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理科英语教学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更大程度提升高職理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国家政策方针的要求,可以借助“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SCL实践存在有英语教材难度、高职理科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课堂大班教学现状及教师队伍学习和进修SCL理论方面的问题,探讨如何解决并推动SCL理论在高职英语理科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职理科英语;SCL
  【作者简介】傅为(1991-),女,湖北咸宁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英语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说道:“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这句话正好验证了一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式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生的任务只是在课堂上源源不断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授课模式没有间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很难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更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法,局限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SCL(student-center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开始在中国得到推广和应用。SCL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1952年哈佛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这个教学模式倡导要以学生为课程中心,鼓励学习者拥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主导地位,而是退居二线,成为课堂的辅导者和引领者。教师和学术不仅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角色,还一起共同承担研究者的工作。SCL注重师生共同探讨学问,是一种讨论式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本身,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会更有生机和活力,针对中国高职理科英语课程现状SCL的实践总结出以下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高职理科英语课程英语教材的难度


  传统的高职理科英语教材篇幅较长,设计环节丰富多样,听力、课文、单词、语法、口语、练习在每个单元中都得到有机结合。充实的内容有利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有充分的内容可以讲授,并针对学生应试需求讲解其中的重点难点。但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库内容偏多,教师不得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只能大篇幅使用讲授法教学,相应牺牲了需要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设计。容易在教学设计中重新陷入传统课堂满堂灌的误区。

二、高职理科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课堂大班教学的现状


  理科学生一般情况下文科的基础较弱,英语这一科目是他们学习科目中的弱项。只有少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难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倡小班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开展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合理分配,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水平学生提出不同的启发性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多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高职理科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看着音标读出单词的正确发音,对于正确读出一个英语句子的学习任务完成度很低。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教师一个词一个词地将英语句子读出。学生自身英语水平与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形成正比,这就容易形成一个负面循环。由于理科学生擅长动手和逻辑思考,不喜欢安静地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和语法。对于英语课程兴趣的缺乏,也很难鼓励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英语课堂的活动当中。SCL的实行,需要学习者积极配合讲授者,共同探讨英语知识,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高职理科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被纳入非专业课的范畴。理科管理部门对于英语课程的重视度也较低,往往最后是合班大班教学。SCL强调课堂活动和分组教学,大班教学通常是不能移动的固定座位,而且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在这样的固定大教室开展SCL教学模式。因此,只有按照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开展分班教学,才能更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将高职理科英语大班教学、固定座位的教室上课模式,分解成小班教学、移动式座位的模式,会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和课堂参与度的提高。

三、教师队伍学习和进修SCL理论


  SCL理论与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差别很大,而中国教师队伍培养注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个人讲授的权威性,而SCL使教师的地位从主角转变为配角,从课堂的掌控者变为课堂的旁观者和引导者。教师心理上会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并且多年的教学习惯也很难使他们进行角色转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队伍理解这个理论和理论对于教学的实际作用,才有利于教师队伍更好接受和应用SCL理论于高职理科英语教学中。
  SCL理论在高职英语课堂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处和不可操作性,但不可忽视的是,它对于高职理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作用不容小觑,因此需要教师队伍的理论学习、学校的教学改革执行以及有关教育部门的制度推广才可以使SCL理论中国化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王爱萍.“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6).
  [2]何华成,朱晶晶,吴疆.以学生为中心的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
  [3]贺显斌.英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6).
  [4]王晓萍,刘玉玲,梁宜勇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学法、考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6).
其他文献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本文就一节试卷讲评课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以有效开展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 策略 小组合作 主体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试卷讲评课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一个阶段内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找出错误形成的原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好的学习经验,拓宽思路,提高
一、浅析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式教学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更为广泛,效果也日益显露了出来,其用英文表示为“Inquiry Teaching”,其中“inquiry”一词的意思就是“探究、审查、追究”等。而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教师们较为青睐的一种科学、高效、先进的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再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也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而是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问题,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充斥了大量中国底蕴浓厚的对封建制度的描写以及诗词歌赋、文字游戏。同时,《红楼梦》也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辞使其语言具有独到的中国美学。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红楼梦》的翻译也因此始终受到关注。本文试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对其中用典、对偶、双关、委婉语几个修辞方面的翻译进行浅析。  【关键词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言基础;阅读方法;阅读技巧  【作者简介】常效文,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公示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正确、规范的中英文公示语翻译,不仅对外国人有很大帮助,更体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和公示语翻译原理,对西安赛格购物中心的公示语做以分析,希望唤起公众对正确、规范翻译的认识。  【关键词】公共语翻译;功能对等;汉英翻译  【作者简介】李冬瑞(199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和高中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需求,新的社会需求要求学生在提升英语的同时也要获得英语核心素养上的提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则是从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与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英语教学落脚于实际应用上,这是其区别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摘要】自全国大学英语四级题型改革以后,翻译部分比重、难度都加大,因此,翻译教学也随之调整,实行线下线上相结合,课堂上讲翻译理论和方法,课下结合“批改网”APP进行翻译实践。本文基于“批改网”所得数据,分析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并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词】CET4;批改网;策略  【作者简介】王琴,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一、题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察重点  2013年12月大学英
【摘要】科学地设计和布置初中英语课后作业。本文从目前英语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科学有效地布置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方法。并以(2011版)外研版七年级下册中为例,阐述课后作业布置的方法和实践过程。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  【作者简介】张晓娜,商洛市初级中学。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摘要】雷切尔·卡森以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成为人们熟知的生态文学作家,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思想在当前自然生态环境遭受急速恶化的发展背景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海之滨》作为雷切尔·卡森的又一代表作,该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意识值得人们深究,对人们认识和探讨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意义和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雷切尔·卡森《海之滨》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近些年,从“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可以看出,开放合作和交流成为国家战略的关键概念,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而外语教育应发挥优势,调整设置来适应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綜合分析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并从授课者、学习者、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尝试从实践上提出提高文化自觉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本隐喻;场面调度;电影  【作者简介】聂淼,湖北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