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试题解题技巧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中数列试题解题技巧,不仅在高中数学里面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大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会有不小的指导价值,并且在近几年,该数列试题还成为了高考数学中的主要考点,所以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技巧更是成为了众多高中院校教师讲课的重点,但是在很多高中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该类数列试题的解题技巧,面对数列试题常常是无从下手,为此,本文就将对高中数学数列试题解题技巧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解题规律,为高中生提高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列试题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64-01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列试题的解题技巧一直都被受关注,不仅是高中数学教师谈论的重点,也是教师们研究的重要话题。高中生对数学数列知识存在欠缺,也就是对一些知识没有完全的领会,致使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此需要找出解题技巧,帮助他们解决相应的难题,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数列试题知识。
  一、数列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高中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列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版块,并且对数列还分章节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列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列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些较为综合的解题技巧与解题思路大多都是在数列开始进行计算,将数列当做知识背景,对高中生进行其他数学相关知识的考查,例如,不等式、函数以及方程等数学知识都与数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还会学习极限知识,同样的它也与数列有着关联,所以在高中时期,高中生学会数列知识,掌握它的试题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1]。
  二、高中数学数列试题解题技巧研究
  1.对数列基本概念进行研究
  在高中数学数列试题解题的过程中,有一些试题需要利用通项公式以及求和公式等直接进行运算。对于这种类型的数列试题一般并没有任何详细的解题技巧,需要高中生直接将掌握的公式带到具体的试题中解题。例如:己知等差数列{an},Sn是前n项的和,并且n*属于N,如果a3=5,S10=20,求S6。通过所知条件,可以将等差数列中的求和公式以及通项公式相互结合,先计算出数列试题中的首相与公差,再根据知道的条件,将结果直接带入求和公式里面,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这种类型的数列试题就是考查高中生对数列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数列概念的讲解。
  2.通项公式
  在最近几年的数学高考题目中,对数列通项公式考察的试题相对较多,因此对数列求和是掌握的重点内容,数列求和的方法分为三种,分别是错位相减法、合并求和法、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是推导求和常用的方法,这种解法常会直接运用到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试题中。错位相减法适用于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的过程中,所以教师在讲授解题技巧时,应当慢慢的引导高中生,让他们掌握基本解题规律。
  合并法求和。在数列试题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一般会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数列,如果将它们的个别项单独组合在一起,能够找到它存在的特殊性,如果是面对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它的解题技巧是高中生先将数列试题里面可进行组合的项找出来,然后求得它们的结果,在进行整体的求和计算,这样就能够顺利的计算出正确结果。例如,a1=2,a2=7,an+2=an+1-an,求S1999。通过初步计算发现这个是试题中的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但是a6m+1=2、a6m+2=7一直到a6m+5=-7、a6m+6=-5,因此得出S1999=0,也就是a1999=a1999+0,得出a1999=2也就是a1999=2。
  分组法求和。在数列试题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有一些数列它本质上不属于等差数列,也不属于等比数列的范围,如果是将它拆开,可以将其划分到不同的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范围内,这类数列求和时的解题技巧,可以使用分组法求和来进行运算。然后再将其拆分成简单的求和数列,进行分别求和能得出的结构合并之后,就是我们解题的正确结果。例如,已知数列{an},n为正整数,通项公式是an=n+3^n,要求计算出该数列前n项的和Sn,通过初步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但是经过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n+3^n的前半部分是等差数列,后半部分则是等比数列,因此可以将其分开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后在进行相加得出正确结果[2]。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数列试题因为其特殊性,与其他的数学知识联系密切,再加之近几年以来,数列试题频频出现在数学高考的试题当中,更是让高中数学数列成为了教师讲课、教学研究的重点,而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解题效率,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高中生一些解题技巧,是高中生面临这类试题时,能够快速的计算出正确结构,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林昭涛. 探讨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85.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是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实践,中学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数学课程对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中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意义重大。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改进、课外互动开展等方面入手,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训练则主要从敏捷、灵活、严谨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具体的教学手段包括快速解题、思维转换、一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实行教学改革,高中数学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都需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新课程教学的理念,采取有力的措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57-02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除了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能使学生养成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中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及其效果,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多媒体教学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幻灯片、CAI课件、投影机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教学课堂的优化与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学的改革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优势,并对其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等数学相关研究人员与教育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 多媒体 辅助教学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见许多困难,但是如果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可能会遇见更多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为基础,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希望为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