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nvi技术的城市建成区扩张演变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选取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典型区域——江津区作为研究区域,以江津区1995年、2001年、2007年、2013年的遥感影像作为基础资料,借助遥感软件ENVI4.8,利用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模型,并结合监督分类提取江津区4年的城市建成区信息,对江津区建成区扩张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津区近18年来城市建成区扩张显著,年均扩张速率、扩张面积分别为58.14%、147.43km2,扩展强度指数为11.34,总体处于高速扩张的状态;全区城市建成区的紧凑度指数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为由相对集中走向分散。
  关键词:建成区扩张;GIS;Envi;江津区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9-0150-04
  The Study on the Expansion of Urban Built-up Area based on Envi
  ——A Case Study of Jiangjin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Liu Ying
  Abstrat:The paper takes Jiangjin district,trend of new urban development district in Chongqing,as the object of study,and uses remote-sensing images of the year 1995,2001,2007 and 2013 as data source,then extracts Jiangjin′s urban built-up area of the 4 years by using 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up index(NDBI) and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with the help of remote sensing software ENVI4.8,finally analyses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expansion of Jiangjin.The result shows:the expansion of Jiangjin′s urban built-up area nearly eighteen years is prominent,and annual expanding rate,expanding area and expanding intensity index are 8.14%,147.43km2 and 11.34 respectively,as a whole, Jiangjin′s urban expansion is in a status of high-speed expansion;the compactness indexs of Jiangjin′s urban built-up area of every year show a de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the general trend of Jiangjin′s urban development is changing from relative concentration to dispersion.
  Key words:Expansion of urban built-up area;GIS;Envi;Jiangjin district
  隨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逐渐演化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科技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1],而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的边界不断向外扩张[2]。城市用地的扩张,往往受政策的影响较大,且多数以改变其他土地利用的类型来实现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大中小城市边界在空间上不断地增长或消亡[3]。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取城市扩张边界,已成为了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遥感Envi技术和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城市边界的变化以及驱动机制等方面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例如,Mohammad Paydar[4]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对伊朗南部城市Shiraz的城市扩张程度进行了研究;Kevin McGarigal[5]等建立了城市增长模型,并借此模拟美国东北部2010—2080年的城市扩张非稳定性变化,研究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戴云哲[6]运用InVEST模型分析了长沙都市区20年的年生态环境质量,并且对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李嘉译[7]等借助Landsat TM/OLI影像,分析了近30年(1986—2016年)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的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模式及其生态效应。
  本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对象,选取江津区1995年、2001年、2007年、2013年的Landsat影像资料,利用Envi软件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信息,分析了江津区城市扩张的规律及其趋势,对合理管理土地资源、指导城市规划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8]。
  1 研究区概况
  江津区地处重庆西南角,坐落于东经105°49′~106°36′,北纬28°28′~29°28′之间,属长江中上游区域,位于三峡库区的尾端。江津东与巴南区、綦江区相邻,向南与贵州习水相接,西走与永川区、四川合江县相依,北连璧山区和九龙坡区,在重庆市5大功能区划分中属城市发展新区。江津区境内四面高山环抱,丘陵起伏,地貌多以丘陵低山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雨量充沛。全区幅员面积321779.89km2,辖5个街道、25个镇、3个经济组团。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Landsat影像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服务平台,选用为江津区1995年、2001年、2007年、2013年的云量均低于15%的遥感影像;非遥感数据主要包括江津区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其他数据包含江津区研究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表,部分河流地貌图,水文水系图和野外考察点等。
  2.2 数据预处理 本研究使用的源影像数含云量较少,且包含了整个研究区域,因此对遥感源数据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辐射校正和图像裁剪,辐射校正主要包括传感器校正、大气校正以及太阳高度角和地形校正,最后利用Arcgis对研究区域进行裁剪,裁剪结果如图1。
  2.3 建成区提取 国内外在提取城市建成区的方法上有诸多的研究,有的是基于对象分类方法和利用土地类型信息来实现对城市建城区边界的提取[9],有的则是将Landsat TM/ETM+光学遥感影像与DMSP/OLS夜光数据相结合来提取建成区信息[10]。考虑到研究区域的实际概况以及数据质量,本研究以“城区建成区”为提取目标,将监督分类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相结合提取江津区城市建成区,覆盖其行政区内的3个经济组团,分别是几江组团、德感组团和双福组团,提取对象为该3个经济组团范围内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郊区的建设用地。最后,利用Arcgis的Intersect功能,将NDBI的二值化结果和监督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取其交集,获得江津区1995—2013年的建成区分布(见图2)。
  3 江津区建成区扩张时空特征分析
  3.1 建成区面积 将Arcgis叠加分析处理后的1995—2013年的城市建成区数据导入并生成城市建成区演变图;再利用软件的统计计算功能,计算得出各组团建成区面积及其占比等,结果如表1所示。
  3.2 建成区面积时空演变分析 为了动态地反映出江津区城市建成区的变化,江津区建成区时间演变将从建成区扩张面积、建成区面积扩张速率、建成区扩张强度指数3个方面进行时间分析,从城市紧凑度[11]指数、城市空间分形维数[12]2个方面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建成区扩张面积表达式为:
  [ΔA=Ab-Aa] (1)
  建成区面积扩张速率表达式为:
  [ν(%)=Ab-AaAaT×100] (2)
  建成区扩张强度指数表达式为:
  [R(%)=Ab-AaTA×1T×100] (3)
  紧凑度指数表达式:
  [C=2πA/P] (4)
  城市空间分形维数表达式:
  [D=2lnP4lnA] (5)
  式1、2、3中,[ΔA]、[ν]、[R]分别代表建成区扩张面积、建成区面积扩张率、建成区面积扩张速率、建成区扩张强度指数。[Ab]为研究期末的城市建成區面积,[Aa]为研究期初的城市建成区面积,[TA]为研究区土地总面积,[T]为时间间隔。根据学者刘盛和的研究,城市扩张强度指数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高速扩张(>2.05)、快速扩张(1.07~2.05)、中速扩张(0.55~1.07)、低速扩张(0.22~0.55)和缓慢扩张(0~0.22)[13]。式4、5中,[C]为紧凑度指数,[A]为城市面积,[P]为城市周长。[C]值越大,表明城市分布较为紧凑,不分散;分维数[D]值越大,表示城市形状的不规则程度越大。将建成区数据应用到上述5个模型,计算结果如表2、表3、表4所示。
  3.2.1 江津区建成区扩张时间 总体来看,江津区经过18年发展,城市建成区由1995年的253.56km2增加到2013年的3202.12km2,面积为研究初期的12.63倍,总体增加2948.56km2。年均扩张速率、扩张面积分别为58.14%、147.43km2,扩展强度指数为11.34,总体处于高速扩张的状态。分组团来看,几江组团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439.35km2,扩张强度指数为7.22,年均扩张速率为11.98%;德感组团扩张1043.17km2,年均扩张速率为74.32%,扩张强度指数为8.14;双福组团是2007成立的,面积总体扩张1287.96km2,扩张强度指数为20.60,超过所有区域的扩张强度。
  3.2.2 江津区建成区扩张空间 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将前文所提取到的江津区1995—2013年城市建成区边界图进行叠加,以此获得江津区1995—2013年城市建成区变化(图3)。由图3可知,全区城市建成区紧凑度指数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5年的0.23下降到2013年的0.02,说明江津总体城市发展趋势是由相对集中走向分散;相应地,全区城区分形维数由1995年的1.184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1.266,说明随着江津区城区发展的离散程度的增高,江津区城市发展的不规则程度越来越高。受全区和组团自身发展需要以及江津区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各个组团均在原有基础上向外不规则扩张,另外双福组团在空间上与原有城区存在一定距离,导致城市空间紧凑度降低。
  3.3 江津区城市发展特点及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江津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城市建成区由沿江非常狭小的1块逐渐扩张到囊括了3个经济组团的核心部分,扩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3.3.1 建成区分布由集中走向分散 几江组团和德感组团是江津区较早建立的城市区域,二者仅一江之隔且距离较近,后双福组团被划为城区,且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城区的分布开始变得分散。总体来看,2007年之前江津城区分布在较为集中,受区域发展政策影响而后变得分散。
  3.3.2 组团式发展态势明显 受地形地貌水文的影响,在江津3大经济组团中,几江组团依傍几江半岛为中心向东南方向扩张;德感组团受到西边山脉影响则沿山向西南方向扩展;双福组团北接重庆主城核心区,城区主要向东北方向扩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变型拖拉机安全隐患较大,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和热点,也是目前农机部门最关注的安全隐患。该文从安庆市加强变型拖拉机监管工作中,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其存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字:变型拖拉机;存量管理;安全隐患;报废淘汰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109-03  变型拖拉机是在拖拉机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特殊农业运输
期刊
摘 要:该文分析了当前建筑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实践技能培养目标,保障实践教学的改革效果;完善教学内容,适应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技术+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增强专业课实务教学教师力量及实践教学相关配备建设等,以期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人才;土地资源管
期刊
摘 要:伴随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問题也随之凸显,其中,运营问题最为明显,因此产业发展与多产融合尤为重要。该文从理论上探究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然后分析产业融合对田园综合体的推动作用,并研究了小陶社区的产业模式,从农业、特色产业、加工业、旅游业以及多产融合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田园综合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田园综合体产业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
期刊
摘 要:以芳樟195#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研究了接种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芳樟精油、精油主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微生物菌肥处理下,芳樟总精油含量、叶芳樟醇含量、叶樟脑含量、叶1,8桉叶油素含量、枝芳樟醇含量、枝樟脑含量和枝1,8桉叶油素含量产生了极显著性的差异(P=0.001)。芳樟精油含量与芳樟醇含量呈正相关,芳樟精油含量与樟
期刊
摘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借助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深化校企合作。根据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与乡村农业产业链上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相吻合的优势,深化产教、产研融合,积极主动地服务好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使学生和教师将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融入到具体的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既有利于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也有
期刊
摘 要:为了探究不同种植因素对菘蓝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覆膜方式、浸种温度、株行距、播种期等,在9—10月间对菘蓝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方式以垄作覆白膜,种子处理以低温、高温变温浸种,株行距以10cm×20cm,播种期在5月7—17日,品种以选用抗抽薹的品种,对提高菘蓝叶片的光合作用最为适宜。  关键词:菘蓝;因素;叶绿素;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 S567.2
期刊
摘 要:以烤烟云烟97为供试材料,开展密集烤房烟夹装烟方式的不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比较,变黄期波动排湿和凋萎工艺均有利于烟叶水分散失,促进变黄和失水协调,改善了烤后烟外观质量,分别降低了烤后烟淀粉含量4.24个百分点、1.88个百分点,2糖差分别降低4.83个百分点、2.49个百分点,物质转化更为充分。因此,采用波动排湿和凋萎工艺有利于提高烤后烟质量,以变黄期波动排湿烘烤工艺更加适宜。
期刊
摘 要:该文以民办高校宿迁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结构、教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风景园林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建设等,分析了景园林专业建设与规划的专业建设与规划模式,并提出了建设与规划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对民办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建设与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建设;规划;宿迁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
期刊
摘 要:该文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昆山市稻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化开发技术需求给出了建议,旨在为昆山市稻麦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稻麦产业,发展现狀,存在问题,技术需求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4-0036-02  昆山市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
期刊
摘 要:为探究籼粳杂交稻品种在赣西南地区作再生稻种植的可行性,选取5个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在赣西南山区进行了再生稻种植比较试验,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再生能力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甬优1538、甬优4953、甬优4949、甬优5550、甬优4149等5个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可在大余县等赣西南稻作区作再生稻栽培,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但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生产上应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期刊