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文学微视角研究的几个问题——以徐翩等青楼艺人及其文人圈为中心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状貌及其文学性各不相同,其构成的文学材料也自具面目;而不同文学材料决定我们观察、使用它们的视角和方法也应相应变化,以达到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高度切合.中国文学发展到晚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变:从天下国家的大叙事、大文学到家庭个人的小叙事、小文学,从大题材到小题材,从粗线条、观念化到细节、写真,从思想上的禁欲到观念、行为的纵欲,从正面立意到暴露真面目、书写真性情等.这种变化让晚明文学的材料随之发生了深刻转变,形成了以微材料为标志的晚明文学材料的基本形态,由此以微视角观照晚明文学就成为研究的不二选择.
其他文献
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因其独特的性质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气敏元器件材料、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及超级电容器材料等方面有着广阔
学位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句,尤其是前一句,历来为儒家思想家关注和讨论的重要命题,宋明理学家对其作了深入的思考和阐发,留下大量的论述.与现代
谢灵运在元嘉五年所上《劝伐河北书》,既包含了5世纪初建康精英的历史认识,又是来自于建康政权一方对华北局势的“他者”记录,其史料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上书以“西虏”和“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正因如此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因为石油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以及相对的安全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石油产业中.文中讲述了
辛亥革命后,在边疆地区爆发的分离运动,使中国的政治精英们认识到,只有在共同的制度下,认同与国民意识才能形成.在宪法被视为凝聚集体力量最重要手段及现代国家标志的语境下,
作为程门立雪的名贤与道南学派创始人,杨时在程朱学脉谱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但与杨时身后纯正光辉的形象相反,在两宋之际对于其晚节存在各种质疑与非议.然而以陈渊为
马克思的实践理论与现象学原则在基本精神上是契合的,但这种契合中却蕴含着对现象学原则的超越.为此,首先要搞清楚现象学的原则,然后用这个核心原则与马克思实践理论相比较.
西夏地区流传的藏传佛教文献中有两类主要体系:"发菩提心"和"大圆满"体系。两种文本版本众多,刻本、写本均有,注疏、解记类文本数量可观。本文将对两种文本体系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文本来源进行分析。初步结论为:在西夏佛教文化中,存在吐蕃"前弘期"所谓"心类五部"文献;在西夏地区流传的"发菩提心"思想中的核心文本是寂天菩萨撰《入菩萨行论》,与其相关的是《菩提心及常做法事》的仪轨法本。后者可能为西夏晚期官方佛教指定的仪轨本子,并且产生了独特丰富的的注释系统。注释系统似乎有两种系列:基于标准版系统以及所谓"菩提狮子
晚清甲午后,中国人所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遍地而立.一代维新知识群体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王国维等,以报刊为阵地,以文字为武器,发表政论,传播新知,充任维新变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