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nHdt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美术对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愈发显著。尤其是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分析、讨论、评述、理解与鉴赏美术作品以及审美对象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和作用,从而让学生獲得审美愉悦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学经验,针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现状,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做出了探索,力图为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提出有价值的思路和途径。
  一、选好题材和内容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能激发儿童兴趣富有学生情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归类:(1)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3)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發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确立多角度欣赏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不过也要看到,审美经验是要靠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只有在经常性的欣赏活动中,接触各种美术作品,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欣赏,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才能谈得上审美经验的形成和获得。有的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采取了自称是“瞎蒙”,是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在进行欣赏。虽然,他们有时也能得到一些较为正确的结果,但是错的时候可能还是居多。这时,应该启发他们想一想自己是怎样错的。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摸出了一些欣赏的门道。如果他们再从教师那里学到一些欣赏的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经验提升为具有一定理性色彩的审美经验。初二年段主要是学习欣赏课内容为水彩画、雕塑、建筑、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欣赏,例如初二雕塑欣赏教学首先让学生感受雕塑、理解雕塑、雕塑是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具有实在的形体的,可触摸的一种造型艺术。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多角度欣赏方法,学生才会对欣赏产生兴趣,才能具备独立地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欣赏课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让教师和学生驰骋于古今中外,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徜徉。例如,在欣赏唐代人物画《捣练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仕女图,让他们了解不同时期人物画造型、用线、用色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人们不同的审美倾向、服饰的特点等等,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印象,从而让他们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这种对比的教学方法能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美术欣赏中,我们要经常变换角度,变换方位去观察、分析,就会明白许多道理。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去解释他们不熟悉的道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感知和体验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体验,情感感知和共鸣。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CT与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我院确诊的直肠癌患者69例(收治时间:2018年4月—2019年5月),均在直肠癌手术前行CT与MRI检查,完成TNM分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IL-21、IL-6和TGF-β)在先兆流产和稽留流产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25名健康妊娠早期妇女(normal pregnancy grou
在研究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SVPWM调制算法与三电平载波SPWM调制算法的基础上,分析出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即基于零序电压分量注入的三电平载波脉宽调制可以等效为三电平电压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电教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深受教师的喜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将电教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在上公开课时,许多老师们似乎更离不开电教媒体了。电教手段,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动听的音乐,把课文变的栩栩如生了,形象直观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讓课堂教学得到了提高。恰当合理地运用电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当学生出错时,每个答案都是有理由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答案中,解读学生的思维。做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检测学生所学知识是否掌握的主要手段。学生出错,表明所学知识没有全部掌握。寻求解决学生出错的对策,其实是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寻求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在实践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倾听学生,教学相长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不随意
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目前,素质教育及创新理念的倡导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各个教学工作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整个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是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最主要环节。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