恰恰证明了他对于虚妄的否定,但是虚妄意识的存在却并不因此减弱它对于鲁迅心理的影响。相反,正是由于虚妄感的强大,为了抵抗它,不被它所完全打倒,鲁迅才在虚妄面前表现出了他顽强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意志。如果说鲁迅的灵魂一直都为一种绝望、幻灭和虚无所包围、所纠缠的话,那么他同时也就在一直企图冲破和挣脱这种绝望、幻灭和虚无的包围与纠缠。
  鲁迅曾经说过:“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还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别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的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眼里所经过的中国人的人生。”(《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虽然孤独,但仍不失信心和顽强。然而,这种孤独的努力与自信却很快被现实所击破,代之而起的又是一种生命的幻灭与虚无。
  “现在是一年的尽头的深夜,深得这夜将尽了,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华盖集.题记》)鲁迅接着又说,自己“并不惧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相反,倒“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他“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
  与虚妄的通常含义相反,鲁迅从中获得的并不是对于生命的简单否定,而是从中汲取了生命的力量。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所谓虚妄或虚无才成为鲁迅的一种独特生命意识。
  在强大的命运面前,鲁迅有不平,有不服,想反抗,并已反抗,但他留给人们的,更多的却只是对于命运的一个问号,一种诘问。他在晚年感叹:自己“将许多光阴,都虚掷于莫名其妙之中”了。(《书信.340206.致郑振铎》)这是鲁迅感到的幻灭与虚无。
  唯有命运或虚无才是永恒?唯有命运或虚无才是唯一的永恒?鲁迅被命运所追逐,被虚无所包围。然而,正像人们看到的那样,在虚无、孤独、受挫、失败和宿命等厄运的残酷戏弄与打击面前,鲁迅却顽强、坚定地生活着,抗争着。他用自己的生命活力和存在事实宣告并证实了:他——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所具有并体现出的崇高和伟大的精神品质与人格力量。
其他文献
《故乡的榕树》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曾被海内外数十家报刊转载。毋庸置疑,这是一篇声色情味俱佳的精品。  本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物自然地想到“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用贮满淋漓诗意的语言描写了有关的人物、事件和景物等等,抒发了蓄积在作者心头对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情感。这篇散文放得
期刊
白日沦西河,素月岀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知,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杂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竹
期刊
《蜀相》是杜甫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抵达成都,在当地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西沙的西边,盖了几间茅屋,暂时得以歇脚。就在草草安顿的余暇,诗人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一座诸葛武侯祠堂瞻仰凭吊。四川原是古代蜀国的地方,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史称蜀汉,而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所以人们称他为蜀相。《蜀相》是诗人初谒武侯祠时
期刊
传统观点认为,害死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是四条封建绳索,即政权、神权、族权、夫权。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认为,不管哪个时代的妇女,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权,那么往往难以逃脱被歧视被抛弃被扼杀的命运。在《祝福》的讨论教学中,我们分析课文中有关金钱的五次描写,不难发现,勒死祥林嫂的四条绳索上条条都刻有深深的金钱烙印。我认为,祥林嫂是被四条封建绳索完全剥夺了经济权以后才导致惨死的。生活在旧中国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妇
期刊
《神奇的极光》《空间和时间的旅行》是收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二版)第一单元的两篇自读课文。虽然是两篇旧课文,但金龙老师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却时时处处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尤其是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方面,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很好的思路。今不揣冒昧,试作点评如下。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
期刊
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之节选),是一篇独具审美意蕴的优秀散文,其“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引导学生品味和鉴赏散文语言,充分开掘散文教学的审美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1},实现语文教学人文回归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理解《端午的鸭蛋》的语言艺术之美?如何深层诠释“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呢?鉴于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对本文语言的粗疏概
期刊
郁达夫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说到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荷塘月色》堪称典范。每次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篇文章中的“渐渐”“田田”“亭亭”“粒粒”“缕缕”“脉脉”“静静”“翁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隐隐约约”等等许多叠词,
期刊
元人小令是元代散曲的一体,时称“叶儿”。它是有别于散曲另一体——套曲而言的。近四千首现存元人小令中,有一部分系“无名氏”所作。这些无名氏作者有的可能是些艺人,有的可能是不愿写其姓名,他们不少都处于社会的下层。我们觉得这些无名氏作品,反映社会更直接、更真实,更具有民间小令那种直率、爽朗、朴直自然的风格,因而更有价值。本文拟就其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略抒浅见。    一    同署明姓氏的及其他元人小
期刊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转变,成就了田园诗人陶渊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艺术关系的深化,更赋予了他的田园诗以物我交融的意境和平淡醇美的风格。而诗人的纯正心地,贵真秉性和出语的自然,使得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而更深层中,陶诗还蕴含着深邃质朴的哲理,其《饮酒·其五》最能说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期刊
读过戴望舒的《雨巷》的读者,一定会被诗中弥漫的凄清、惆怅情调所感染。抒情男主人公“我”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和着雨中愁肠百结的丁香花,实在是一首“雨的哀曲”。  要探讨这种忧伤缘何而来,首先可以来考察作者戴望舒的个人遭际。雨巷创作的那一年——1927年,戴望舒被反动派通缉,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另外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施蛰存家。这期间他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雨巷》可能就源于作者的这段感情际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