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的“哈姆雷特时刻”及对华观念的“冰山性”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_i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王朝与明清王朝结成互利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但在“丙子胡乱”后,朝鲜进入生死抉择的“哈姆雷特时刻”,成为朝鲜记忆重构的起点.朝鲜后期的政治焦虑,反映出其特有的权力结构和政治伦理.其面临的根本问题是重建王权秩序和两班统治,所以其他问题都是这一根本问题的副产品.孙卫国的研究把国内关于明清中朝关系史、朝鲜王朝史、东亚史学史的研究推向新高度,成为检验学界相关研究的试金石.国内未来明清中朝关系史的研究推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有赖于年轻学者摆脱以陈尚胜、孙卫国、葛兆光、王元周等为代表的学者带来的“影响的焦虑”.因为学界仍未触及明清中朝关系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朝鲜对华观念在“内”与“外”、“实”与“虚”、“断”与“续”等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从“朝天”到“燕行”、从“北伐”到“北学”、从“尊明”到“奉清”等话语虽有助于理解历史的变化,但也遮蔽了历史的复杂性,因为朝鲜对华观念具有隐秘的“冰山性”,背后交织着各种复杂问题,使“小中华”思想饱含多方诉求和多层动因.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正因如此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因为石油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以及相对的安全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石油产业中.文中讲述了
辛亥革命后,在边疆地区爆发的分离运动,使中国的政治精英们认识到,只有在共同的制度下,认同与国民意识才能形成.在宪法被视为凝聚集体力量最重要手段及现代国家标志的语境下,
作为程门立雪的名贤与道南学派创始人,杨时在程朱学脉谱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但与杨时身后纯正光辉的形象相反,在两宋之际对于其晚节存在各种质疑与非议.然而以陈渊为
马克思的实践理论与现象学原则在基本精神上是契合的,但这种契合中却蕴含着对现象学原则的超越.为此,首先要搞清楚现象学的原则,然后用这个核心原则与马克思实践理论相比较.
西夏地区流传的藏传佛教文献中有两类主要体系:"发菩提心"和"大圆满"体系。两种文本版本众多,刻本、写本均有,注疏、解记类文本数量可观。本文将对两种文本体系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文本来源进行分析。初步结论为:在西夏佛教文化中,存在吐蕃"前弘期"所谓"心类五部"文献;在西夏地区流传的"发菩提心"思想中的核心文本是寂天菩萨撰《入菩萨行论》,与其相关的是《菩提心及常做法事》的仪轨法本。后者可能为西夏晚期官方佛教指定的仪轨本子,并且产生了独特丰富的的注释系统。注释系统似乎有两种系列:基于标准版系统以及所谓"菩提狮子
晚清甲午后,中国人所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遍地而立.一代维新知识群体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王国维等,以报刊为阵地,以文字为武器,发表政论,传播新知,充任维新变法时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状貌及其文学性各不相同,其构成的文学材料也自具面目;而不同文学材料决定我们观察、使用它们的视角和方法也应相应变化,以达到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高度
杨慎《送余学官归罗江》一诗全引《绵州巴歌》,别具一格,两诗均为经典,其经典化机制值得深入探讨.《绵州巴歌》大概是北宋民歌,描绘了罗江流域夏日雨后彩虹的绚丽景象,其乡景
本文在回顾云南地区梵文文献的释读与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至正四年追为亡人杨观音护神道碑”为例,对其中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及附加文本进行校勘、整理与考订.同时,通过
环境污染问题作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使受害者在财产和人身发生损害后及时得到赔偿,在重大环境风险事故出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