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任学生,多方鼓励
  当代作家冯骥才说过:“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医院里,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许多小孩看到护士拿起针头,就会哭闹,家长或护士亲切地安慰,孩子就停止哭闹,顺从地打针。其实,此时的安慰就会给孩子带来信任与鼓励。在课堂上,我常常发现一些同学欲言又止时,就面带微笑,用期盼的目光望着他,或对他说:“别害怕,请把你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你会说好的。”于是,学生就大胆地站起来说。在作业中,当我发现学生因马虎或不认真而出错时,我就在旁边注明提醒。第二天,学生就会将错题认真改过。我又在旁边写上鼓励的话。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渐渐高了,学习也自觉认真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由此可见,信任与鼓励,能使人克服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二、因人而异,培养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关注特殊学生。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走下讲台,加入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对学优生重在激发自我探究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感到有嚼头;让学困生从基本的、简单的入手,并耐心帮助,重在培养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要相机诱导,帮助各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或接近预定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渐渐地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就会产生一种不断前行、不断渴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就会舍弃许多“所爱”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就会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去探究获取知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乐学。
  三、尊重学生,自主学习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并自主设计巩固练习题,进行自我评价。采用这种方法,能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跃异常。如,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采用了此法,同学个个摩拳擦掌,很快进入了专心致志的学习状态。其中在交流“五壮士为什么要选择绝路”时,更是众说纷纭。一个同学说:“五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的方向,才选择绝路。假如他们选择通往连队和群众转移方向的路,敌人就会追上来,这样,不但群众和连队会受到伤亡,就连他们自身也难以保全,他们选择绝路,是舍生取义。他们这种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真令人敬佩。”……由此,同学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精彩的辩论。智慧与智慧会聚,灵感与灵感碰撞,情感与情感交锋,课堂充满了创造的生机与活力。
  四、诱导发问,积极探究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大胆质疑。如,我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开课伊始,我就讲:“我们人类可以建造起一座座漂亮的住宅,完成一项项伟大的工程。然而,在动物界,有一种小小的昆虫——蟋蟀,也能修建自己的住宅,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由此导入课题,并让学生质疑。于是,一个个激动地发问:“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然后,我就让学生自学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并激发:比一比,谁先完成这些问题,而且还有新的收获或发现?顿时,一个个都积极投入到读书探究中。
  五、创造机会,自我展示
  好表现,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这也是积极上进的表现。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方面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得到展示。在展示中完善,在展示中进取,在展示中创新。
  总之,教师只要遵循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灵活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教学何愁没有效果?
  作者单位 汉中市南郑县新集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儿童眼里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美好的诗意,儿童也只有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他们诗意的潜能。诗意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美好的、蕴含着意境的课堂,很多人认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赞美是:像一首诗!使小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下,学到语文知识,得到诗意之美的陶冶,启发智慧的心灵。由此,我们教师要带领学生踏着如诗的行板走向诗意的课堂!  一、开展诗意的阅读  语文课堂应该流动着美的文章,诗意的阅读,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提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学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拓展校本资源开发的途径,同时也能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有效性。合理地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开发校本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空竹是具有强烈地区特色的传统民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一、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提高教学实效性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
期刊
《百家讲坛》本是大家熟悉和喜欢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的讲座式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的品牌栏目。而我所说的“百家讲坛”则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总结运用的一种手段和办法。“百家”其实就是我们班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讲坛是我为同学们提供的在班级展示个人优势、互相促进学习的一个平台,即平时我们老师的那三尺讲台。近年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通过组织开展“百家讲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班主任是一
期刊
在小教组的组织安排下,我们有幸听了两节美术课,一节是李老师的《闹花灯》,一节是王老师的《有特点的人脸》。让我耳目一新,收获颇丰。  “在欣赏中学习”是我对王老师的《有特点的人脸》的评价。王老师从开课揭题中国画,到简介中国画家贺荣敏,到欣赏《闹春节》的画面,到出示人物画像《齐白石》等,都是在欣赏中导入了新课,然后通过观察,将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脸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
期刊
新课程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开始形成。带着对新课改的美好憧憬,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大胆地实践,现将自己的一些点滴拙见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激活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业无趣
期刊
基于我近年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教学模式,具体环节如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在导课前,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维”的课程标准,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三维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的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三个维度,三个方面,要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做到了这些方面,会对导课带来极大的兴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如何改革数学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生创新学习,并发展创新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是我们全体小学教师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自学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正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此方法的尝试与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这里,我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 实施“自学研讨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鲁迅说:“没有兴趣的学习
期刊
现行的中学人教版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大量的图片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语言的情境,使语言与生活实际情境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使学生易于掌握并充分刺激了学生学英语的欲望。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凭借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语言学习,加以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扩展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一 、用教学新法扩展内容激活教材,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当你把学校学的东西全部忘掉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样的真知灼见让我们的耳目为之一新。爱翁语重心长的感慨中所“忘掉的”是什么呢?是那些无用的、少慢差废的东西,也就是失败的教育。“剩下的”又是什么呢?是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不断探究来的有用的东西,也就是成功的教育。这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极力倡导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反观当前农村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