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数学现实”,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明滨
其他文献
【摘 要】主题意义下的故事板块教学要求从主题意义出发,确定以主题意义为依托的教学目标,创设与主题意义相关的情境,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并辅以图片解读和问题设计等,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板块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主题意义 故事板块教学 深度阅读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研究发现,智能手机使用行为与用户交往焦虑、孤独感有关,研究论文发表于《PeerJ》。研究采集了127名Android手机用户的手机使用数据及对应的交往焦虑、孤独感量表得分。孤独感得分高的用户会接听到较少的电话,而拨打电话相关的特征则与低分组没有差异;孤独感得分高的用户会使用较多的系统、美化、健康及浏览器类应用,且会使用较多人人网应用。对交往焦虑高分组及
教学意味着改变与发展。作为写作课程,一个最为重要的担当就是不断改变儿童现有的言语结构,以此促进儿童言语品质的提升。可是现行的习作课程基于统一的语文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习作话题,至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操作流程,还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提出适合的教学目标,根据同一类文体在不同学段训练情况下合理地切分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生动有趣的童话、活动、游戏来组织教学设计,
【摘要】当下对于方程的教学,紧扣书本定义的为多数,真正挖掘方程本质的并不多。张奠宙先生质疑书本定义,并给予替代性定义,直指方程的本质。为此,笔者通过方程教学实践的探索,尝试淡化方程的泛化定义,把握核心价值,凸显知识本质,让学生的代数思维不断走向深入,最终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方程 本质 代数思维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将方程定义为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紧扣定义,
曹爱卫 浙江省教坛新秀、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应邀到马来西亚、上海等20多个国家及省市执教公开课(讲座)120多节(次),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课例近百篇,部编《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上)》的核心作者,著有《玩转绘本创意读写》,合著《夏令营中的故事》《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蛛网型”学习——让儿童在学习中变得更智慧》,等等。  【摘要】小学低年级,识字是教学的重点。统编教材一年级每册都
寻根问源,把知识教得有理有據——“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探析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尽管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可真正能将素材很好地运用到习作中去的学生可谓少之又少。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来进行学生的习作训练,通过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事件的突发点,巧妙地把握时机,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  【关键词】习作素材 习作训练 突发事件  一、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习作兴趣  生活中不缺习作题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
数学作业的批改与评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它具有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反馈与调整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这种作用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不注意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重视反馈评讲学生的作业,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其实,学生数学作业出现错题很正常,但及时发现错误、有效评讲错误对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
【摘 要】绘本图文并茂,看似浅显,却能透射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启发学生思考,激發想象力。近些年,中国风绘本不断涌现,它们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为内核,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儿童。语文课堂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所以富含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中国风绘本理应成为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一汪“活水”,让它润泽学生的智慧之花。通过不断阅读,不断浸润,学生心中那颗中华文化的种子必将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与学科教学不断地深度融合,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结构等都悄然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教学内容、模式、教学观念的更新,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深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