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身体对话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性意识;身体意象;形体焦虑;接纳;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33-05
  【活动理念】
  进入青春期,生理上的明显变化不仅唤醒了学生对“美”的意识,也高度唤醒了他们的“性”意识。然而,关于“性”的教育渠道匮乏,很多学生在面对生理变化,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变化时,会表现出回避或过度反应。此外,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常常听到评论样貌的声音,学生群体中存在因样貌特征被取外号、被孤立、被欺凌等现象。因此,一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产生自卑情绪,诱发形体焦虑。本活动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意识,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不去评价别人的样貌,尊重彼此的差异。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摒弃“性”等同“思想不单纯或不道德”的错误认知。意识到自己对待身体特征的态度,了解形体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情感目标:察觉自己观看性健康科普视频的敏感反应,感受自己对待身体特征的满意度,理解遭受样貌恶意评价的痛苦情绪,体会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的重要性。
  行为目标:学会通过正规的渠道了解性健康知识,接纳自己的身体,不评价别人的样貌,尊重个体差异。
  【活动方法】
  小组交流、体验分享、案例讨论等。
  【活动对象】
  初中生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准备】
  1.准备趣味图片和科普视频;
  2.制作“身体变化”自我观察单和“身体画”活动单;
  3.准备关于形体焦虑的案例;
  4.按性别分组,男生、女生各4组,每组6人左右。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美”的意识觉醒
  PPT呈现系列趣味图片:想要拥有8块腹肌的男同学、求长高的男孩儿女孩儿们、精致的猪猪女孩、变得特别爱照镜子的同学等。
  教师:在这些图片中,同学们找到自己的影子了吗?
  学生笑着齐答:“有——”
  教师:看来,同学们“美”的意识已经觉醒啦!祝贺同学们,你们长大啦!
  全班学生齐鼓掌,祝贺长大。
  设计意图:选择趣味图片,并使用学生常用的趣味语言,走近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使他们意识到成长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二、观看视频《青春期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性意识
  播放趣味科普视频《青春期的变化》(4分钟)。针对视频内容,教师提问。
  问题一:视频中提到的青春期男生女生的变化,大家在此之前是否了解?了解的途径都有哪些?
  1.主动向家人询问。
  2.通过学校老师或生物课程了解。
  3.与自己的小伙伴交流。
  4.通过网络(网页或网文)获取这方面知识。
  5.通过其他途径(例如:科普类书籍或小说等)了解。
  根据举手情况简单统计,结果发现:视频中的青春期知识同学们基本都已了解,通过同伴获取青春期知识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多,而通过家人和学校获取这方面知识的同学人数最少。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更愿意跟同伴交流青春期的变化,而很少主动向家长和老师询问呢?
  学生A:因为同伴很多都有相似的经历,更能理解彼此。跟他们说起青春期变化,没有太多顾忌。
  学生B:除了零星的几节生物课上相关主题的学习,家长和老师基本上从不提及这些话题,他们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回避的问题。
  教师:看来还是有一大部分同学觉得向家长 和老师询问这些问题比较有压力,觉得这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问题二:刚才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老师一直在观察大家的反应,发现有些同学笑得非常大声,有的同学则会间断地低下脑袋,表现得不太好意思。那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观看这段视频的真实感受。这些知识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那为什么同学们会有一些“特别”的反应?
  学生C:我觉得这跟中国文化相对保守和传统有关,很多人依旧认为“性”是无法启齿的话题。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对这些知识是好奇的,但是由于平时了解太少,所以刚刚就有些反应过度。
  学生D:平时在班级里,只要提到相关话题或者说到哪些敏感字眼,就会招来一些同学的嘲笑:“×××真是思想不纯洁”。所以我们都不敢提,生怕触碰到“雷区”。尽管我们知道视频中呈现的青春期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但是我们还是会不好意思,有些害羞。
  教师小结:刚刚同学们进行了坦诚的发言,相信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感受。时至今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提及生理变化,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变化时,依旧不能脱敏。其实,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不需要刻意回避。要消除了解生理健康的知识就是“不道德”或者是“思想不单纯”的想法。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网络信息特别发达,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浏览到一些色情信息,而同学们现阶段的鉴别能力又是有限的,这很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当我们有这方面的疑惑,或者是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时,要通过恰当的渠道获取这些知识,树立正确的性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趣味科普视频,使学生了解青春期身体及生理的各项变化。通过提问和学生分享,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对待这些知识的敏感反应及羞怯心理,从而帮助他们消除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錯误认知,树立正确的性意识。
  三、小组活动“身体画”——察觉青春期变化
  教师:刚刚视频中讲到的各项变化,有哪些是你们正在经历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视频内容以及你们手里的“身体变化”自我观察单,找出自己的变化,并把这些变化依次绘制或标识在活动单上“人”形图(图1)的对应位置。此外,也请同学们用表情符号在旁边标识出你对待这些变化的感受,是觉得“还不错”,还是“有点糟”。
其他文献
〔摘要〕手机的出现、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给高中生的生活、学习等带来新的挑战。该研究自编《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调查南通地区高中生手机使用现状,探索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心理因素,希望能够以此引导高中生更为健康规范地使用手机。  〔关键词〕手机使用;心理因素;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8-0013-03  一、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不做作业;小学生;个案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不做作业,还编造各种理由来撒谎,你可能会感到非常生气。那么,如果一个学生不交作业,也不说理由,只懒懒地回答“没做”,连一个字也不愿多说,你的感觉会怎样呢?是不是火冒三丈,恨不能揍他一顿?小龙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二、三年级时不做作业还编些不同的理由,比如昨晚肚子痛,忘在家里了,等等。升入四年级后,连谎也懒得说了,该交作业的时候,老老实实朝
〔摘要〕学生小董小学低段时经历亲戚的意外死亡,对生命无常充满了恐惧。初一时,又经历了爷爷的去世,她体验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与个人的无能为力。高三,在高考的重压下,平日里压抑的困惑与担忧在一次意外的电影镜头刺激下爆发了,普通人皆有的死亡焦虑演变成了她对“死亡”的极端恐惧。咨询中,心理老师和她一起探讨了各种有关生命与死亡的话题,让她回归平静。其中对克服死亡恐惧最有效的环节是,将沉重的死亡引向积极的建设。在
〔摘要 〕来访者为小学二年级男生,入小学后由于违反课堂纪律、同学冲突等原因无法融入学校生活,二年级初在醫院诊断为多动症,接受过短期药物及心理治疗,但都因故中断,且未见好转。咨询共四个阶段,15次咨询,运用倾听、共情、认知、行为训练及表达性咨询技术帮助小东改善了多动症状,适应了学校生活。  〔关键词〕 多动症;心理辅导;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
〔关键词〕心育微课;时间管理;亲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5-0036-03  【创作初衷】  科技变革教育的口号喊了很久,但教育界的人们始终站在变革的门槛上驻足观望。从某个角度看,这次疫情狠狠地推了站在门槛上的人们一把,让教育教学方式不得不因势而变,而这改变来势之快之猛烈,让教师们必须迅速作出灵活有效的应对。这既是对教师日常
〔摘要〕关系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生产力。焦点习读会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解决问题的新范式,建构问题解决的新框架,有助于构建新型的理想师生关系,打造成长型教师。焦点习读会生成了“主动性”成长的范式,开发的工作手册操作性、推广性强;焦点习读会打开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新视角,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一个新平台。  〔关键词〕焦点解决;习读会;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
〔关键词〕人际交往;课程设计;课堂实录;七年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6-0047-03  【活动理念】  对于初中生而言,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和深度远远超过了父母和老师,同伴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他们的辩证思維能力刚开始发展,交友经验较浅,因此他们对于友谊的认识还不完整,但对友谊的渴望常常使他们盲从、不
一名心理教师,常常首先需要疗愈自己。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课才能上到哪里,你的咨询也才能做到哪里。写诗,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是我进行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  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  整个宇宙成了我的所有  我听见树叶落下的声音  聽见草的低语和花的叹息  我的心跳变得舒缓  以自然的节奏感知周遭  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  荒地上的雏菊开得更加旺盛  乌云的边缘也显得美妙  窗外的雨滴就像仙子的絮语  草尖上
[摘要]以北京9所中小学324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取专业自主权量表、职业认同量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探讨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专业自主权与职业认同均可显著正向预测教师工作满意度;(2)职业认同在专业自主权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专业自主权部分通過教师的职业认同,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教师;专业自主权;职业认
〔关键词〕歧视;体验式心理干预;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1-0017-03  【活动背景】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疫情高发地区的一些湖北人(尤其是武汉人)遭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歧视在后期甚至慢慢泛化、扩大成对于外地人的排斥和污名化。许多自媒体在网上呼吁,防范疫情不应该演变成为地域歧视。歧视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被歧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